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26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70篇
地球物理   151篇
地质学   594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9403强热带风暴致洪暴雨Tbb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金锡  冯志娴 《气象科学》1996,16(4):378-382
本文利用1经纬度间隔Tbb资料分析1994年6月9-10日皖、赣致洪暴雨过程的成因。结果指出,登陆北上的9403强热带低压同西风带降水系统相互作用造成了这场大暴雨过程。南北低值系统的叠置使降水系统结构发生变化,在两云系统接合处产生强对流云团,导致降雨量陡增。分析还表明这场致洪暴雨的发生与下面三个因素有关;1.南、北两云系统都有相当尺度和强度;2.南来云团来自ITCZ和西南地区云系的水源补充;3.不  相似文献   
82.
塔里木盆地岩石层热结构特征   总被引:39,自引:10,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地热流密度分布的基础上,研究了塔里木盆地中库尔勒-若羌和阿克苏-叶城两条剖面岩石层热结构特征.由岩石层P波速度分布转换成生热率剖面,用二维数值模型获得了岩石层热结构和热状态特征.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壳幔边界温度的高低与其埋深密切相关.居里等温面深度大,地幔热流密度较低.岩石层厚度变化与其新生代期间挠曲过程密切相关.在岩石层温度分布基础上,确定了深部脆-韧性过渡带深度和岩石层屈服强度,表明塔里木盆地岩石层相对较冷,且具有刚性的地球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83.
论岩溶塌陷形成的致塌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岩溶塌陷是塌陷体受到的致塌力超过抗塌力而产生的,各种致塌力可以形成多种力学效应,构成不同的致塌模式。因此,塌陷的形成应该是多机制的。据对全国800多个塌陷点的研究,有重力致塌式、潜蚀致塌式、冲爆致塌式、真空吸蚀致塌式、振动致塌式、荷载致塌式、溶蚀致塌式、根蚀致塌式等八种基本的致塌模式。  相似文献   
84.
根据深成中温金矿床年龄推断地壳的快速脱水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5.
石膏热学性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差示扫描1热仪测定石膏(CaSO_4·2H2O)的脱水活化能;用红外光谱仪研究掺入微量Eu ̄(3+),Mn ̄(2+),Pb ̄(2+)后,在不同温度煅烧下产物的红外光谱图,并测定其热发光性质;对石膏以及掺杂后的热学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6.
脱水熔融实验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水熔融是在无自由水条件下,由含水矿物的脱水作用而诱发的深部地质作用。详细介绍了脱水熔融实验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温度、压力、原岩、时间等因素对脱水熔融过程及熔融产物的影响,并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7.
断层的脆—韧性转换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变形岩石的脆—韧性转换■其剪切带是自然界常见的构造现象之一,也是目前构造地质学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80年代以来关于脆—韧性转换及其剪切带研究的某些进展,重点介绍了脆—韧性转换过程(?)变形机制、脆—韧性转换条件及其影响因素、脆—韧性转换标志和特征,最后概要讨论■脆—韧性转换及其剪切带研究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88.
刘建中 《地震研究》1993,16(3):281-290
本文从弹性力学、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室内实验和野外观测结果研究了尺度、缝长对水压致裂应力测量结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室内实验样品的孔径比不应大于四分之一,最好小于十分之一,较大的绝对尺度可以使实验结果变得稳定。野外实际测量除了满足上述要求外,裂缝单翼长度不应小于十倍的钻孔半径,否则测不到可靠的封闭压力。据此,进行大尺度水压致裂室内模拟实验对于提高压裂技术,完善水压致裂应力测量理论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9.
90.
陕西勉略宁地区致矿地质异常场结构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勉略宁“三角区”构造块体呈楔状夹持在秦岭微板块,扬子陆块和松潘甘孜褶皱带之间,目前已探讨明多种矿产,成矿作用 了自新太古代以来不同构造体抽下的多次构造,岩浆热事件和变质变形的复杂的地质作用,使致矿地质异常场结构复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