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26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71篇
地球物理   151篇
地质学   597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广西致洪暴雨的影响系统及暴雨落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以“94.6”,“94.7”和“98.6”这几次引进广西特大洪涝灾害的致暴雨过程为研究的对象,对其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致洪暴雨与环流形势和影响影系统的关系,暴雨区与影响系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42.
三明市沙溪洪水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孝务 《水文》2001,21(Z1):55-57
分析了闽江支流沙溪的洪水特征、洪水成因、洪峰水位同上游降水的关系以及安砂水库对下游洪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3.
该矿床是华北板块南缘秦岭-“中央造山带”产于沉积岩系中的重要金矿床之一,Au的主要成矿期为“沉积变质期”。成矿作用演化自早古生代始至印支-燕山期,伴随板块构造逆冲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沉积(矿源)→变质(矿胚)→岩体热量影响(中国成矿元素叠加)→逆冲推覆、走滑脆-韧性剪节(矿体成型、初步定位)→伸展构造(破坏矿体、最终定位)演化的历程,与脆-韧性剪切带密切相伴”。应属板块构造逆冲带浊积岩-剪切带型层控金矿床,其快速定位预测标城具普遍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44.
墨江-元江镍金矿床是哀牢山构造-成矿带上一个十分典型和重要的矿床,在野外实测构造岩石地层层序、矿物学详细填图的基础上,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及矿物-构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墨江镍金矿床中含金脆-韧性剪切构造带的物质组成进行详细研究。显微构造的矿物地球化学研究是一种构造筛分新方法。脆性构造主要表现为含镍金石英脉-硅质岩-黄铁矿硅质岩中普遍发育碎裂岩化及裂隙,碎裂岩化-裂隙构造是深源热流体叠加成矿的储矿构造和运移上升通道,脆性剪切变形过程中伴有粘土化蚀变,粘土矿物主要有铬水云母、铬高岭石、多水铬高岭石、绿铬高岭石、铬蒙脱石、铬迪开石、铬埃洛石和绿鳞石等。在含金脆-韧剪切构造带中,铬绢云母-铬水云母-铬伊利石系列和铬绿泥石的矿物具(脆)韧剪切变形特征,在韧剪切变形过程中伴有强烈的热流体以及H2O为主要组分的矿化剂作用。  相似文献   
845.
定结地区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与糜棱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结地区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 ,发育有多方向、多尺度、多层次、多期次的韧性剪切带。在剪切带中 ,各种韧性变形组构极为丰富 ,表明剪切带岩石的变形主要为韧性变形机制所致。变形岩石类型为花岗质糜棱岩、长英质糜棱岩和硅质糜棱岩 ;由于岩石受糜棱岩化作用程度的不同 ,在韧性剪切带中发育糜棱岩化岩石、初糜棱岩、糜棱岩及超糜棱岩 ;剪切带岩石的变形温度为 2 0 8~ 5 5 9℃。  相似文献   
846.
续海金  马昌前 《地学前缘》2003,10(4):417-427
大量变玄武岩脱水熔融实验表明,制约埃达克岩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源岩、水和地壳热结构(p-T轨迹)。变玄武岩低到中等程度(10%~40%)的部分熔融过程中,含水矿物(主要是角闪石)脱水反应产生埃达克岩熔体,残余相组合为石榴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角闪石(没有斜长石)。在俯冲带,当压力为1.6~2.2 GPa(约70~90 km)和温度为800~1150℃时,具有高的剪切热速率和非常年轻的(<25 Ma)、热的俯冲大洋岩石圈就会发生脱水熔融形成埃达克熔体。在增厚地壳内,具有高的热状态的底侵玄武质下地壳在压力≥0.8 GPa(>35 km)和温度介于800~1100℃之间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熔体。然而,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富钾高Sr/Y比值花岗岩类,可能形成于加厚地壳开始减薄及地壳从挤压向拉张伸展转换的环境下,所对应的岩浆,与下地壳底侵的碱性玄武岩和/或拉斑玄武岩在压力1.0~1.5 GPa和温度850~1080℃之间发生部分熔融有关,熔融的残余相为辉石岩类,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还受到了地壳AFC的影响。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从加厚转变为减薄的过程,就可能与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及随后含石榴石辉石岩类残余体的拆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47.
甘肃西部昌马地区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区内金矿特征及地质背景的分析,认为鹰嘴山、寒山、车路沟一带的金矿分别为受脆韧性剪切带改造的蚀变岩型金矿、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和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金矿,它们分别形成于加里东晚期、华力西中期和华力西晚期--印支期.指出:发育于寒武纪火山岩和加里东期基性超基性岩中的韧性剪切带,是寻找受脆韧性剪切带改造的蚀变岩型金矿的有利地段:寒山一带的脆韧性剪切带被近EW向断裂叠加的部位,是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成生的有利地段;发育于车路沟花岗闪长岩体外接触带的NNW向断裂,是寻找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848.
1906年新疆玛纳斯大震区的多层次逆冲构造与深部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天山北麓 190 6年玛纳斯 7 7级地震区的浅层地震探测资料、石油地震反射剖面、二维电性结构剖面、深地震反射剖面的研究 ,发现玛纳斯地震区多层次活动构造系统的根带 ,它通过脆 -韧转换带与天山活动构造块体内上地壳中的低速、高导层连为一体。低速、高导层可能是天山地壳内正在活动的韧性剪切带 ,而齐古逆断裂 -褶皱带下的脆 -韧转换带是连接深部活动韧性剪切带与地壳浅部脆性破裂的枢纽 ,也是现今孕育和发生大地震的重要构造部位。 190 6年玛纳斯地震发生在脆韧转换带的底部 ,地震区的活动逆断裂和褶皱只是部分记录了深部韧性剪切带活动的信息  相似文献   
849.
1998年夏季长江三峡区间致洪暴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蓉 《湖北气象》2002,21(4):6-9
使用1998年6-8月三峡区间平均面雨量资料以及同期的有关水平资料、500hPa天气图资料、卫星云图TBB资料、物理量场计算资料,分析了1998年三峡区间致洪暴雨在长江洪峰形成中的作用,并着重对该区间当年5次日面雨量≥30.0mm的暴雨过程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受到西北低槽或青藏高原低涡东移影响,处于副高西北侧的三峡区间中低层气旋性环流得到发展,水汽辐合和垂直上升运动加强,同时有高空辐散和低空西南急流与之配合,再加上三峡区间地形和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的共同影响,使得中小尺度对流云团发生并发展,从而导致了三峡区间暴雨。  相似文献   
850.
中国省级粮食产量的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全国各省份历年粮食单产资料为基础,通过适当的处理,定义了三个反映中国粮食产量风险水平的指标:历年平均减产率,历年减产变异系数和风险概率。这三个指标分别从不同角度刻画了中国粮食产量的风险状况。进而以这三个指标为基础采用迭代自组织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卉分了全国省级粮食生产单元的风险风,分区的结果反映了近五十年来中国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和风险水平。最后从中国各地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生产力水平差异等方面探讨了风险水平的区域分异的原因。风险区划可为决策部门进行粮食生产布局和风险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