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针对现有的空间关系缺陷识别方法和算法通用性较差,不能适应不同任务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任务自适应的空间关系缺陷自动识别方法。首先提升改进了传统的模板匹配法,提出了基于功能的基本算子剖分方法;然后研究了模板与算子重组方法;最后进行了相关试验,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2.
微震事件在震前预警、火山喷发监测、矿山安全监测、油气勘探和小当量核试验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微震事件的自动识别工作是进行地震定位、震源属性判定和地震成像等一系列应用的基础.本文从单特征法、多特征法和综合分析法三个方面对已有的微震识别和震相拾取方法的原理、发展历程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其中,单特征法具有算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和便于自动化处理的特点,但当信噪比较低时该类方法不适用;多特征法的抗噪能力较强,识别精度高,但计算速度慢;综合分析法在多种情况下都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但往往需要人工参与.文章认为,三类方法各有利弊,单一方法无法适用于所有情形,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区域,合理选择微震识别和震相拾取方法.  相似文献   
143.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快速发展,国际海运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全球海运网络研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领域。该研究是海洋运输、地理信息科学、数学物理、统计科学、复杂网络科学、大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对国家宏观战略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海运网络研究数据基础、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包括数学物理统计理论方法,基于复杂网络的分析方法、数据挖掘理论方法等,然后从海运网络运输模式设计与优化,网络结构静动态特征,网络结构和交通流演化机制等角度总结海运网络的研究进展、分析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海运网络研究在跨学科跨领域研究方法的交叉、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分析、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等方面的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44.
停泊船空间分布规律挖掘,在海事监管、港口管理和航运公司船队管理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主要针对船舶停泊点进行空间聚类以识别码头和锚地,缺乏对码头、锚地内船舶停泊特征分析,及码头和锚地外的异常停船的检测。因此,利用海量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探索船舶停泊规律显得很有必要,且具备可行性。根据海况设定停泊速度阈值和停泊位置变化量阈值,建立停船判定模型。按港区、船型筛选,获取2016年1至11月外高桥港区集装箱船停泊记录。根据类中心点密度和聚类数量,设定邻域半径(ε)和邻域密度(MinPts),采用密度聚类(DBSCAN)算法对船舶停泊点进行密度聚类,并将聚类结果与外高桥港区码头、锚地分布图进行比较,生成可疑停船列表。对比船舶历史轨迹,明确可疑停船列表中船舶真实停泊记录,筛选出异常停船。研究发现,2016年1至11月外高桥港区船舶异常停泊点位于圆圆沙锚地至吴淞口锚地间的南港水道和江亚南沙锚地附近的南港水道航段。船舶停泊前、后位置变化幅度小,而速度变化幅度大,推测船舶突发故障是其异常停泊的原因。海事主管部门(MSA)可根据船舶水上移动通信业务识别码(MMSI)快速锁定航运公司,加强岸上船舶安全管理。船舶停泊位置和时间能够记录船舶发生故障地点及其持续时间,为船队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5.
自动从大量网络图片中识别出地图是地图监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从人类视觉认知上,地图图片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图片,因此需要研究地图图片的特征及其在自动识别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地图图片与一般图片的差异,选择了地图图片的颜色特征、局部二值模式特征和灰度共生矩阵特征作为地图图片识别的基础特征,然后针对不同特征找出最优的单核支持向量机,通过线性加权组合生成多核支持向量机,对地图图片进行自动识别。实验证明:这些特征对地图图片的自动识别是有效的,结合多核支持向量机,地图图片识别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46.
针对强降雨诱发滑坡群的光学遥感干扰特征多、识别精度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灾前灾后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技术的滑坡识别精度提升方法:(1)通过波段比值预处理,消除道路、房屋等对滑坡识别的干扰特征;(2)通过相关参数优化,采用图像差值法和非监督分类法进行遥感变化检测滑坡识别,分析两种方法发生漏判误判的原因。结果表明,对遥感影像进行波段预处理,可以明显弱化道路、房屋等造成滑坡识别的干扰特征;图像差值法和非监督分类法识别滑坡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score指标分别达到了0.815、0.647、0.721和0.680、0.788、0.730。基于滑坡特征影像预处理与参数优化的两种变化检测技术均明显提升了强降雨诱发滑坡群的自动识别效率,在光学遥感影像进行滑坡识别干扰特征消除和提高识别精度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7.
数字地图符号的形状描述与识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文骞 《测绘学报》1999,28(3):233-238
采用地图自动化替代既费时又费力的传统手工数字化,是当代地图制图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而数字地图符号的描述与识别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为此,本文利用带搜索控制准则的新边界跟踪算法改进了传统的边界跟踪算法,提出了用傅立叶系数描述符号,给出了如何由链码计算傅立叶系数,并对计算公式作了进一步改进,以及由傅立叶系数提取形状特征不变量,最后,对符号识别进行实验验证,并做了相应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8.
基于1979-2013年ERA-Interim逐日6h的850 hPa位势高度场资料,利用气旋最外围闭合等值线自动识别方法提取了春季影响江淮地区的二维气旋集,研究了次天气尺度气旋活动年际异常与江淮地区降水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次天气尺度气旋活动对江淮大部分地区春季降水作用明显,贡献率达25%以上,次天气气旋活动出现对应...  相似文献   
149.
基于MTSAT卫星的我国东部沿海雾区的自动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希  胡秀清 《台湾海峡》2008,27(1):112-117
本文综合运用可见光反射率阈值法,3×3像元空间一致性检测法,红外亮温阈值法及双通道差值法,建立全天候海雾遥感监测算法,并利用MTSAT卫星资料,对2006年4~5月间我国东部沿海海雾进行个例监测试验,并进行卫星图象的目视真实性检验.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实现云雾自动分离.在夜间,能有效分离低层云雾和晴空像元;当出现逆温雾时,雾仍可以被有效地判识出来.  相似文献   
150.
基于自动识别系统的海缆保护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秋亮 《海岸工程》2008,27(2):47-51
针对海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锚损现象,通过对自动识别系统(AIS)功能和海缆保护要求的分析,重点利用AIS广播信息中包含船舶经纬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AIS进行六点布控的海缆保护监测方法。六点布拉法可以弥补一般人工监测和摄像机监测等方法的不足,真正实现海缆的实时和动态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