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74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熊效振  王庚辰 《大气科学》1993,17(5):611-620
本文在充分考虑太阳紫外辐射在大气中传输的物理过程的基础上,引入局地地面气压、臭氧和地表反照率的时空变化,利用Delta-Eddington近似法计算了中国地区冬季(1月)和夏季(7月)晴天时地面太阳紫外辐射(0.290—0.400μm)和紫外B辐射(0.290—0.325μm)的分布,并进一步计算出臭氧总量减少5%、15%时紫外B的变化.结果指出,由于臭氧总量的减少,中国北部地区紫外B的增加比南部地区显著.平均而言,臭氧总量减少1%时,冬季紫外B将增加1%左右,夏季紫外B将增加0.6%—0.7%.  相似文献   
112.
分析了北半球不同时域O层遥相关型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探讨了太阳活动和极涡振荡对O层遥相关型形成和演变的作用.结果发现:1.O层对太阳活动响应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在不同季节里只存在一种O层遥相关型与其相联系,随着季节的转换大气环流与太阳活动效应叠加将使O层的响应区域及遥相关型的空间结构发生转移现象.2.极涡增强将导致O层出现负异常,且在遥相关区域中O含量的振幅变化最为显著.由于极涡的不对称性,各分区极涡强度对O层遥相关型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表明极涡形变对O层遥相关型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3.
Bojk.  RD 张永萍 《气象科技》1994,(3):64-64,F003,42
臭氧层的最新情况RumenD.Bojkov以往的国际臭氧评价──WMO臭氧报告第16号(1998)、第20号(1990)和第25号(1991)──以及收编在1994年评价中的最新研究已表明:从70年代初期开始,两半球中纬度和极地地区的臭氧总量都有显著...  相似文献   
114.
《地理教学》2006,(11):45-46
南极上空正在出现一个有史以来最大的臭氧层空洞。美国宇航局在19日公布了一项观测结果:南极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了2745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整个亚洲面积(包括岛屿)的2/3。  相似文献   
115.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香山村普安店在近几年中发生了多起地面塌陷灾害,给当地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要查明地面塌陷灾害的成因,必须先要寻找地下隐伏的空洞。在勘查工作区内,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孔间电磁波CT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手段,成功探测出两处地下空洞,经钻探验证为岩溶发育所致。综合研究分析认为:工作区内下伏基岩为灰岩,属于可溶性碳酸盐类岩石;地下水在基岩面附近,且基岩面的高低变化大,在漫长的潜蚀过程中将土中物质带入溶洞中,在上覆粘性土层中形成"土洞",一旦塌陷至地表,就有可能成为灾害。  相似文献   
116.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爆破开挖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往往交替进行,爆破振动可能会造成局部的喷射混凝土与围岩表面之间失去黏结力,二者脱离形成空洞。采用薄板振动理论模型、三维离散元程序3DEC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振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隧道喷射混凝土与围岩之间的空洞对混凝土喷层爆破振动特性及安全评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隧道喷射混凝土与围岩之间存在空洞时,空洞处喷射混凝土的振动速度增大、振动持续时间变长、振动频率降低,振动的幅值-频率谱具有明显的单峰现象,回归分析得到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衰减速率更快;空洞的存在导致隧道混凝土喷层爆破振动危险区域增大,致使选择的喷射混凝土支护时机滞后、采用的最大单响药量偏低,从而降低了隧道开挖的施工效率、增加了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117.
由于地理因素和历史等原因,城市地下方形空洞“多”、“密”、“乱”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地质雷达方形空洞扫描图像解析并不明确。基于地质雷达扫描探测全过程,将雷达紧贴地面扫描地下方形空洞的图像对称轴左侧细分为3个阶段,建立各阶段水平距离与回波延时之间的关系,系统分析不同埋深、不同大小条件下方形空洞地质雷达扫描图像的变化情况,结合探测实例实现地下方形空洞地质雷达成像机理的科学解释。总结出均匀介质中地下方形空洞雷达扫描图像对称轴左侧3个阶段分别为斜率不变的连续直线,单调递减的连续凹曲线和与水平距离无关的连续水平直线;随着埋深与空洞大小的增大,曲线图像趋于缓和,曲线的特征体现出张开弧度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8.
高浓度浆液在采空区内的充填扩展机制及控制措施是空洞型采空区充填治理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基于此,结合高浓度浆液输送及流变学理论,构建高浓度浆液充填过程模型,揭示其扩展机制,研究充填扩展过程的动力及阻力计算方法,确定充填堆积体形态主要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并通过室外充填试验验证理论成果。结果表明:高浓度浆液充填阻力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对误差约为5%;浆液的流变参数屈服应力及黏度与管道输送阻力成正比;凝结特性影响浆液堆积体强度增长趋势,凝结过程使浆液在堆积体与顶板间流动时阻力增大;当充填材料及流量不变时,管道输送沿程阻力主要受管道直径及长度影响;局部阻力与管道直径、弯头、变径形式及数量相关,数量越多局部阻力越大;浆液性质、充填路径及注浆工艺是影响充填堆积体形态的主要因素,缩短充填距离、减少管道变径及弯头数量、降低浆液屈服应力及黏度、增大注浆流量及压力有助于浆液扩展至更大范围,反之可使浆液扩展范围减小。成果为空洞型采空区高浓度浆液控制性充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9.
李海亮  邓非  李刚 《测绘科学》2010,35(5):101-102
为修补三维激光点云中的复杂空洞,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摄影测量原理的修补算法。与常规利用空洞与空洞周围点云的关系修补空洞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对于复杂空洞的修补可靠性更高,通用性更强。实验结果表明,该空洞修补算法适用于大面积、复杂的点云空洞,能较好地保持原三维物体的细节特征。  相似文献   
120.
探地雷达是探测公路路基内部隐性损伤的有效手段,具有数据采集速度快、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但人工解译速度慢,解译水平参差不齐。以常见的公路路基空洞病害为例,总结了一种基于U-net神经网络进行探地雷达探测图像识别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探地雷达数据解译的速度和精度,在模拟数据集和实测地下空洞数据上都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