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409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486篇
地质学   970篇
海洋学   15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南秦岭早古生代碱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秦岭紫阳、岚皋一带早古生代碱性岩墙群具双峰火山岩组合特征,它们的REE模式为轻、重稀土高度分馏的右倾谱型, 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表现为不相容元素富集, Ba, Nb相对富集成峰, Pb, Sr相对亏损成谷. Ta/Hf > 0.3, Th/Ta < 1.6, 指示它们来自于与地幔柱活动密切相关的富集地幔源区. 这套碱性岩墙群的出现代表了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期间与深部地幔柱活动相关而引发的一次地壳伸展扩张事件, 由于地幔柱活动短暂, 这次裂谷扩张作用未能继续发展, 从而无新的洋盆打开.  相似文献   
902.
用查表插值法实现CIE L*a*b*与CMYK颜色空间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CMYK假4维空间的概念,并通过GCR将CMYK假4维空间变成CMY三维空间,从而实现L*a*b*颜色空间与CMYK颜色空间坐标的一一对应.给出了立方体插值、三角柱插值、四面体插值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3种插值方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903.
对广东南海蒙脱石铝柱撑进行加热发现其前后高温热变化有比较明显的差异:铝柱撑蒙脱石的结构可保持到700C,其001面特征峰仅由1.6898nm减小到1.5601nm;900C时蒙脱石特征峰消失,并有部分尖晶石和无定形相生成;1100C时生成莫来石、尖晶石和玻璃相,其显微结构为玻璃相覆盖的细晶结构。与之相应的原料蒙脱石700C煅烧后001面特征峰由1.5121nm减小为0.9704nm;900C煅烧后,蒙脱石层状结构破坏;1100C煅烧后,有明显的方石英的峰值出现,1200C热处理后,莫来石衍射峰出现。  相似文献   
904.
利用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对采用水解法和Sol—Gel法制备的钛柱撑蒙脱石和Ti—PLMs表面的酸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蒙脱石表面主要存在羟基功能基和L酸位,Ti—PLMs表面除了有很强的L酸位,还出现B酸位。水解法和Sol-Gel法制备的Ti—PLMs相比,后者的L酸位较多,而B酸位较少,认为Ti—PLMs表面的酸位,尤其是B酸位,主要来自于层间产生的TiO2柱子。  相似文献   
905.
眉山玄武岩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其物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招崇  王福生 《地球科学》2003,28(4):431-439
选择峨眉山玄武岩区2个出露最全的云南永胜大迪里剖面和宾川上仓剖面进行了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样品的Pb同位素与Hanan和Graharn定义的C组分相似,而大多数样品则不在C组分范围之内,说明除地幔柱物质外,有岩石圈物质的加入。在多元同位素图解上,峨眉山玄武岩位于EMⅠ、EMⅡ和DMM三端元之间,表明其源区可以由地幔柱、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和地壳不同程度的混合来解释。结合已有的微量元素资料分析,其中的地壳组分主要为下地壳,而早期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由于通道不畅通,有较多的上地壳组分的混染。岩石圈地幔的富集作用可能与地幔柱释放出的小体积富Na、P而贫K的流体交代作用有关。粗面岩的同位素组成和玄武岩接近,说明粗面岩是玄武质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906.
笔者测定了稚鲁藏布江地区蛇绿岩的氦、氩同位素组成。白朗的玄武岩He同位素组成比较均一,^3He/^4He平均值为5.359Ra;与之伴生的变橄岩的^3He/^4He比值范围为1.104~3.384Ra,平均为2.383Ra。从东部的仁布和大竹到西部的下鲁和白朗,辉绿岩的^3He/^4He由低变高。吉定的辉绿岩样品^3He/^4He比值平均高达31.57Ra,该值与夏威夷发现的高比值样品接近。分步加热法结果显示,该样品高比值的He是在低温区段释放的,这种高^3He/^4He比值He的捕获表明稚鲁藏布江蛇绿岩  相似文献   
907.
上扬子西部滇东、黔西茅口组之上多为峨眉山玄武岩所覆盖,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两者不存在沉积间断和地层剥蚀。作者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室内综合研究首次系统地厘定上扬子西部茅口组顶部的古喀斯特地貌,其形态多种多样,包括起伏不平的古剥蚀面、溶蚀洼地、溶斗、峰林、溶丘、洞穴以及洞穴充填物和古剥蚀面上红壤土。古喀斯特地貌在一个地区的地质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代表了一次地壳上升运动。本区古喀斯特的系统研究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喀斯特研究的内容,而且对确定云南地区东吴运动的存在和峨眉山地幔柱的活动提供了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908.
应用相干体技术研究生产矿井中的特殊地质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彦民 《中国煤田地质》2004,16(4):53-54,65
相干体技术是通过道与道之间的非相似性,以显示和突出与地质异常有关的地震数据的横向变化。通过相干体解释,可进行断层解释、岩性异常圈定,特别对小断层和陷落柱的发育部位及其空间关系有其独特效果:晋城赵庄矿整体构造简单,但陷落柱相当发育,利用相干体技术识别陷落柱,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09.
开滦煤矿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及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 据 煤 矿 井下 生 产 揭 露陷 落 柱 的 实践 经 验 ,对 矿 区 内 岩 溶 陷 落 柱 的 发 育 特 征 、形 成 条 件 和 发 育 规 律 ,充 水 类型 和透 水 性,陷落 柱出 现 的前 预兆 等 几方 面谈 了 自己 的认 识 。  相似文献   
910.
朱炳泉 《地球学报》2005,26(Z1):92-92
全球大陆与大洋溢流玄武岩在地球化学上表现为从岛弧至板内构造环境。在同位素体系上表现为复杂的端元组分混合,不是亏损软流圈上地幔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Anderson模式)完全能解释的。以往揭示的地幔“端元”(EM1、EM2、HIMU等)实际上只与溢流玄武岩才有密切的联系,而与一般的OIB没有关系。如果溢流玄武岩与地幔柱相联系,在同位素体系上必须要有大量原始-略亏损下地幔岩浆组分加人(Morgan模式)的证据。然而全球极大部分溢流玄武岩省并不能提供这一方面的证据,而东区峨眉山玄武岩恰恰提供了这一方面的重要证据。 (1)溢流玄武岩中许多拉斑质岩石相似于岛弧玄武岩,具有Nb-Ta负异常,同位素体系上表现出亏损上地幔与俯冲沉积物的混合,具有强的Nd-Sr同位素二元混合特征;如Columbia [εNd (t)变化在+7~-17.7], Pamna [εNd (t)变化在+3.4~-9.8], Karoo[εNd (t)变化在+8~-11]、Siberia [εNd (t)变化在+4~-10]和西区峨眉山玄武岩[εNd (t)变化在+6.8~-4.81。大陆溢流玄武岩常产于大陆边缘环境,并有时代上相近的早期MORB-IAB火山作用相伴随,如峨眉山溢流玄武岩的周边存在早二叠的MORB-IAB火山岩。 (2)与地幔柱头加热引起的岩石圈减压熔融有关的岩浆作用,其同位素体系虽具有壳幔混合特征,但不具有明显的二元混合关系,同时常具有多端元混合和明显的下地壳组分加入,存在Nd-Sr同位素相关落在下地壳范围的数据;具有低206Pb/204Pb(< 17)、低87Sr/86Sr(< 0.7045)的麻粒岩相下地壳特征的玄武岩;εNd (t)值与岩石的Mg#呈反相关。如Deccan、North Atlantic、Columbia、Siberia、Parana、Keweenaw和峨眉山玄武岩省等。 (3)地球物理资料表明上、下地幔之间存在刚性层,由存留的榴辉岩相俯冲板片和来原始下地幔的分异产物构成。EMl、EM2与HIMU的同位素信息与过渡带有着密切的联系。规模最大的Ontong Java、Manihiki与Kerguelen等大洋溢流玄武岩省和东区峨眉山玄武岩省具有这一方面的典型特征。过渡带成分的加人对由MORB-OIB产生的DUPAL异常分区(太平洋省与印度洋-特提斯省)将产生扰动,如Ontong Java-Manihik分布的中西太平洋地区。 (4)由于俯冲蚀变洋壳对Sr同位素体系扰动很大,而Pb同位素的原始地幔值不很明确,因此Nd同位素体系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极大部分的溢流玄武岩省的地慢端元均表现为εNd (t)近于+8的强亏损地幔,因此应是来自上地幔软流圈的岩浆。以原始-略亏损地幔为端元的溢流玄武岩省只有Parana、Keweenaw和东区峨眉山玄武岩。特别是东区峨眉山玄武岩省在102°E至107°E约20×104 km2范围内,从苦橄岩、高镁玄武岩到钒钦层状岩体,从拉斑至安山质的低钦与高钦玄武岩系列(Mg#变化在82~32)的大量数据表明具有十分稳定的原始-略亏损地幔εNd (t)值(0~+3), Pb同位素组成吻合于NHRL。苦橄岩与高镁玄武岩则具有平坦的REE和HFSE蜘网图。因此东区峨眉山玄武岩岩浆具有大量原始-略亏损下地幔组分的加入,为地幔柱的存在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