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98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166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51.
南海海域三疣梭子蟹的幼体培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幼体期Z1和Z2投喂扁藻和轮虫,Z2后期开始以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混合投喂,Z3后用卤虫无节幼体投喂,大眼幼体用不同饵料培育,进行南海海域三疣梭子蟹幼体培育,结果表明:溞状幼体平均成活率为15.3%;Z2变态为Z3、Z4变态为M为溞状幼体培育的敏感期,幼体的阶段成活率较低;以卤虫无节幼体、冰冻卤虫成虫、活卤虫成虫为饵料,均能使培育大眼幼体至幼蟹,其中活卤虫成虫投喂、加防残网片培育效果最好,成活率达80%。  相似文献   
552.
青海湖裸鲤是中国重要的内陆珍稀鱼种,在青海湖湖泊生态系统中起着核心作用。繁殖环境是鱼类种群延续的关键因素,能获取青海湖裸鲤的繁殖环境参数和明确最佳产卵场,对于保护和扩大其渔业资源量也非常重要。本文尝试利用耳石的微区原位氧同位素组成分析青海湖裸鲤的繁殖特征,利用SHRIMPⅡ离子探针测定5尾青海湖裸鲤耳石微区原位δ18O组成,沿着最长生长轴到边缘打点,束斑直径大约25μm,束斑深度约2~3μm。分析结果表明,裸鲤耳石的δ18O值变动范围分别是-4.88‰~3.46‰、-0.28‰~3.91‰、-1.43‰~2.94‰、-1.81‰~3.35‰,并且耳石间歇带的δ18O值高于成长带。耳石间歇带是裸鲤在湖水中形成,而成长带是在河水中形成,上述结果与青海湖湖水的δ18O值显著高于河水的δ18O值一致,因此记录了裸鲤的洄游行为。核心区域差异性的δ18O值则反映了裸鲤的产卵地和水温状况,表明有的裸鲤在水温较低的河口产卵孵化,有的在水温较高的河流上游产卵孵化。与其他样品不同的是,其中1尾裸鲤耳石的δ18O变动范围是-9.36‰~-5.21‰,表明该裸鲤固定在河流里生长繁殖,不发生洄游行为。这一发现为...  相似文献   
553.
公元849年10月20日(唐宣宗大中三年十月辛巳),在内蒙古包头附近发生了一次大地震,造成城堡、军营和民房破坏等严重震害和数千人死亡。目前对本次地震的震中位置、烈度和震级等基本参数认识尚存疑。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系统梳理,重点对位置存疑的云伽关或云伽镇等进行进一步分析论证,重新核定了主要破坏地点及其地震烈度,修绘了地震等震线图,校核了地震震级、震中位置等基本参数。结果表明,公元849年地震等震线呈不对称的纺锤形,长轴方向为近东西向,短轴呈近南北向,极震区烈度可达X~X+度,震中位置大约在今内蒙古包头市附近,即40.6°N、110.3°E,震级达(7.8±0.3)级或7级。其中,等震线南侧地震影响范围大(包括河套盆地及其以南较大区域)、震害重、烈度衰减慢,而北侧几乎无震害记载,地震烈度衰减快,影响范围小。本次地震烈度等震线属于典型的正断层地震类型,其发震构造为大青山山前断裂中西段。文章依据历史地震史料校核结果与前人基于活动断裂研究结果所确定的震中位置和震级大致相当。综合研究认为鄂尔多斯北缘发生的公元849年地震震级约为7级,该区未来地震震级上限及其大震风险值得继续深入研...  相似文献   
554.
喜马拉雅地区河流发育是青藏高原地学研究中最具争议的科学问题之一。一个多世纪以来曾有多种假说解释该地区河流奇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其机制,但受可利用的研究材料所限,地学研究仍未取得一致性认识。现生淡水鱼类携带的遗传信息为认识河流的演化过程提供了生物学的解决方案。本研究采用喜马拉雅地区分布的裸裂尻鱼属(Schizopygopsis)和裸鲤属(Gymnocypris)鱼类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分布范围全覆盖采样的基础上(共计22个地理种群),采用线粒体cyt b基因,分析了种群遗传结构,并通过重建其谱系地理结构和演化历史,揭示喜马拉雅地区河流的发育历史。研究结果显示,520尾样本中,共检测到101个单倍型;每条水系均含有特有单倍型,但多庆错与亚东河,佩枯错与朋曲,以及雅鲁藏布江、帕隆藏布、然乌湖分别存在共享单倍型;朋曲、雅鲁藏布江、亚东河种群在晚更新经历了快速扩张;系统发育分析将喜马拉雅地区裸裂尻鱼属和裸鲤属鱼类分为4个高度支持的谱系,在空间上依次对应为西巴霞曲-错那、亚东、朋曲-佩枯错以及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帕隆藏布;分子估算的分化时间表明这些谱系的分歧发生在中更新世最大冰期(聂聂雄拉冰期)以来。分...  相似文献   
555.
蒙古Oyu Tolgoi斑岩铜金矿的勘查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Oyu Tolgoi斑岩型铜金矿床达世界级规模,正在大规模勘探中。矿床位于蒙古南戈壁沙漠中,离中蒙边界80km。矿床由西南部、南部、中部和远北部4个矿化区组成。文章介绍了该矿床的勘查历史、地质概况和4个矿化区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勘查该矿的方法可供在戈壁地区寻找隐伏半隐伏斑岩铜矿借鉴。  相似文献   
556.
陈花  程丹  徐磊  林秋奇  韩博平 《湖泊科学》2011,23(5):801-805
秀体溞(Diaphanosoma app.)是华南地区水库中枝角类的优势属.于2000年对广东省19座大中型水库丰水期和枯水期2次采样和2001 -2006年对飞来峡水库、新丰江水库和大镜山水库分别进行了16、12和7次采样.这19座水库的样品中,5座水库仅有模糊秀体溞(D.dubium),8座水库仅有奥氏秀体溞(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