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1篇
大气科学   196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分析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避免小型蒸发量缺测的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性,用分流法避免小型蒸发量缺测,可解决实际的问题,保证小型蒸发量的准确性,提高数据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22.
升温率略高于平均最高气温的升温率.珠峰地区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的显著下降,以及相对湿度的明显增加可能是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3.
蒸发是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影响区域水资源量的重要因素。通过选取黄土高原50个气象站1959-2015年的逐月气象资料,应用FAO修正的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黄土高原潜在蒸发量,采用Mann-Kendall检验与空间插值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各气象要素对潜在蒸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多年平均潜在蒸发量在780~1 470 mm之间,由西北向东南递减。1959-2015年,黄土高原潜在蒸发量变化率为5.64 mm·(10 a)-1;春季变化率最大,其次为夏季和秋季,冬季最小。从空间分布看,西部、中北部地区和东南部地区潜在蒸发量均呈非显著性增加趋势。太阳净辐射量增加是黄土高原潜在蒸发量增加的主导因子,其次为实际水汽压、风速和温度。  相似文献   
124.
黑河调水以来额济纳盆地湖泊蒸发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杰  王涛  薛娴 《中国沙漠》2015,35(1):228-232
在GIS技术支持下结合气候条件的变化,对黑河调水以来额济纳盆地的湖泊面积变化和蒸发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额济纳盆地湖泊主要包括东、西居延海和进素土海子,各湖泊在2002年7月后陆续恢复,其中东居延海2004年后常年蓄水,进素土海子在2008年后常年蓄水,西居延海为季节性湖泊.盆地内湖泊总面积最大达到103.85 km2,年蒸发量最大达到1.79×108 m3.湖泊除受地表调水补给外,还受地下径流补给,2005年后东居延海每年接受地下径流净补给量约2500×104~3000×104 m3.  相似文献   
125.
根据E-601B型蒸发器人工测定蒸发量近10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在实际工作中引起蒸发量常见误差的原因、观测中的注意事项,对获取真实、准确、连续的蒸发量数据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6.
蒙自地区蒸发折算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始于1953年的蒙自气候站小型蒸发器和始于1986年的E-601B型蒸发器蒸发量观测资料,计算两种蒸发器蒸发量的折算系数,并与相关分析及线性拟合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蒙自站小型蒸发器与E-601B型蒸发器蒸发量的时程分配基本一致,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线性拟合的线性系数与折算系数较为一致,且检验结果较为接近,推算出该地区两种仪器年蒸发量的折算系数为0.65。研究结果可用于本地区的气候评价、水量平衡分析、水资源调查等。  相似文献   
127.
李超明 《地下水》2009,31(1):98-100
根据新疆阿克苏市气象站1995~2003年E601蒸发皿蒸发量及相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各气象要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气象要素对E601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温度〉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建议在沙井子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中,应当充分考虑湿度因素及日照时数对水资源的影响,合理配置水资源。  相似文献   
128.
西藏扎布耶盐湖30.0 ka B P以来水位与古降水量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齐文  郑绵平 《地球学报》2005,26(1):53-60
扎布耶湖9级大型沙砾堤记录了约30.0ka B P以来水位退缩历史,与北部拉果错、南部塔若错的垭口沉积记录了3个湖泊最后分离的时间。本文应用数字地面高程模型(DEM),计算了扎布耶各级沙堤对应湖面期的湖水面积、体积与含盐量;分析了扎布耶与拉果错、塔若错的分-合历程,计算了各时期汇流盆地总面积;参考湖泊、冰川、孢粉、天文学等多学科关于古温度、辐射平衡的结论,得出了较为可信的计算参数。在此基础上,应用根据西藏实际情况得出的辐射平衡和水面蒸发、陆面蒸发计算模型,代入封闭盆地水量平衡方程,得出了较Kutzbach水-能方程更可靠的降雨量-水域面积/流域面积比的非线性方程,计算出泛湖期(9级沙堤,40.0~28.0ka B P)该区降雨量567 mm/a,盛冰阶时降至350mm/a以下,冰期后增至402mm/a,随后逐步下降直至约Ⅰ-1级阶地时(海拔4421m,3.53ka B P)为280mm/a(约为现代的两倍)。通过定量恢复该区30.0ka B P以来降水量变化,为认识西藏高原湖泊演化和古环境、古季风演化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29.
对巴彦淖尔市3个测站连续3年的小型蒸发器与E-601B型蒸发器非结冰期的对比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利用回归分析法和比值法求得小型蒸发量订正公式,经试用,效果较为理想。为利用长序列、单站点的小型蒸发器观测资料使用提供了依据,对当地的气候研究和气象服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0.
根据岩芯的碳、氮含量及其比值分析并结合其他气候替代指标的分析结果,恢复了海南岛双池玛珥湖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全新世大暖期始于7,400a BP,结束于2,700a BP左右,期间热带地区气候湿热,植物茂盛,双池玛珥湖主要处于沼泽化阶段,蒸发量与降雨量持平。但大暖期中仍存在气候的快速波动事件,约7,200a BP和7,000a BP前后、6,000~5,900a BP、4,300~4,000a BP 期间气候转凉,有机质生产力降低。大暖期前后,分别有明显的凉温但季节性暴雨频繁的气候(8,000~7,400a BP、2,700~2,300a BP),表示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降雨量相对大于蒸发量。此时双池玛珥湖处于深水期,由于气温降低以及湖水上升引起的湖边陡壁植被覆盖面积减少,植物生产力降低,导致了岩芯中有机质的低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