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河北坝上沙漠化土地褐沙蒿,冷蒿土壤生境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典范分析与聚类、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河北坝上沙漠化土地褐沙蒿(Artemisiaintramongolica),冷蒿(A.frigida)土壤生境的分类、排序及冷蒿、褐沙蒿生长分布与土壤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沿丘陵阴坡、平滩草地、丘陵顶部、丘陵阳坡、半阴坡砂质缓坡、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依次沙漠化逐渐严重的土壤退化梯度,随着土壤中0.05mm以下颗粒、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的减少,褐沙蒿在群落中的重要值显著增加;冷蒿的生长分布不随土壤生境的变化而明显变化,而是与放牧强度有关。因此,褐沙蒿是本区土地沙漠化的指示植物,冷蒿是本区由于过牧引起的草场退化的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52.
孙宏义  钟芳  李芳  董海涛 《冰川冻土》2012,34(6):1517-1525
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 对兰州南北两山砾质红砂土和灰钙土喷播种植的油蒿进行了统计分析评价. 结果显示: 油蒿表现出对兰州南北两山瘠薄土壤非宜林地的广泛适应性. 砾质红砂土生长3 a生油蒿, 水平沟内, 油蒿地茎以5~10 mm为主, 高度以100~160 cm为主, 平均盖度达到90%以上, 密度达到17株·m-2; 人工整地形成的60°以上斜坡, 油蒿地茎以0~5 mm为主, 高度以80~100 cm为主, 平均盖度达到80%, 密度达到30株·m-2; 坡度大于60°天然陡坡面, 油蒿地茎以0~5 mm为主, 高度以20~40 cm为主, 平均盖度达到20%, 密度达到25株·m-2; 45°塌陷缓坡虚方区域, 油蒿地茎以5~10 mm为主, 高度以60~80 cm为主, 平均盖度达到60%, 密度达到43株·m-2. 灰钙土60°人工陡削坡面5 a生油蒿: 油蒿地茎从上坡到下坡, 上坡位地茎小于4 mm, 下坡位地茎接近25 mm, 坡面以地茎4~9 mm为主, 高度以40~80 cm为主. 油蒿盖度上坡位达到40%, 密度达到16株·m-2; 下坡位, 油蒿盖度达到48%, 密度达到12株·m-2. 油蒿在兰州南北两山绿化中, 随土壤水分, 植物盖度和密度的关系表现为: 大的覆盖度以个体大冠幅, 总体密度小为特征; 小的覆盖度以个体小冠幅, 总体密度大为特征.  相似文献   
53.
Can soil nitrate: ammonium ratios influence plant carbon: nitrogen ratios of the early succession plant? Can plant carbon: nitrogen ratios limit the plant growth in early succession? To address these two questions, we performed a two-factor (soil nitrate: ammonium ratio and plant density)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and a uniform-precision rotatable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pot experiment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nitrate: ammonium ratios, the carbon: nitrogen ratios and growth rate of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seedlings. Under adequate nutrient status, both soil nitrate: ammonium ratios and plant density influenced the carbon: nitrogen ratios and growth rate of A. sphaerocephala seedlings. Under the lower soil nitrate: ammonium ratios,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nitrate: ammonium ratios, the growth rates of plant height and shoot biomass of A. sphaerocephala seedling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nt carbon: nitrogen ratios, the growth rates of shoot biomass of A. sphaerocephala seedling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Soil nitrate: ammonium ratios affected the carbon: nitrogen ratios of A. sphaerocephala seedlings by plant nitrogen but not by plant carbon. Thus, soil nitrate: ammonium ratios influenced the carbon: nitrogen ratios of A. sphaerocephala seedlings, and hence influenced its growth rate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under adequate nutrient environment, soil nitrate: ammonium ratios can be a limiting factor for the growth of the early succession plant.  相似文献   
54.
荒漠植物雾冰藜和沙米叶片对凝结水响应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庄艳丽  赵文智 《中国沙漠》2010,30(5):1068-1074
通过模拟凝结水实验,研究了荒漠被毛植物雾冰藜和无毛植物沙米的叶片是否吸收凝结水。试验设计无模拟凝结水、偶尔发生凝结水以及频繁发生凝结水3个处理,每个处理又分干旱条件和人工浇水两组控制试验,研究了模拟凝结水对雾冰藜和沙米枝条相对含水量、水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基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被毛植物雾冰藜而言,模拟凝结水显著提高了人工浇水和干旱条件下的气孔导度和地上生物量,仅提高了干旱条件下植株的水势、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以及地下生物量;而对于植株的基径有较小的效应。对于无毛植物沙米而言,模拟凝结水对两种水分条件下的枝条相对含水量、水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基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影响不大。因此,有毛植物雾冰藜的叶片可以吸收凝结水,并且其植株的光合作用、水分关系以及其生长都会对凝结水的发生产生响应,而无毛植物沙米叶片不吸收凝结水。  相似文献   
55.
昆仑山北坡驼绒藜叶片功能性状及其海拔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昆仑山北坡前山带驼绒藜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光合、叶片氮、磷含量及比叶面积,并检验其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光合有效辐射和土壤含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大,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②驼绒藜的光合日进程曲线为“单峰型”,且没有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到上午10:00左右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下降;其最大净光合速率随海拔升高而增大;③随着海拔上升,叶片氮、磷含量及比叶面积均呈升高趋势;④单位面积最大光合速率(Aarea)与叶片氮(Nmass)、磷(Pmass)含量及比叶面积(SLA)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呈高度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对Aarea贡献大小顺序为Nmass>SLA>Pmass。  相似文献   
56.
用二维网函数插值法计算绘制出同一尺度下的科尔沁流动、半固定和固定3种类型沙地上差不嘎蒿种群分布格局,分析差不嘎蒿种群斑块的分维数和间隙度指数。结果表明,在流动沙地差不嘎蒿种群分布格局为群聚分布,种群斑块复杂性最高。在半固定沙地差不嘎蒿种群虽然也属群聚分布,与流动沙地相比略趋向于均匀分布。在固定沙地差不嘎蒿种群格局为随机分布,斑块复杂性最低。  相似文献   
57.
油蒿群落植物多样性动态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王庆锁  梁艳英 《中国沙漠》1997,17(2):159-163
油蒿为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的优势种和建群种,油蒿群落的植物多样性有向顶极阶段增加的趋势。植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与气候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人类活动特别是过度放牧,引起油蒿群落的退化,导致植物多样性降低。围育可使退化的油蒿群落向正向演替进行,使群落的植物多样性提高。  相似文献   
58.
油蒿不同部位水分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植物PV技术研究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不同部位(营养枝、生殖枝、1年生枝、2年生枝、3年生枝、根系)的持水性能及其在SPAC系统的水分运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油蒿不同部位具有相似的水分生理特点,但各参数差异比较明显。随着木质化程度的增加,枝条(除生殖枝)饱和时最大渗透势(Ψ100π)、初始质壁分离时的渗透势(Ψ0)、相对水分亏缺(D0RW)、相对渗透水分亏缺(D0ROW)、束缚水含量(Vb)、细胞组织最大弹性模量(εmax)及ΔΨ(Ψ100π-Ψ0)逐渐增大,而自由水含量(Vf)则逐渐减小。生殖枝的Ψ100π、Ψ0、D0RW、D0ROW则大于其他枝条,根系的Ψ100π、Ψ0、D0RW、D0ROW、Vb、εmax均大于枝条,而Vf和ΔΨ小于枝条。随木质化程度增加,枝条的总水容(C)逐渐减小。C表现出两段性,在膨压消失前,枝条的水容(C1)变化不大,而在膨压消失后枝条水容(C2)随木质化程度增加而减小;总体来看,生殖枝的水容大于其他枝条,而根系水容最大。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木质化程度低的枝条,其较小的束缚水含量(Vb)及弹性模量(εmax)和较大的水容(C)不利于其保持体内水分以及较高的水势和膨压;而木质化程度高的枝条,其较高的束缚水含量及坚硬厚实的细胞壁则有利于其保持体内水分;根系较大的Vf和C,表明其容易失水的特性,有利于SPAC系统水分传输。  相似文献   
59.
腾格里沙漠油蒿群落土壤水分与碳酸钙淀积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阐明干旱区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碳酸钙含量之间的关系,选择腾格里沙漠油蒿群落为研究对象,对80m×80m样地内400个4m×4m样方的土壤水分和碳酸钙的分布状况及二者含量之间的关系、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腾格里沙漠油蒿群落土壤含水量呈均匀分布,碳酸钙含量呈小斑块分布;土壤含水量与碳酸钙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表明碳酸钙含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碳酸钙含量和土壤含水量空间异质性之间呈显著单调递增的幂函数关系。可见,干旱区土壤含水量和碳酸钙含量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土壤含水量越高,碳酸钙淋溶和淀积作用加强,土壤碳酸钙含量也就随之升高。因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碳酸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0.
对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演化阶段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灌丛沙堆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探讨了演化过程中沙堆形态特征变化及其与灌丛形态间相互关系。结果显示:(1)研究区油蒿灌丛沙堆以发育阶段和稳定阶段主,衰退阶段灌丛沙堆较少。随灌丛沙堆演化,油蒿灌丛高度保持相对稳定,灌丛长轴和沙堆长轴、短轴都显著增大;(2)沙堆的形态参数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发育阶段沙堆长轴、短轴和高度之间显著线性相关,且长轴和短轴相对高度增长较快,稳定阶段沙堆3个参数间协同发展到稳定,而衰退阶段沙堆形态参数间相关性下降;(3)除衰退阶段外,沙堆形态参数与灌丛形态参数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沙堆长轴与灌丛长轴、沙堆短轴与灌丛短轴、沙堆底面积与灌丛投影面积,均呈显著线性关系。在环境因素作用下,油蒿灌丛沙堆间整体相互协调发展,使其呈现不同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