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82篇
  免费   3696篇
  国内免费   3906篇
测绘学   7701篇
大气科学   1987篇
地球物理   3808篇
地质学   8162篇
海洋学   2601篇
天文学   433篇
综合类   1879篇
自然地理   3413篇
  2024年   288篇
  2023年   1050篇
  2022年   1063篇
  2021年   1273篇
  2020年   954篇
  2019年   1342篇
  2018年   1030篇
  2017年   1014篇
  2016年   1010篇
  2015年   1166篇
  2014年   1542篇
  2013年   1218篇
  2012年   1363篇
  2011年   1351篇
  2010年   1235篇
  2009年   1269篇
  2008年   1295篇
  2007年   1086篇
  2006年   1004篇
  2005年   928篇
  2004年   888篇
  2003年   877篇
  2002年   794篇
  2001年   728篇
  2000年   577篇
  1999年   452篇
  1998年   436篇
  1997年   375篇
  1996年   386篇
  1995年   409篇
  1994年   315篇
  1993年   264篇
  1992年   223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96篇
  1989年   167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0篇
  195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帽矩阵的数学模型及其特征,进而详细论证了帽矩阵改进模型的数学原理及其找矿意义,指出帽矩阵与差值趋势分析相结合在矿化异常圈定中的特殊内涵。文中以一个实例进行计算,成功地圈定了某测区的Pb、Zn找矿靶区,且与本区成矿地质条件吻合很好,表明帽矩阵-趋势分析在矿产资源预测中确有其试验与研究之价值。  相似文献   
952.
953.
本文从热田热储流体的内能及井筒水文地质力学条件出发,总结了西藏羊八井热田人工井孔喷流类型,提出适合该热田的孔内高温热水汽化喷流的模型,该模型得到了较好的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954.
955.
956.
控制网的平差连接,通常不考虑时间因素,采用静态方法处理。如果主附网测设时间间隔过长,点位随时间发生变化,就应引入坐标速率参数,采用动态模型进行连接。本文提出两种动态连接模型,导出了平差公式,讨论了实施这种模型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957.
本文概述了数学模型及模型误差的一般概念。在此基础上,从测量中广泛使用的高斯一马尔可夫模型出发,以未知参数的方差和均方差作为模型误差的标准,论述了参数模型和随机模型中的模型误差对待估参数的影响,并利用讨论的结果,对光束法自检校平差中附加参数选择,过度参数化与岭估计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58.
吴富春  许俊奇 《地震学报》1989,11(2):181-190
用二维超声波模型地震学的方法,从介质内部研究了1556年华县8级大震.结果表明,震源上方第四纪和第三纪介质特殊的分层结构及其对波的放大和汇聚作用、秦岭北侧大断裂的侧壁反射及此断层的特殊的破裂方式,可能是造成此次大震等烈度线呈新月形分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959.
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经验点椭圆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建文  华宜平 《地震学报》1989,11(3):259-267
本文系统建立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经验点椭圆模型。对多数地区,等震线略具狭长的形状,经验点椭圆模型可以减小点源模型和断层破裂模型的系统偏差。本文给出了经验点椭圆模型的具体计算方法和实用计算程序EPEMSHA(Empirical point-ellipse model for seismic hazard analysis)。在关键性的条件概率P(Ii|Ei,m)的计算中,本文将关于面积的积分设法解析,从而提高了计算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960.
许绍燮 《地震研究》1989,12(1):70-71
地震前兆现象很复杂,几乎是一个地震一个模样,难以从中找出共同性的规律,针对这一现实,人们正在从不同方向进行探索。一个方向是提出更为复杂的震源模式,以便解释复杂的前兆现象。同时对震源做过细的研究,以深入了解其复杂的过程。又一个方向是在占有广泛震例资料的基础上,暂时排除细节,求同存异,只仅着眼于从最基本的层次上探索震前出现的普适现象,但从普适性中努力理解其物理本质,从物理本质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