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为了理解行星反照率时空变化规律及成因,基于CERES数据对全球行星反照率的大气(主要为云与气溶胶等)和地表贡献进行了分解,通过Theil-Sen+Mann-Kendall方法得到了2001~2018年全球行星反照率及其大气和地表贡献的时空变化趋势,并基于回归分析方法对典型区域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解释。研究结果表明:1)在中低纬度区域行星反照率的大气贡献占主导地位,而在高纬度区域地表贡献相对升高,呈现纬向差异大于经向变化的模式;2)全球行星反照率呈现?0.0002/a(p<0.05)的变化趋势,地表贡献和大气贡献呈现?0.00015/a(p<0.05)与–0.00004/a(p<0.05)的变化趋势;3)大气贡献在火地岛西南洋面等区域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而在南极洲东部等区域呈现显著的降低趋势;地表贡献在北冰洋等区域呈现显著的降低趋势,而在南极洲东部等区域呈现显著的升高趋势,并且可以基于云覆盖、积雪覆盖和NDVI等参量的变化有效解释典型区域的行星反照率变化。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区大气气溶胶颗粒的物理化学特性复杂,理清单颗粒精细的化学成分和混合状态对于大气污染溯源和精细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被动式气溶胶采样器分别在山东省日照市城区和钢铁园区两个区域进行了定点采样,并利用智能扫描电镜环境颗粒物分析系统(IntelliSEM EPAS)对采集的大气单颗粒物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日照市大气颗粒物主要由不规则碳质颗粒(C-rich)、含硫颗粒(Ca-S、Na-S-Ca)与矿物颗粒组成。其中,城区样品中C-rich颗粒数量贡献为53.5%,是钢铁园区样品的2.5倍,大于1 μm的颗粒物数量为9.0%,是钢铁园区样品的1.7倍,城区居民活动和工业过程是城市中大气颗粒物特别是二次细颗粒的主要来源。钢铁园区样品中含硫颗粒物数量贡献为72.9%,含硫颗粒物质量贡献为30.9%,富铁颗粒物质量贡献为5.3%,分别是城区样品的1.8倍、3.6倍和2.9倍,表明钢铁园区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包括钢铁企业排放的一次污染物及其转化生成的二次细颗粒物。  相似文献   
13.
徐川  张昊  陶丽 《大气科学》2021,45(6):1196-1216
本文研究了1934~2018年期间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nterdecadal Pacific Oscillation,IPO)、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AMO)以及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GW)对北美地区陆地降水年代际变化的相对贡献。首先通过对冬(12至次年2月)、夏季(6~8月)北美地区的陆地降水与中低纬地区的海表面温度进行奇异值分解分析,得到对北美陆地冬季降水相对贡献较大的主要海温模态为IPO(42.33%)和AMO(23.21%),夏季则为AMO(32.66%)和IPO(21.60%)。其次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三种信号分别对北美冬、夏季陆地降水的相对贡献及对北美陆地不同区域降水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AMO对夏季北美陆地降水变化的贡献最大,IPO次之,冬季则相反,GW对冬夏季北美陆地降水都有一定的贡献。夏季期间阿拉斯加地区AMO的贡献最大,约占65.8%,加拿大地区GW的贡献最大,约占44.5%,美国本土及墨西哥地区三者贡献基本一致;冬季期间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地区GW的贡献最大,分别为62.3%和44.7%,美国本土和墨西哥地区IPO的贡献最大,分别为47.9%和71.5%。进一步利用信息流方法,验证了IPO、AMO、GW对降水的敏感性区域。最后运用全球大气环流模式ECHAM 4.6进一步确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温异常对北美地区陆地降水变化的影响途径,结果表明印度洋海表面温度异常在AMO和IPO对北美陆地降水变化的作用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转发式授时结果存在的周期性波动现象,该文探寻该现象与卫星运动之间的关系,发现授时结果与授时信号传播时延差分结果呈很强的线性相关关系,并利用这一规律,提出时延线性贡献补偿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最多可修正原始授时结果偏差近70%,基本消除周期波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常规观测资料和GDAS、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欧拉方法分析了2016年春季内蒙古东北部地区一次极端暴雪过程的水汽输送及收支特征,利用HYSPLIT模式和聚类分析模拟计算了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的水汽源地、主要水汽输送通道及其对水汽输送的贡献,并与传统的欧拉方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有3支不同源地的水汽流在内蒙古东北部地区交汇,对呼伦贝尔地区暴雪的发生与维持有重要影响;(2)经向和纬向输送为此次暴雪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暴雪区水汽主要源于中高层的南边界和随西风气流的西边界;(3)利用HYSPLIT模式模拟发现,在此次暴雪天气过程中水汽主要来源于新地岛以西洋面、日本海以及巴尔喀什湖,且三者贡献率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16.
以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点为例,通过对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学术贡献有限、研究空洞、缺乏一手数据、重复型明显等相关问题的分析,从学术贡献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代光教授是我国一位著名历史地理学者.文章主要论述其在岭南广州、港澳、雷州等城市、南海海上丝绸之路交通、区域历史地理、广东历史地图集编纂、地名、中国历史地理教材建设、历史地理人才培养,以及历史地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等方面的学术成就和重要贡献,以作为对陈代光教授的一种纪念,同时唤起社会各界对这门又古又今、既要看书、又要走路的学科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科技进步是测绘事业发展的动力,讨论运用科技进步的评价指标,对测绘单位的科技进步速度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进行测算和分析,可以为测绘规划管理及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江西有色地勘局金矿勘查及金矿床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子江 《矿产与地质》2001,15(Z1):516-520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回顾江西有色地勘局金矿勘查的历程.以金山金矿为例,阐述金山金矿的发现历史,评价勘查,理论与实践,及其地质经济意义,它标志着江西已成为我国有色、稀有、贵金属矿产资源“成矿省”  相似文献   
20.
白雪与蓝天之间似乎风马牛不相及,而对大自然稍徽留心的朋友就会觉得:在冬季的某日,鹅毛大雪飘然而至,雪后银装秦裹的世界呈现在你眼前时,天空是那么的湛蓝,极目天穹是那么的美妙,空气是那么的清新,深呼吸一下,立刻感到浸喉润腑,惬意无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