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30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1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81.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96,自引:3,他引:293  
徐中民  张志强 《地理学报》2000,55(5):607-616
可持续发展定量测试的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M.Wackernagel等1996年以来提出和发展的生态足迹方法,就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区域的资源和能源消费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生态足迹需求),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生态承载力或生态足迹供给)进行比较,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能力的  相似文献   
382.
云南星云湖水质变化及其人文因素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云湖目前存在水污染加重、富营养化进程加快、水体功能受损等问题.以星云湖为研究对象,根据星云湖2005-2015年的水质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遥感影像图,运用目视解译、叠加分析、污染足迹模型及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星云湖流域近10年以来水质变化趋势、入湖河流污染物污染足迹及其人文因素驱动力.结果表明:(1)水质数据趋势表明,从月变化看,3月份水质最好,9月份水质最差;从年变化看,2005-2015年间,2008年水质状况最好,2014年的水质状况最差,从2008-2014年水质持续变差,到2015年好转.(2)2015年有机物、氮和磷的污染足迹分别为583.26、705.88和494.11 km~2.污染足迹前4位的入湖河流依次为:大街河东西大河东河渔村河东西大河西河,占星云湖流域总污染足迹的66.21%.污染程度大的大街河、东西大河和渔村河周边土地利用类型为水田、旱地和村庄.(3)星云湖水质影响因素第1主成分(总人口、播种面积、农村人口、化肥使用量、农膜使用量、大牲畜存栏量)与农村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有关;第2主成分(人均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因此,星云湖流域水质变化的人文因素驱动力为农村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类和社会经济发展类,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是84.389%,农村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是水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383.
蒋依依  王仰麟  彭建  杨磊  张源 《地理研究》2006,25(6):1134-1142
在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由餐饮、住宿、交通、游览和购物五个子系统组成的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将旅游生态足迹和当地居民生态足迹结合以综合评价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系统将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划分为5种状态。将该方法应用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结果表明:①旅游生态足迹和当地居民生态足迹均小于区域生态承载力,两者所构成的区域总生态足迹也处在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说明旅游区社会经济发展处在可持续发展状态;②在旅游生态足迹各子系统所表征的旅游活动中,交通和购物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③旅游活动和当地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84.
上海城市边缘区样带LUCC的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分析城市化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效应的影响,根据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上海1987年、1995年、2003年3期Landsat5 TM遥感影像记录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运用RS和GIS技术,以上海西南城市边缘区典型轴向城市化样带为例,采用生态足迹法分析该样带内人类的生态供给与需求;提出评价区域人类活动生态效应的新计算方法,得出区域生态效应综合指数与弹性指数的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计算出的指数,对样带区域总体及其中城乡区域在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效应进行比较与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生态效应是区域人类活动生态正、负效应叠加后的综合效应;2)区域生态效应具有惯性,人类不合理开发所致的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还将持续;3)20年来该样带城市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呈现骤减、缓减、恢复的过程;4)以土地利用为主要表征的城市化使城乡区域生态效应的性质和强度产生空间分异,城市边缘区的生态正、负效应正发生着新一轮平衡,且对整个样带生态系统发挥良性作用。  相似文献   
385.
通过系统地梳理以往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陕西省恐龙足迹化石的分布特征和科学价值.陕西省目前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分布在11处地点,地层分布主要为中侏罗世延安组和早白垩世洛河组,已命名的恐龙足迹共有5属9种,造迹恐龙以兽脚类占绝对优势,个体普遍较小.陕西省恐龙足迹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弥补了恐龙骨骼化石的匮乏,丰富了中国恐龙足迹化石...  相似文献   
386.
旅游业消费水平高,环境污染严重。随着五台山旅游业不断发展,环境压力持续增加。本研究旨在探讨2005–2019年五台山游客接待量、五台山国内游客门票收入、中国旅客周转量、能源强度、五台县人均GDP和中国人均GDP对五台山旅游生态足迹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回归构建了扩展的STIRPAT(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模型。结果表明:(1)五台山旅游生态足迹呈现增长趋势,2005年为27798.07 gha,到2019年则增至67467.36 gha。(2)五台山游客接待量、五台山国内游客门票收入、中国旅客周转量、五台山人均GDP、中国人均GDP均呈现增长趋势,而能源强度则呈现下降趋势。(3)扩展的STIRPAT模型表明五台山游客接待量、五台山国内游客门票收入和中国旅客周转量弹性系数分别为0.086%、0.075%和0.164%,说明它们每增加1%,五台山旅游生态足迹分别增加0.086%、0.075%和0.164%;五台县人均GDP和中国人均GDP的弹性系数呈上升趋势,在研究期间环...  相似文献   
387.
旅游数字足迹数据源的出现,使学者对旅游流时空特征分析更细致且准确性更高。本文以“去哪儿网”的网络游记作为数据源,聚焦于游客赴内蒙古的旅游流时空特征及网络特征,并运用统计分析、空间分析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时空以及网络结构分析。以研究结果表明:(1)赴内蒙古旅游的客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且游客停留时间较短。(2)旅游流节点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如呼伦贝尔大草原等核心节点集聚性表现明显。(3)各节点在旅游流网络中表现出的内部关联性整体较差。(4)旅游流网络中,以呼伦贝尔大草原、满洲里套娃景区、满洲里国门景区等核心节点之间的关联性较高,具有显著的高集聚性和高辐射力,对周边的劣势景点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88.
长海县2008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9927 hm2/cap,其中能源生态足迹为1.4305 hm2/cap,所占比重最大.人均生态承载力为2.1855 hm2/cap,长海县生态需求占生态供给的91.18%,尚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为减小生态压力,促进长海县的可持续发展,长海县应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大力发展旅游业.  相似文献   
389.
大连市海洋生态压力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科学准确地分析近年来大连市海洋生态安全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动态,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改进海岸带生态足迹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海洋生态压力指数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模型。应用上述模型得出2003—2012年大连市海岸带生态系统人均生态容量从16.532提高到18.339、生态足迹从13.142提高到21.124、生态盈余/赤字从+3.390变为-2.785、海洋生态压力指数从-0.205提高到+0.152、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从+0.258降到-0.132。由此得出结论:近十年来大连市海岸带生态恢复及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进展,同时海洋生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海洋经济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390.
曹海荣  沈志良  姚云  苏畅 《海洋科学》2009,33(11):18-23
以青岛地区2002年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对该地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2002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541 5 hm~2,生态承载力为0.375 1 hm~2,生态赤字达到1.166 4 hm~2.这说明青岛地区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压力已经超出自然界的承受能力.通过分析,该地区的能源消耗高,生态赤字较大,农业和林业基本不存在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度较高,而近年来对海洋的过度开发及排污,导致青岛沿岸海域的生态足迹迅速增加,生态赤字越来越高.旅游产业虽然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压力,但是给当地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青岛地区每公顷生态足迹可产生1 720美元的产值,高出了1 106美元/hm~2的世界平均值,是中国内地平均产值的4倍.青岛地区生态效益较高,但仍需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可持续发展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