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08篇
  免费   3101篇
  国内免费   1900篇
测绘学   4178篇
大气科学   1163篇
地球物理   6617篇
地质学   6313篇
海洋学   1229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1750篇
自然地理   797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668篇
  2022年   748篇
  2021年   876篇
  2020年   592篇
  2019年   874篇
  2018年   592篇
  2017年   675篇
  2016年   613篇
  2015年   674篇
  2014年   1007篇
  2013年   837篇
  2012年   1024篇
  2011年   926篇
  2010年   834篇
  2009年   933篇
  2008年   911篇
  2007年   811篇
  2006年   779篇
  2005年   679篇
  2004年   658篇
  2003年   633篇
  2002年   582篇
  2001年   584篇
  2000年   481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400篇
  1997年   393篇
  1996年   451篇
  1995年   409篇
  1994年   362篇
  1993年   345篇
  1992年   306篇
  1991年   262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6篇
  1954年   7篇
  194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供水问题日益突出。广西的城镇大部分都有河流通过,地表水作为供水水源基本不成问题,然而地下水具有资源丰富、埋藏浅、水质优良、不易受污染、温差变化较小、易开采、便管理等特点,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地下水资源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颇具开发潜力的资源,为了保护这一优良资源,  相似文献   
32.
潘建雄  张玉岫 《地震地质》1992,14(4):368-368
笔者在湘西北地区进行地震地质考察时,于澧县南约20km的观音庵东侧尺马山一带发现了北东走向的断裂眉脊带,这是首次在华南地区发现断层眉脊带,这将有助于对华南地区活断层与地震断裂的研究。 尺马山(海拔高度132m,下同)与其东北的担良山(151m)及其西南的银珠山(241.6m)构成走向N30~  相似文献   
33.
地壳深处的岩浆喷出地壳便产生了火山现象,所引起的全部地质过程称为火山作用。火山喷发是一种极为壮观而令人生畏的自然现象,介绍了火山喷发主要的3种形式、火山作用造成的灾害类型和中国的火山特点,以及自全新世以来我国有过喷发活动的8个主要活火山。提出了要加强认识火山的活动规律、形成过程、喷发机理,开展监测,采取对策,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34.
叙述密县—鹿邑断层、临汝—老城断层、凡城—沈丘断层、封丘—商丘断层、汤阴断层、青羊口断层的物理场特征,并结合煤田地质特征,说明它们对河南聚煤盆地后期的改造作用,从而为煤田预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5.
长江三峡工程地壳形变监测网络   总被引:19,自引:10,他引:9  
长江三峡工程地壳形变监测网络,采用了当今高精度GPS、INSAR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并与精密水准测量,精密重力测量,精密激光测距和峒体连续形变监测等技术相结合,构成一个空间上点、线、面结合,时间上长、中、短兼顾的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形变监测网络。该网络既可获取三峡库区特别是库首区区域形变场和区域应变场的动态变化,监测库区主要断层活动,为水库诱发地震预测及研究服务,又可用于气象、滑坡地质灾害监测等,该监测网络于1997年底开始建设,2001年6月建成,到目前为止,已获得大量宝贵的观测资料,必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6.
利用三峡地区多年的地形变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的地形变特征。结果表明,各断层活动性甚微或基本不活动,区域地壳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7.
本文探讨了利用地震矩反演断裂形变带运动学参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其初步应用于鲜水河断裂形变带变形分析和运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呈现出走向拉伸、倾向压缩的形变格局,由地震矩反演的断裂带剪切形变速率(10.9mm/a)与用地质学估算方法(17mm/a)和现今地壳形变测量(8mm/a)的结果相当。同时,反演出的应变主方向能解释鲜水河断裂现今活动分段性特征以及多种滑动方式共存的现状,从而证明该方法是目前研究区域运动学问题切实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8.
以首都圈地区现今活动断层上近20年的位移测量资料为依据,用二维线弹性有限元对该区断层的活动特征进行了拟合,并结合有关资料讨论了该区的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1977-1986年间该区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与华北较一致,约为N45°-80°E;1986-1990年其主压应力方向向北偏转,约为N5°-60°E;1990年至现在其主压应力又向东偏转,角度大于第一阶段,约为N80°-95°E。该区的张家口-延庆一带近期有发生中强震的可能;丰镇-阳高-大同地区和凉城-古营盘地区应力较高,也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39.
本文根据野外地质填图和水系位移测量结果,论述了香山-天景山弧形断裂带新生代有两个不同活动性质的阶段,即早期阶段的强烈挤压和晚期阶段的左旋走滑兼挤压。分析、讨论了不同活动阶段的时间界限和转变原因。指出了1709年中卫南71/_2级地震形变带的表现形式、延伸范围  相似文献   
40.
四川汶川MS 8.0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遥感影像解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付碧宏  时丕龙  张之武 《地质学报》2008,82(12):1679-1687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于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断裂带的汶川MS 8.0级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形成了空间上基本连续分布的地表破裂带(地震断层)。根据地表破裂带的解译标志及影像特征,我们充分利用震后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飞机所获取的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图像以及我国台湾福卫-2卫星遥感图像进行详细解译分析,并结合震后的多次野外科学考察与验证,初步查明了四川汶川MS 8.0级大地震所产生地表破裂带的空间分布特征。遥感解译分析表明汶川大地震产生的地表破裂带总计长约300 km,其几何学特征十分复杂,主要沿先存的NE走向活动断裂带呈不连续展布;变形特征以逆冲挤压为主兼具右旋走滑分量。按同震地表破裂带所在断裂带位置,可将其分为两条: 中央地表破裂带:沿映秀-北川断裂带分布,从西南开始呈北东向延伸至平武县水观乡石坎子北东一带,长约230 km,最大垂直位移量达6.0 m左右,最大右旋水平位移达5.8 m;山前地表破裂带:沿灌县-安县断裂带分布,由都江堰市向峨乡一带开始呈北东向延伸至安县雎水镇一带,长约70 km,以逆冲挤压为主,最大垂直位移量可达2.5 m。此外,遥感图像分析还表明上述地表破裂带与地质灾害分布在空间上具有十分密切的相关性,因此,挤压逆冲-走滑型地震断层的致灾效应研究是未来应该加以重视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