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08篇
  免费   3101篇
  国内免费   1900篇
测绘学   4178篇
大气科学   1163篇
地球物理   6617篇
地质学   6313篇
海洋学   1229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1750篇
自然地理   797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668篇
  2022年   748篇
  2021年   876篇
  2020年   592篇
  2019年   874篇
  2018年   592篇
  2017年   675篇
  2016年   613篇
  2015年   674篇
  2014年   1007篇
  2013年   837篇
  2012年   1024篇
  2011年   926篇
  2010年   834篇
  2009年   933篇
  2008年   911篇
  2007年   811篇
  2006年   779篇
  2005年   679篇
  2004年   658篇
  2003年   633篇
  2002年   582篇
  2001年   584篇
  2000年   481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400篇
  1997年   393篇
  1996年   451篇
  1995年   409篇
  1994年   362篇
  1993年   345篇
  1992年   306篇
  1991年   262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6篇
  1954年   7篇
  194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91.
铅是一种具有累积性的有害元素,是海洋监测调查中沉积物介质的必测元素之一,常用测定方法有双硫腙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1],前两种方法灵敏度较低,测定时一般需要预富集,操作较繁琐;后一种方法虽然灵敏度高,但仪器昂贵,对操作人员要求高.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由于灵敏度高、检出限低且线性范围宽,在铅的分析中日益被重视.  相似文献   
92.
水下自航式海洋观测平台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水下自航式海洋观测平台是一种新型海洋观测平台,主要用于无人、大范围、长时间水下环境监测,包括物理学参数、海洋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参数,海洋化学参数、海洋生物学参数及海洋工程方面的现场接近观测。其特点是:成本低,环境适应性强,可冲破人工潜水极限而进入现场进行接近观测,免除了ROV需要水面支援母船的累赘,减少作业经费,体积小,使用方便,便于布放回收;可根据水声信号摇控或预置程序控制,按要求进行相关项目观测;有自主动力,水下运行时间相对较长,有源噪声低,可进行隐弊观测,正是基于以上的优点,近几年颇得海洋环境监测和海军方面的青睐,本文介绍了国际上水下自动观测平台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我国开展研究水下自动观测平台的重要性及研究的面容。  相似文献   
93.
94.
95.
汪兆椿 《海洋预报》1994,11(3):38-41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的缘由汪兆椿(国家海洋局,北京)《全球海洋观测系统》是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世界气象组织等发起的一项为全面长期探索海洋的运动规律,及其内在变化机制,以期长期监测海洋的计划,英文缩写GOOS。这个系统是在已经分别开展或即将实施的...  相似文献   
96.
97.
98.
99.
冲绳海槽轴线地质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冲绳海槽位于东海大陆架与琉球岛弧之间,海槽中发育着一系列平行轴向延伸的地堑型正断层。穿越海槽的地震剖面证实了海槽扩张中心的存在,扩张轴沿海槽轴线方向延伸。由于地堑构造中心的扩张速率较大,由某引起的海槽中心下陷的速率大于沉积作用的补偿速率,使海槽中心海底出现明显的下陷。在轴线的大陆坡一侧,陆源沉积占绝对优势;轴线的岛坡一侧,以火山坡碎屑、浮岩、有孔虫软泥为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00.
田丰  文鸿雁  张静 《海洋测绘》2007,27(4):23-27
使用多项式和切比雪夫(Tchebyshev)多项式分别对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未来沉降值,其中切比雪夫多项式的外推效果较好;应用前向BP神经网络对两种不同的单因子输入模式进行非线性函数逼近,并进行了不同采样步长的比较,实例表明将时间点作为网络的输入对沉降进行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