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0篇
  免费   1455篇
  国内免费   774篇
测绘学   886篇
大气科学   115篇
地球物理   3995篇
地质学   2840篇
海洋学   322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495篇
自然地理   14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85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35篇
  1996年   272篇
  1995年   278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195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54年   4篇
  194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81.
短基线集差分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是在传统DInSA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精度的长时序变形监测方法,可有效地克服传统DInSAR在微小形变监测中受时空去相干以及大气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已成为当前InSAR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ENVISAT ASAR传感器获取的22幅C波段影像数据,基于短基线集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对北京地区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获取每个观测时刻的形变累积量,得到研究区的形变序列图,进而分析了该区域地表沉降特征,结合地质环境监测成果,初步讨论了2003至2010年间北京地区区域地表沉降成因.  相似文献   
82.
豫西后造山阶段存在变质核杂岩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高社  赵太平 《地质论评》1997,43(4):365-372
不少学者用变质核杂岩模式解释豫西造山阶段基底隆起和与之相伴的盆岭构造的构造格局。介一本区基底隆起的形态、机制、时限和地壳剥露层次均没有变质核杂岩特征与基底隆起相伴的断陷人舅地也不同于变质核杂岩模式中的半地堑。  相似文献   
83.
本文在《中国震例》资料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华北地区17次中强以上地震前的短临异常,得到华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短临异常的三个综合特征,在归纳出短临异常综合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判定孕震过程、前兆异常由中期向短期过渡的定量的综合标志。据中期异常的追踪分析和短临异常综合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定义并计算了综合预报指标S值,以此值作为是否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判据。本文的重点是在分析短临异常综合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用  相似文献   
84.
华北东部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变化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分析了华北东部地堑构造发育特征、地震断层和震源机制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早第三纪,本区受到了北西—南东向的强烈拉张,其应力场主要受太平洋板块活动的影响;自晚第三纪以来本区主要受北东—北东东向挤压应力场控制。其应力场主要受印度洋板块活动的影响,而太平洋板块活动的影响已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85.
沂沭大陆裂谷的生成与演化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沂沭断裂带的大地构造背景、边界断裂、地貌、沉积岩相、火山和地震活动、地壳深部结构、重力、地热等的分析,说明沂沭断裂是一条中生代的裂谷,并给出了裂谷的形成机制及其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86.
论中国郯庐断裂带的活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卫星影像、断层泥的分布和特征、重力资料、地震分布和震源机制资料以及其他某些地质资料,讨论了郯庐断裂带前震旦亚代以来的活动情况和现代活动性,并认为沿此断裂带现存达几百公里的左旋走滑位移量,应是地史上历次断裂运动的最终结果。指出了值得继续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7.
关于华北地区几个古地震遗迹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要报导华北地区几个古地震实例:1.内蒙磴口西北地震毁坏的汉代古城废墟;2.宁夏平罗西北红果子沟长城错开及古地震断层陡坎;3.宁夏中宁古城子古地震断层及沙基液化变形;4.天水—宝鸡—常兴古地震黄土滑坡带;5.辽宁海城黑音寺山地震裂缝及岩崩;6. 山东临朐山旺湖相硅藻土层中地震引起的揉皱变形;7.江苏新沂嶂山闸古地震裂缝  相似文献   
88.
《干旱区地理》2006,29(4):562-562
2006年8月4日,应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邀请,巴基斯坦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首席技术顾问Ashiq教授和巴基斯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办事处项目官员Saleem博士就中巴双方在帕米尔区域的科研合作来疆进行了访问。帕米尔高原地跨中国、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四国。“帕米尔”是塔吉克语“世界屋脊”之意,这一区域拥有地球上极其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极具科学研究价值。中国和巴基斯坦已在帕米尔各自区域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采取了卓有成效的保护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为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中巴两国更应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加强在这一区域科研合作,共同促进该区域的生态保护。为了进一步明确合作方向,细化合作内容,两位巴基斯坦外宾与新疆生地所的有关专家,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局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就中巴两国在帕米尔区域的合作研究、共同管理与保护、以及参与和管理机构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89.
新疆卡拉麦里金矿带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卡拉麦里成矿带内地层较全、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在带内广泛发育,为本区主要含金地层.卡拉麦里深断裂严格控制区内侵入岩、次一级构造和矿产分布,构成岩浆侵入的主要通道,与此有关的次一级断层和裂隙则构成良好的赋存空间.卡拉麦里深大断裂纵贯全区,金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沿走向Au异常、金矿床(点)成群成带分布,最后确定了7个金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0.
CCSD主孔100~2950m榴辉岩、退变榴辉岩类岩石叶理倾角明显较片麻岩类岩石叶理倾角陡,前者总体倾角55°左右,后者28°左右,局部可见片麻岩类叶理切割榴辉岩类叶理,因此两者叶理可能形成于不同时期;两类岩石之间现部分为韧性剪切带接触关系,韧性剪切带形成于苏鲁地体折返主期自SEE向NWW的韧性剪切作用。榴辉岩、退变榴辉岩类岩石叶理产状对发育于该类岩石内的微断层产状有一定控制作用,而片麻岩类岩石叶理产状对发育于该类岩石内的微断层产状控制作用相对较弱。孔区脆性变形主要反映白垩纪以来SEE-NWW向伸展构造应力场的变形特征,主孔100~1620m倾伏向以SEE向占绝对优势的微正滑断层擦痕即为该期变形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