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4篇
  免费   1573篇
  国内免费   987篇
测绘学   350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3737篇
地质学   3266篇
海洋学   421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459篇
自然地理   228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266篇
  1995年   273篇
  1994年   234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52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4篇
  1954年   3篇
  194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21.
本文叙述了电子自旋共振(简称ESR)法所测定的河北省张河湾水库F1、F7断层的年龄,将ESR年龄和以往测试的TL年龄进行对比,两种方法测试结果基本吻合,证明ESR测定第四纪断层的可能性,F1、F7断层的年龄值均大于定义的活动断层年龄值下限(1.1×104a)。因此,它们不属活动断层,这个结论也被其它地质观测手段所证实。   相似文献   
922.
1995年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时在淡路岛上出现的地表地震断层主要由三条地表破裂带组成、野岛地震断层、松帆地震层和楠本地震断层。野岛地震断层从淡路岛北端的淡路町住西南延伸到一宫町的尾崎,长达18km,其北段沿着早期存在的野岛断层分布,而南段则作为新断层出现,野岛地震断层的断层的北段主要由一些相互平行或次平行的右列剪切断层和许多左列和性裂隙组成,其南段则是由集中在十多米宽的大量不连续的地表破裂带所组成。野岛地震断层一般走向N30°~60°E倾向SE,地貌错位和断层擦痕均显示出此断层为一具有逆断层性质的右旋走滑断层,沿一些主要露头测定的北段水平位移量一般为100~200cm,垂直位移量为5O~100cm;而南段的水平、垂直位移量均只有几厘米至20cm。最大位移量在平林断层崖测得;水平180cm、垂直l30cm、实际位移量2l5cm。松帆地震断层走向N40°~60°W,沿着淡路岛北端部的海岸线分布,长达约1km。楠本地震断层沿早期存在的楠本断层出现,分布于淡路岛东北部的海岸边上,走向N35°~6O°W倾向NW 。根据地表地震断层的形态及地貌错位特征,野岛地震断层可被分为四条断层段,并在形态上呈现右列。地质和地貌证据以及余震分布的特征清楚地表明这4条断层段的几何形态和分布特征是受早期存在的地质构造所控制的,同时也说明了地震断层的破裂过程具有拉分(pulling-apart)和推隆(pushing-up)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分别产生了张性裂隙、拉分盆地、逆断层和挤压隆起等构造。  相似文献   
923.
叙述了预测综采工作面内隐伏断层的依据、数学方法与步骤,实现了确定断层尖灭点坐标和断层面函数近似表达式等目的,并通过算例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24.
提出一种基于单个三角形最小外接圆来提取水域边界的方法,通过构建TIN、计算三角形最小外接圆半径、三角形面域合并、提取面域边界等步骤,实现了从LiDAR点云数据中对水域边界的快速提取.利用覆盖湖北省长江流域的LiDAR点云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提取各种形状的水面区域边界,减小了后期DEM数据的人工编...  相似文献   
925.
对海洋划界技术的研究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边界划定的各个方面都要求国家在政治、法律和技术三个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后者,应当对将要使用的适当基线、海岸地理或地形状况、海岸总方向等作出决断。基线或基点资料的来源、垂直或水平基准面差别、由绘图或计算机方法确定的协定边界线、连接边界转折点线段性质、边界终端点确定、绘图达到的一个可接受精确度的方法等均属划界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926.
日本海是西北太平洋一个典型的半封闭边缘海,与我国东海相邻。其整体地形呈菱形,面积为102.3万平方公里,东西最宽距离为550海里(855公里)。它是个深海,平均深度1350米,最深处达3000米以上。中央海区有海底高地,称大和隆起;若干小岛布于海中。环绕日本海周边国家有俄罗斯、日本、朝鲜和韩国,四个国家在日本海中的海岸长度分别占41%、40%、11%和8%。在西南部,朝鲜海峡(又称对  相似文献   
927.
慢速扩张洋脊上的快速裂谷扩展MartinCK等20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沿着洋中脊扩张轴的裂谷扩展。一般说来这一过程是随着两个扩张段之间的水平断错沿洋脊走向的移动,一个扩张段吞蚀另一扩张段而加长的过程。这个移动留下了一些倾斜于脊轴的假断层。测量扩展脊...  相似文献   
928.
自1997年以来,联邦德国地球科学和资源调查局(BGR)从南海,苏禄海地区的采集的地球科学数据连同可利用的商业钻井和大洋钻探计划(ODP)的井位资料一起作为综合数据进行了编辑和解释,用已解释的地震剖面对综合地层,岩性资料进行讨论和对比,以地层和构造分析的基础,把南海和苏禄发别划分为5个和4个主要的构造地层地体。南沙岛礁区(危险地块),礼乐滩,巴拉望-西北婆罗洲海槽及巴拉望岛是晚白垩世-早古新世期间  相似文献   
929.
陷落柱伴生断层特征及陷落柱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陷落柱伴生断层的分布规律、性质及特征的研究,认识了断层带内煤岩层特征及与周围煤岩层的关系,并以此对陷落柱进行预测预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便于生产现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0.
为研究地震波斜入射对高面板坝地震反应的影响,根据地震波动入射理论,采用FORTRAN进行波动荷载的编程计算,并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DINA相结合,实现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的地震波斜入射,研究P波和SV波分别以不同角度入射对高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波斜入射时大坝地震动反应与垂直入射时明显不同,常规垂直入射的结果偏于不安全,因此在高面板坝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设计中应考虑地震波斜入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