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8篇
  免费   1297篇
  国内免费   1213篇
测绘学   1692篇
大气科学   1434篇
地球物理   899篇
地质学   3340篇
海洋学   790篇
天文学   150篇
综合类   1084篇
自然地理   121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409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628篇
  2013年   587篇
  2012年   740篇
  2011年   677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640篇
  2008年   606篇
  2007年   553篇
  2006年   502篇
  2005年   615篇
  2004年   413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纵览九州     
正十堰:全力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近期以来,湖北省十堰市国土资源局按照"四个重在"的要求,抓紧抓实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是积极投入活动,狠刹四风,重在转变作风。该局上下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认识,与该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保持高度一致,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四风,从自觉做好本职工作等小事做起,切实转变作风。  相似文献   
962.
<正>《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双月刊)是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气候变化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致力于促进气候变化学科发展,并推动其研究成果在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措施制定,气候政策与环境外交谈判,生态与环境改善,气候资源保护、开发和高效利用等方面的应用。《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主要发表国内外气候变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与进展,以及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963.
通过对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常见故障的现象有数据偏小、偏大、跳变及不变,针对故障现象分析,找出数据波动的原因,提出具体的处理方法,供观测员在实际工作中参考,使能见度仪更好的运行。  相似文献   
964.
探讨广西不同气候条件下保养教学用注射模型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320具注射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将注射模型按随机编号抽签法分为4份,每份80具模型.分别于2013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进行研究,每个季节的80具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具.对照组按照模型生产厂家的产品使用、保养要求进行保养,实验组针对广西四季的气候条件采用不同的维护方法进行维护.结果:针对广西气候条件采用不同的维护方法,模型发霉率明显低于传统的保养方法(P<0.05).结论:根据广西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教学用注射模型采用不同的维护方法,对防止模型霉变、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5.
通过对百色双套自动气象站遇到历史罕见的强雷暴袭击出现故障维修,摸索出了检修双套新型自动站的通信、电源供应、主机HY3000、接口RS232、分采仪器等模块的方法,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966.
目前在我国各级气象台站中,广泛使用SL2-1、SL3-1这2种型号的雨量传感器,本文从原理、构造等方面,列出了2种型号的雨量传感器在业务运行中出现的雨量不准等多种故障现象及检查维修维护方法,对台站系统维护人员的日常维修维护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7.
A direct-drive wave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based on a three-phase permanent magnet tubular linear generator (PMTLG) and a heaving buoy is proposed to convert wave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Sufficient experimental methods are adopted to compare the computer simulations, the validity of which is verified by the experiment results from a wave tank laboratory. In the experiment, the motion curves of heaving buoy are with small fluctuations, mainly caused by the PMTLG's detent force. For the reduction of these small fluctuations and a maximum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direct-drive wave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the PMTLG's detent force minimization technique and the heaving buoy optimization will be discussed.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direct-drive wave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increases dramatically after optimization. The experiment and optimization results will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n ocean wave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相似文献   
968.
地形地貌发育时间与古地形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地貌是构造过程与地表过程等相互竞争的结果,古地形重建与地貌演化研究将有助于理解这些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传统的地形地貌演化研究多基于14 C、释光、磁性地层等定年手段,定性或半定量地分析构造活动与地表侵蚀对地形地貌发育的影响。随着相关技术手段的发展,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已不仅仅局限于构造地质学领域的造山带构造-热演化历史研究,目前已用于重建地形地貌演化历史。基于这一背景,在概述低温热年代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主要介绍了该方法在地形地貌发育时间、古地形反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文章最后指出,寻求具有更低封闭温度的低温热年代学测年体系是这方面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69.
柽柳对盐碱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柽柳是一种盐生植物,具有很强的耐盐、抗旱、耐淹的生物学特征,广泛分布在内陆盐碱地和我国北方滨海湿地、滩涂,有"南有红树,北有柽柳"之说。柽柳是典型泌盐盐生植物,在盐碱地(含滨海湿地)种植形成柽柳林,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其物质生产、能量转换、气候与水分调节、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育、防风固沙/护堤等生态与环境功能[1-2],而且也是生物改良盐渍土的一种有效措施。种植柽  相似文献   
970.
利用2005-2008年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地区微波临边探测器MLS(Microwave Limb Sounder)、高光谱分辨率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Atmosphere Infrared Sounder)、ECMWF的ERA-Interim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数据和NOAA HYSPLIT(Hybrid Single-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Model)轨迹模式资料,讨论了高原上空对流层顶附近的水汽分布和变化特征及高原上空平流层与对流层之间的物质交换。结果表明,3-4月高原南侧对流层顶附近100 hPa存在一个水汽低值带,而7-8月和9-10月此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水汽高值区。3-4月夏季风未发展之前,受高原大地形抬升和西风气流的影响,高原以南地区存在对流层与平流层的物质交换,而215 hPa的高原中部地区(80°E-90°E)则由于空气的下沉运动将上层的干空气向下输送而出现一个水汽低值中心。7-8月,受印度夏季风和高原上空反气旋式环流的影响,高原上空有明显的水汽穿过对流层顶向平流层输送,反气旋环流中心的水汽经过2~4天的上升过程可以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高原及其以东、以西地区的水汽在对流层顶附近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100 hPa三个不同区域的水汽在3月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