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196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130篇
地球物理   421篇
地质学   365篇
海洋学   177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龚伦  仇文革 《岩土力学》2006,27(Z2):779-783
结合云南省盐津县白水江三级电站引水隧洞下穿内-昆铁路手扒岩隧道的工程实际,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及现场测试对既有铁路隧道受下穿引水隧洞施工产生的振动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及警示是偏于安 全、可行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比经验公式更接近工程实际;引水隧洞的掌子面距铁路隧道前后4D(D为引水隧洞开挖洞径)范围内施工时,需对铁路隧道交叉点处的振动速度进行监测,重点是竖直方向的振动速度;引水隧洞在铁路隧道正下方爆破施工时,爆破施工所采用的最大段装药量不得大于2.5 kg,以满足振动速度控制标准;施工过程中进行的爆破振动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爆破参数,是此类地下近接工程成功修建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92.
莎茨基隆起位于太平洋西北部,为一最古老的火山高地。在这里进行过的地质一地球物理研究工作(包括钻探和挖掘采样以及各种古重建工作)表明,这个构造是在早白垩世形成于南半球的赤道附近,水深约1000m深,然后高地随太平洋板块一起缓慢地向西北方向移动至其现代的位置。在这个时期堆积的沉积岩层本身包含了不同规模的地质学、海洋学和气候学事件的记录。  相似文献   
993.
冯浩  高艳玲 《地震》2005,25(1):122-124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以供查阅时参考;震级Ms为面波震级、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B表示该数值来自中周期的体波震级。  相似文献   
994.
民勤地区近地面沙尘监测系统的建立及其运行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建于民勤地区的我国第一套近地面沙尘监测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经1 a多运行,该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沙尘监测效果。初步结果表明:2006年民勤19次沙尘暴平均气溶胶浓度的空间分布遵循幂函数关系,在沙漠和绿洲边缘区气溶胶浓度随着高度的增加显著下降,而在绿洲内部,则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在不同下垫面条件下,水平沙尘通量随高度变化也遵从幂函数关系,但在沙漠和绿洲边缘呈显著降低趋势,在绿洲呈平缓上升趋势。从沙漠区至绿洲内部,沙尘通量空间分布的规律一般是:沙漠>绿洲边缘>绿洲。2006年在民勤地区,绿洲边缘的沙尘通量比沙漠区减少了42.0%,至绿洲内部则减少74.42%,表明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网对沙尘具有较强的防护功能和减灾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乔家君  许家伟  李小建 《地理研究》2009,28(6):1537-1549
高校新区对涉及村域产生重要影响。以2005年、2008年两次实地调研为基础,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发现近高校新区型村域商业活动具有明显阶段性:系统扰动的初始变革、规模快速增长、逐步发展完善阶段。验证了村域商业同样存在空间圈层结构的特征。研究表明:①高校新区改变了村庄原有的纯居住功能,经济功能逐渐增强;②商业活动首先跳跃至交通节点并富集,业态结构随时间变化,同业态商业集聚,功能分区逐渐明朗;③隐形校园商业对校园商业的替代明显高于校园商业对隐形校园商业的替代,形成了校内居住、校外消费的新型功能模式;④村域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助衍了农户的惰性,造成劳动力职能的退化,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问题;⑤隐形校园商业空间结构成为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互相交融的结合带,同时模糊了校园的边界。  相似文献   
996.
蔡作馨 《地震地质》2009,31(2):372-374
几十年沿着一条老路的当代地震预测主流试验体系,早在1994年,时任中国地震局局长的陈章立先生就有过这样的描述:;在地表所进行的各种地震前兆观测,其观测数据的变化,实际上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地壳和观测系统的综合反映。这些因素对观测数据的变化所起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则是相当复杂的。;还处于这种状况的技术体系,其不能解决地震预测问题,显然不等于地震归根到底是不能被预测的;其没有检测到5.12汶川地震前兆,也显然不等于5.12汶川地震就没有前兆。从现实出发,中国的防震减灾对于地震预报依然有着迫切需求,这也是不言而喻的。为地震预报探索走出困局、寻求进展,特提出本建议。其中所提议的技术路线是采取;断层研究、应力测量和位移测量三者一体;的一种力学框架;关键点是首先从解决;近地表应力场强度分布动态图像监测;问题着手,并就此给出了具体实施技术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997.
998.
近断层强地震动场预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997年4月11日新疆伽师地震(Mw6.1)为例,详细介绍了近断层强地震动场的预测方法.首先,用有限断层震源建模方法建立了该次地震的震源模型;然后,基于动力学拐角频率的地震动随机模拟方法,模拟了该次地震仅有主震加速度记录、且位于巨厚土层上的三个台站的加速度时程,并用实际地震记录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基于预测的近断层77个节点的加速度时程的峰值绘制了该次地震的加速度场.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模拟的加速度时程在0.5 Hz以上的高频段是可行的、实用的;预测的近断层加速度场具有非常明显的上盘效应.地表最大加速度的范围与断层面上最大凹凸体位置相对应,说明与断层面上凹凸体相对应的地面上的建(构)筑物将会遭受到较为严重的震害.  相似文献   
999.
基于显式有限元方法和运动学震源模型并利用昆明盆地三维地下构造模型,本文研究了震源参数对断层附近长周期地震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层的破裂方式、埋藏深度、破裂速度以及断层面上位错的不均匀分布对断层附近长周期地震动有重要影响.不同破裂方式下,破裂的方向性强的区域分布不同,由于破裂的方向性效应和复杂场地条件的共同作用,导致不同破裂方式的断层附近地震动分布差别很大.随着破裂速度的增加,方向性效应更加明显,断层附近的长周期地震动也随之增大;对于浅源地震,随着断层埋深的增加,地震动明显下降.对于埋藏深度很浅的断层,当Asperity靠近断层上沿时,会显著增大其在地表投影附近的长周期地震动.能否合理地估计这些基本震源参数,是预测未来发震断层周围地震动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0.
广西近百年气温和降水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西近百年平均气温及降水量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的层次结构研究,并与Nino3区的海温距平进行奇异交叉谱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气温有较强上升趋势并伴有明显的准两年周期振荡;降水则呈下降趋势,主要周期为32 a左右及准两年振荡。1884至1910年代初,广西处于干冷期;1910年代初至1930年前后,处于湿冷期;1930年前后至1950年代后期,处于湿暖期;195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前期,处于干暖期。ENSO事件3~7 a的周期对广西平均气温及降水影响显著,赤道太平洋海温变化对广西气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年代际变化上,对降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年际变化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