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785篇
地质学   157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1.
2003年10月25日甘肃省西部发生6.1级和5.8级地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 ,2 0 0 3年 1 0月 2 5日北京时间 2 0时 4 1分和 2 0时 4 8分在甘肃省西部民乐、山丹间发生 2次破坏性地震。第 1次地震为 6 .1级 (38.4°N ,1 0 1 .2°E) ;第2次地震为 5.8级 (38.4°N ,1 0 1 .1°E)。这 2次地震的震中距甘肃省张掖市 90km ,距武威市 1 4 0km。地震有感范围大 ,其中附近的张掖、酒泉、武威、金昌等城市均强烈有感 ;兰州以及邻近省份的省会西宁、银川等地也普遍有感。主震后 ,余震不断 ,当天就发生余震 30 0多次。地震灾害波及永固、民联、洪水、顺化、南丰等乡村及周边乡镇村的 1 1 1 80 4人。截至 1…  相似文献   
12.
利用非线性规划研究的最新成果,设计了一种全新的震源破裂过程的反演方法,同时反演震源破裂的时间图像和滑动在破裂面上的分布.该方法与目前震源过程破裂反演计算所用的两类主要方法(线性矩阵方法和全局搜索寻优方法)相比,在线性矩阵方法对初始模型依赖大、解不稳定和全局搜索寻优方法在高维解空间寻优效率不高、易出现伪解等方面有较显著改善.数字试验的测试表明,本方法计算效率高,反演结果稳定、可靠,可有效应用于实际地震震源过程的反演研究中.  相似文献   
13.
慢地震慢前兆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岩石高温高压破裂实验与有机玻璃破裂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对比、地震波形记录(观测资料)与试样破裂波形(实验资料)对比、地震前后定点应变与主破裂前后应变形态变化的对比,认为慢地震是临界或亚临界破裂或预先滑动所致,是低频应变波动。它是材料屈服、弱化或塑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而慢前兆则是临近大地震(大破裂)前出现的诸如形变、低频地震波(破裂弹性波)等的短期及临震前兆现象,它比较可靠。但由于许多岩石主破裂前并无明显的临界破裂或预滑动现象,也并非所有岩石都一定出现明显屈服,所以也并非每个地震前都有慢地震,因此,也就不一定都出现低频波动。从而,也并不一定都出现相同的短期、临震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14.
张海明  陈晓非 《地震学报》2003,25(5):465-474
回顾了近4年来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在地震波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 分别简要地讨论了层状均匀介质、横向不均匀介质和多孔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地震面波及波形反演,以及地震勘探、测井问题中的地震波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指出当前地震波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发展高效的数值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开展复杂介质中的地震波激发和传播,以及强地面运动的研究,为精细的地震危险分析与预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水合物似海底反射层的全波形反演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似海底反射层(BSR)研究的全波形反演方法. 这是一种将 水平层状弹性介质的反射共中心点道集转换为截距时间-水平慢度域的反演方法. 反演过程 中采用了全局搜索方法与非线性局部搜索方法. 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根据走时数据应用非 常快速模拟算法求得速度结构的长波长分量. 第二步,利用波形资料用共轭梯度法求得速度 的短波长扰动分量. 这样,最后反演得到的速度结构模型包含了长波长与短波长分量. 反演 中利用了多网格参数化技术. 日本东南海海槽双BSR的速度结构的反演表明,全波形反演是 天然气水合物BSR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前驱地震波的试验研究及波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含预置裂纹的有机玻璃试样在加载实验过程中,大破裂之前出现的长周期、小振幅低频事件,并与大地震前可能出现的同类现象(即前驱地震波)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波形记录和频谱分析得出:前驱地震波是地壳介质的长周期波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前兆特征,具有短临前兆意义。  相似文献   
17.
遗传算法在上地幔速度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算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求解非线性优化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对遗传算法基本原理的介绍,对该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我们采用WKBJ理论地震图作正演,遗传算法作反演,对用体波波形反演上地幔速度结构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WKBJ理论地震图的计算中,通过计算主要射线的平均吸收特征时间,考虑了衰减随距离的变化,通过对不同震源引入不同的虚拟界面,同时对多个地震的波形记录进行反演。探讨了观测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对理论记录的反演表明,用遗传算法研究上地幔速度结构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汛期降水的拓扑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佩玲 《广西气象》1997,18(3):17-18
运用灰色预测方法对汛期总降雨量未来波形变化进行预测,该方法特点是建立多个(10个)含预报量信息的模型,进行的是模型群预测,模拟变化较。。  相似文献   
19.
层析成像中的波形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基础上,用波形记录残差平方并建立目标函数。对目标函数进行梯度优化,我们得出了介质速度的迭代公式。通过计算目标函数梯度我们可以对介质进行速度校正,从而获得反演解。经数值试验证明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电法勘探的发展和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继善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Z1):308-316
电法勘探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后,其方法理论、仪器设备、野外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等方面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本文以方法理论的进展为主线,回顾、展望了目前电法勘探中几个重要而令人关注的研究焦点.这些问题的研究进展将会对21世纪的电法勘探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