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277篇
测绘学   446篇
大气科学   187篇
地球物理   308篇
地质学   602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48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872.
近年来,浚县国土资源局不断调整矿山信访管理新思路,研究解决新对策,注重从源头抓隐患、抓调处,使一起起矿山纠纷得到及时化解.该局自2001年11月成立以来,调处各种矿山纠纷39起,没有一起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非正常上访事件发生,全县矿山信访案件连续五年保持零记录.  相似文献   
873.
基于自主研发的闪电连续干涉仪,对2019年6月11日在中国气象局雷电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广州从化人工引雷试验场成功触发的一次多回击闪电放电全过程进行观测,结合通道底部电流数据和电场变化数据,共同揭示触发闪电全放电过程:连续干涉仪能够定位到最小为8 A的不连续的先驱电流脉冲辐射信号,初始先驱电流脉冲(IPCP)的平均转移电荷量约为先驱电流脉冲(PCP)的2倍;上行正先导连续发展后为初始连续电流(ICC)过程,最初正流光通道以105 m·s-1量级的速度继续发展延伸,之后出现反冲先导放电;在ICC阶段出现的经典M分量,可由向前的106 m·s-1量级速度的正流光(先导)产生,也可由已有通道头部产生的反冲先导产生,且整个M分量过程中,多个反冲先导维持了放电过程的持续;之后的回击间过程以反冲先导为主要放电形式,回击电流脉冲之前存在多次反冲先导过程,但多数未发展到接地通道,只处于企图先导阶段,直至成功的先导回击产生;而前两次回击具有超短的时间间隔,约为4.5 ms,这是由于两次回击前的先导来源于云内不同分支的反冲先导过程。  相似文献   
874.
中国气象局雷电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开展的人工触发闪电试验是研究闪电电磁辐射效应的有效手段,利用架设在试验场地周边的多套磁场天线所获取的高灵敏度磁场数据,针对初始连续电流阶段的中低频磁场特征开展研究。得益于磁场天线带宽的拓展,首次解析出了相对平静期内的磁场脉冲,单个脉冲的平均宽度约为1 μs,平均脉冲间隔约为14 μs,对应了该阶段中上行先导的小尺度击穿发展形式;在近、远距离磁场测量中均观测到了与先导通道头部击穿放电相关的爆发式磁场脉冲,其平均脉冲间隔(约为24.5 μs)明显大于平静期脉冲的统计值,而且在爆发式脉冲期间通道底部电流逐步增大到几十至上百安培,表明此时电场条件更加有利于上行先导的发展;此外,高灵敏磁场天线能够直观地呈现出初始连续电流脉冲(initial continuous current pulse,ICCP)的电荷传输过程,且ICCP期间观测到的规则磁场脉冲的脉冲间隔比其他类型的磁场脉冲小一个量级,可能体现了正极性击穿和负极性击穿的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875.
申瑞波 《北京测绘》2015,(5):119-121
电力地下管线测量工作在城市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地下管线测量的工作经验,总结并整理了电力地下管线测量工作的外业调查流程和内业出图标准,供从事相关工作的测量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76.
王敏  万万  任秀龙  薛向明  朱景良 《物探与化探》2011,35(4):524-525,531
讨论了总量测量的两种测量方法:脉冲计数和Time-to-Count,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并利用这两种测量方法,分别设计了个人剂量仪,通过这两种仪器性能的比较,体现了Time-to-Count测量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877.
针对某核电厂环境放射性本底调查项目,在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基础上,依据相关标准规范,结合调查范围内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形成一套高效、实用的现场工作技术方法,并解决了样品采集、测量参数的设定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为后续同类项目的顺利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78.
林兴超  汪小刚  王玉杰  李旭  韩鑫晔 《岩土力学》2011,32(10):3065-3070
数值流形法是至少包含流形法(NMM)、有限元法(FEM)和非连续变形分析(DDA)的数值方法体系。将数值流形法中物理单元与数学单元完全重合,去掉接触理论,流形元能够回归到有限元,将通过简单的板压缩数值试验验证这一点。在以前的数值流形法法中,质量守恒问题一直被忽视,物理单元的质量会随着单元体积改变,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通过改变计算过程中单元密度实现计算过程中的"质量守恒",完善了现有数值流形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79.
柴达木盆地北缘赛什腾山前带逆掩推覆构造发育,地表条件差,地震勘探困难,为此在该区开展了连续电磁剖面法勘探研究。采用Robust、远参考、静态校正多种预处理方法有效压制了干扰,提高了数据品质。通过综合应用Bostick、CMI和二维连续介质反演方法突出了有效异常,清晰地揭示了赛什腾山前带逆掩推覆构造的发育特征,明确了山前逆掩推覆断裂下盘地层空间展布及该区的盆山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880.
郭荣武  庄年 《海岸工程》2011,30(2):22-29
在对预应力设计基本要求及布束原则、预应力设计的理论依据及预应力筋布置形式分析的基础上,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预应力钢束配置进行了研究,通过已建连续刚构桥得出预应力钢束的用量,并通过有限元程序对所得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得出了一些规律和结论,可以作为同类桥梁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