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127篇
海洋学   45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场地波测量中,由于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准确识别P、S波的初至时刻,致使波结果存在很大的误差。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波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波动信号的小波变换与弹性波群度的关系准确识别弹性波初至时刻。弹性波小波变换的峰值时刻代表着以群度传播的弹性波的初至时刻,使P波、S波的初至时刻的确定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波的结果准确、可靠、稳定。此外,波动信号的小波多尺度分析还可以确定地层中传播的弹性波的频散特性。最后,该方法在场地波测量的实测信号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准确确定P、S波。  相似文献   
22.
23.
24.
金刚石钻头的碎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金刚石钻头碎岩机理。提出岩石受钻头线载荷作用观点,并从碎岩机理出发,依钻头所受的外力、钻头结构及特点、岩石性质,推导出了钻头钻公式。  相似文献   
25.
本文是文[1]的续篇,讨论由波动方程(?)Q/(?)t~2=v~2(x)△Q 反演波v(x)的方法是否近似可用。作者指出,在非均匀介质条件下用此波动方程不能正确描述波的传播特性,因它不能保证弹性力在间断面上连续。以双层介质为例,分别从此方程及原始波动方程出发推导波的反射与透射公式,得到不同的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表达式。二者相差很大,不可能是近似关系,因此从波动方程直接反演波函数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26.
作者详细推导了N个薄层介质组合时所引起的视各向异性介质的弹性参数,扩展了J.E.white先生在《Underground Sound》一书中关于双层介质组合的视各向异性介质的弹性参数应用范围,并计算了2个薄层各向同性的弹性介质组合时视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度随波动传播方向而变化的关系曲线,说明了薄层组合确实可以引起介质的视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27.
应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9408号台风异常路径形成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环境引导流、准均匀流和偶极子流的共同作用对移向突变和移突变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8.
云南地壳和上地幔的岩石学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地表出露变质岩、深部地震测深资料和高温高压岩石波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云南地壳和上地幔岩石组成。结果表明,云南上、中、下地壳分别由绿片岩相(顶部为沉积层)、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变质岩组成或分别由与之相当的花岗岩类、闪长岩类、辉长岩类组成,部分地区地壳底部有镁铁质榴辉岩存在。上地幔由橄榄岩组成,部分地区(兰坪思茅坳陷和滇中坳陷)壳幔过渡带可能由镁铁质榴辉岩和橄榄岩组成。  相似文献   
29.
张毅  陈实 《测绘通报》1999,(9):25-27
地理教学要求教师能够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随时徒手迅地在黑板 出特定的地理区域轮廓略图,为了满足教学内容的严谨性和教学过程的时限性要求,本文引用分解几何图形和形象思维的方法以及拓扑学原理研究,讨论了地理区域轮廓略图的会技术。  相似文献   
30.
含硬包体试样在破裂孕育过程中波速场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彬  胡毅力 《地震研究》1998,21(3):256-260
含硬包体混凝土试样在底面支撑侧面双轴加压至主破裂的情况下波场的变化图象为:加压初期,试样上的纵波平均度在4175~4615m/s之间变化,随着压力升高,出现小于4175m/s的低区,但范围甚小,位置在两个包体之间。随后出现大于4615m/s的高区,范围大致与包体位置一致。随着σ1的增加,低区在逐渐变大,高区逐步减小后又重新变大,高区与低区在平面上相互重叠,在空间上看,高区被低区包围着。临近主破裂时,低区变小并逐步形成条带,高区也变小,主要集中在靠近未来出现破裂的一个包体位置上。最终的破裂面出现在此高区与低条带交界附近,包体也局部破裂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