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127篇
海洋学   45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以中俄、俄日学者合作所得到的地球物理资料为主,结合其它相关地质-地球物理数据,组构了俄罗斯贝加尔湖-日本仙台(BS)4000 km长断面,用于区域性大尺度地研究东北亚洲地壳结构和一系列地质构造问题.研究BS断面地震波结果表明:(1)西伯利亚板块和黑龙江板块地壳结构变化较大,并可分为上、中、下部地壳,欧亚板块东部陆缘带地壳结构较简单,基本两分.贝加尔裂谷带下部地壳厚度比松辽盆地的薄约7 km,而上部地壳则相反,前者的比后者的厚约9 km.两个裂谷带在Moho界面之下的波分布差异也较大.(2)结合前人认识,综合分析认为,贝加尔裂谷带属主动式裂谷,松辽盆地属于混合型裂谷.贝加尔裂谷形成动力主要来自地球构造圈B″层物质上涌所形成的地幔热柱的垂向作用,由BLV带佐证,松辽盆地形成动力主要来自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的中远程效应.(3)日本国所位于的西太平洋岛弧带是多地震带,除了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浅部效应、地壳中断裂与流体的直接作用等因素,本文指出仙台等块的物性条件是岛弧带的主要不稳定因素.同时指出需要关注日本东海岸深约30~40 km的大级次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2.
城市异速标度研究的起源、困境和复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彦光 《地理研究》2013,32(6):1033-1045
系统总结了城市异标度研究的学术源流、量纲困境和现状特征,重点探讨了城市化异标度分析的前景和意义。异标度是城市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之一,该方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生物学和一般系统论。由于量纲难题,城市异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热潮之后趋于冷落;由于分维概念的引入,异标度关系摆脱了量纲困境;由于相关领域的推动,城市异分析方法复兴。异生长和异标度分析在城市形态、城市生态、城市性态、城市动态以及城市体系等诸多领域都有应用。如今,异生长正在与分形和自组织网络理论相互融合,发展成为基于一般标度律的城市过程和格局的集成分析方法。由于城市化与城市形态、城市体系等方面的密切相关,异标度分析极有前景的一个发展方向可能是城市化研究。城市化异分析可望将不同类型的城市异标度研究成果组织成一个完整的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53.
不同酸液条件下叙利亚灰岩溶蚀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翔  蒋建方  吴川  刘光普  李龙  蒋睿 《中国岩溶》2015,34(2):195-200
文章根据SY/T 6526-2002《盐酸与碳酸盐岩动态反应率测定方法》,利用高温高压酸岩反应仪进行了普通盐酸、有机盐酸、胶凝酸、乳化酸和地面交联酸与叙利亚灰岩粉末在两个目的层温度95 ℃和150 ℃下2.0 h的溶蚀实验。结果显示,五种酸液2.0 h的酸溶解率都在90%以上,普通盐酸、有机盐酸的溶蚀能力高于胶凝酸、乳化酸和地面交联酸三种缓酸;95 ℃下乳化酸和地面交联酸溶解慢、溶解率低,而150 ℃下是地面交联酸和胶凝酸;适当条件下,“多相隔离”对H+抑制作用要比高粘度溶液强,而且随着酸液内部高分子之间链接复杂程度的提高,H+被束缚的程度也增大;温度提高增大了酸溶解率,对乳化酸、地面交联酸和胶凝酸影响比较显著,对普通盐酸和有机盐酸不明显。   相似文献   
54.
荒漠生态系统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生态化学计量学重点关注C、N、P元素比例及权衡关系,已成为揭示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及其限制等生态过程的有力工具.植物自身体现出对养分元素的调控能力和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适应性,土壤C∶N∶P可表征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和储量变化,植物-土壤系统中N、P的养分循环关...  相似文献   
55.
隧道开挖时的爆破震动对周边建筑物安全影响很大,但目前对不同爆破参数、周边建筑的距离与爆破开挖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不多,实际工程中也难以把握。以宁夏固原市某水工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对地表关键位置质点爆破振动频率与振动度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1)经测试发现房屋主振频率在10~60Hz间,而一般房屋建筑的频率均小于10Hz,说明此次试验中爆破震动不能与房屋产生共振。(2)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依据爆破震动规范安全振标准进行判别,发现此次试验中土坯房的安全距离为160 m,一般砖房为60 m。研究结果可为隧道爆破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依据,为类似隧道的爆破工程及解决由爆破引起的纠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6.
袁家湾滑坡受人类活动控制和影响非常典型,在新构造活动以及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较强烈的影响下,发育于结构松散破碎、表层风化严重的砂砾岩夹泥岩的顺倾岩层中,本文以滑坡的工程地质分析为主,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了边坡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下和人类活动改造过程中的重复性、继承性、相似性和增大性的滑动特征,以及在人类改造形式下的独立性和多样性的破坏形式,揭示该滑坡伴随着人类的切坡开挖破坏逐渐加深加大,逐步向自然状态协调发展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7.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大部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大量剩余油滞留于地下,开展精细油藏描述意义深远。目前主要的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有地层细分对比技术、微构造研究技术、细分沉积微相技术、层次界面和流动单元研究技术以及储集层地质建模技术等。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四维地震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加强储集层物性和流体性质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建立储集层地质知识库和原型模型是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8.
目前在坝基检测应用中的物探方法有单孔声波法、跨孔声波法和地震波法等。实际工作中,地震波法主要是对坝基整体岩性是否完整及岩溶裂隙的分布做出评价,声波法主要是确定岩溶裂隙等地质缺陷问题的深度分布,单孔声波和跨孔声波结合起来则可以更好的确定整个岩体地质缺陷问题的分布情况。这两种方法若能合理组合,可以相互佐证,提高坝基检测的准确性。通过综合的物探方法在银盘江水电站实施,此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检测效果,给施工单位提供了有效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59.
地层自然倾斜、钻具组合、钻井参数是影响钻井井斜方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根据地层层面空间网格数据,建立了地层倾角、倾向的计算方法,并针对典型防斜打直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力学分析。应用结果表明,井眼实钻轨迹与设计轨迹基本相同,形成了利用地层自然倾斜规律,在钻井自然中靶的同时,释放钻压提高钻的防斜打直优快钻井技术,对于高陡构造油气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单孔波测试的传统做法是在地面激振,在孔中接收,但该方法测试深度受限,测试精度较低,且对于海上钻孔来说,根本无法实现激振,故对于海洋工程钻孔的波测试,则需要新技术来实现横波波的获取。笔者介绍的悬挂式波测井法将震源和检波器同时放入井孔中,摆脱了笨重的地面敲击震源,实现了波测井设备的轻便化,由相距1 m的两个检波器接收S波的传播信号,为一发双收装置,利用传感器接收到震源传来的S波信号到达时间(初至)差,来确定钻孔所在处地层波的一种新技术。该方法在南堡油田平台场址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120 m深的钻孔进行了横波测井,取得了良好的测试成果,为该工程项目提供了准确的剪切波,为划分该场址的场地土类别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