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5篇
  免费   1084篇
  国内免费   2006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434篇
地质学   5786篇
海洋学   339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245篇
自然地理   171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244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254篇
  1996年   278篇
  1995年   238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3篇
  1954年   2篇
  1947年   3篇
  1946年   5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初论陆内造山带的造山模式──以四川龙门山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四川龙门山造山带是陆内造山带的一个典型实例。陆内造山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化历史。前寒武纪时期的环境是属于古板块俯冲、碰撞的历史。具活动性大陆边缘性质,岩浆变质作用强烈,构造混杂明显。古生代以来转入地台环境,形成台相沉积。中生代早期转入陆内造山阶段。由早期的褶皱造山进而转化为推覆造山。两类不同性质的造山运动伴随了两类不同性质的前陆沉积盆地的形成和两类不同性质的沉积体系的形成。最终的区域构造特征不同程度地保留了陆内造山各阶段的地质记录,而以最后一次的推覆造山作用的影响最深刻。陆内造山的动力机制是与区域性的板块构造活动的大环境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2.
秦岭造山带新生代构造隆升与区域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据沉积,构造、地貌并结合地球物理资料综合研究认为,秦岭造山带新生代构造隆升是在中生代白垩纪晚期构造隆升基础上,于晚第三纪中新世迅速隆升,而早更新世早期则是新构造活动最强烈时期。秦岭造山带的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方式主要有地垒式、掀斜式、振荡式和翘板式4种。诱发这一地区新构造抬升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学机制是华北地块自北而南,扬子地块自南而北相向向秦岭造山带之下陆内俯冲和秦岭地块深部软流圈抬升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73.
北祁连造山带东段白银地区的构造单元划分及韧性变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北祁连造山带东段的白银地区可划分出四个构造单元(B1、B2、B3和B4):B1属于中宫变质地块,B2为古祁洋在俯冲过程中形成的增生杂岩,B3属于加里东期的古火山岛弧B4为弧后残余海盆。本区存在两期韧性变形,和线期韧性变形以形成近垂直于造山带的NE-SW向拉伸线理为特征,剪切标志显示其主要为一系列从N-S的逆冲叠覆构造2,与古祁连洋向北的俯冲作用有关,第二期韧性变形形成四条韧性平移剪切带(SZ1、S  相似文献   
174.
月山地区铜成矿作用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周涛发  岳节仓 《矿床地质》1996,15(4):341-350
月山地区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铜矿床氢、氧、硫、铅、和硅笔同位素组成及演化的特征显示,区内具工业价值铜矿的成矿物质主要由闪长质岩浆经熔-流分离作用提供,主要成 在放阶段的成矿热液以岩浆水为主,地矿中晚期大气降水混入量逐渐增多,三叠系和部分前三叠系提供了部分硫源和少量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75.
据产出在闽北中生代陆相长英质火山质中受陷爆碎屑岩控制,以铀、银、钼共生为特征的570矿床流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570矿床成矿温度为150-180℃,成矿流体以富含HCO3、F、SO4^2-、K、Na等组分为特征,铀主要以UO2(CO3)2^2-,UO2(UO3)3^4-、UO2F4^2-、UO2F3形式运移,成矿富集作用与两种不同成因水溶液(火山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有关。对火山岩、基底  相似文献   
176.
广东陆丰黄铁矿床铁帽型金矿物质组成和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丰铁帽型金矿是原生含金黄铁矿矿床长期表生地质作用的产物。通过矿相鉴定、化学分析、化学物相分析、谱学特征研究、差热分析、电子显微镜及电子探针等手段,查明了褐铁矿铁帽系黄铁矿氧化物,其主要矿物为针铁矿,金矿物为自然,主要呈细粒和微粒状产出。  相似文献   
177.
大陆层控构造论盆-山系与造山带成因及演化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构造以受中地壳塑性层控制的盆-山系和冲叠造山带厚皮构造为主要构造类型,而与中生代以来才出现的受软流层控制的大洋岩石圈板块构造截然不同。由上地壳正断层上盘断陷盆地和下盘断隆山所组成的盆-山系,与地球自转速度逐渐变慢派生不同性质水平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有关。当地球自转速度突然变化时,将派生强烈的侧压力,使升降幅度较大、具有侧向应变空间的断陷盆地与断隆山之间的上地壳发生冲叠运动,盆-山系由此演变成冲叠造山带。后者对前者存在着严格的继承关系,服从于“升降-冲叠律”。中生代以来的盆-山系和冲叠造山带有的是板块活动产物  相似文献   
178.
板内造陆变形以平行不整合为标志,它是一个容易失稳的界面,后期构造变动中常常转化成拆离面。中浅构造层次形成脆性拆离断层(拆离带);中深构造层次则形成韧性剪切断层(韧性剪切带)。板内造陆变形及其后期演化改善了储集岩性能,影响了油气运移和聚集。后期转化还可以使油气重新运移,也可形成新的油气圈闭,同时深刻影响油气演化,有利于再次生油气。  相似文献   
179.
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天”“合”构造格局及加里东运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综述了近年在古生物对比、古地磁对比、火山岩岩石建造、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早古生代秦岭造山带的历史是岩石圈 经历小“开”小“合”的历史。“开”阶段的古地理格局是多岛小海盆,“合”的最终表现是出现加里东运动。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