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2篇
  免费   2904篇
  国内免费   2118篇
测绘学   2039篇
大气科学   2441篇
地球物理   5479篇
地质学   5396篇
海洋学   1073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1039篇
自然地理   388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446篇
  2022年   436篇
  2021年   565篇
  2020年   450篇
  2019年   588篇
  2018年   428篇
  2017年   440篇
  2016年   437篇
  2015年   562篇
  2014年   850篇
  2013年   743篇
  2012年   815篇
  2011年   787篇
  2010年   690篇
  2009年   705篇
  2008年   653篇
  2007年   636篇
  2006年   577篇
  2005年   589篇
  2004年   539篇
  2003年   498篇
  2002年   442篇
  2001年   534篇
  2000年   502篇
  1999年   449篇
  1998年   451篇
  1997年   374篇
  1996年   414篇
  1995年   330篇
  1994年   318篇
  1993年   289篇
  1992年   270篇
  1991年   262篇
  1990年   246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火山地区二维自然电位异常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线性反演理论与正则化法相结合,提出一个火山地区二维自然电位(SP)异常反演方法.地下岩浆活动(对流体)是引起自电异常的极化源,反演的目的是计算地下视极化强度分布和极化源中心位置.可以通过用已知的各种资料改变地下极化源区域(简称源区)的方式来进行多次反演,以便获得一个比较合理的地下视极化强度分布模型.最后,分别给出意大利和墨西哥的两个火山地区的自然电位异常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92.
云南普洱地区6级以上地震前的Y值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忠  宋治平 《地震研究》1996,19(4):352-356
本利用加卸载响应比方法研究了云南省普洱地区ML6.0级以上地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随时间的变化,计算了这个地区近期的加卸载响应比,结果显示,普洱地区6级以上地震前Y值出现明显异常,近期的Y值显异常,表明该地区或在以其为中心方圆100-200公里的区域内在1995年或稍长时间内发生6.0级以上的地震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993.
苍山5.2级地震前地震波速比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苍山5.2级地震前,鲁南地区地震波速比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5.2级地震前,该区波速比的时、空分布都出现了较明显的低值异常。时间分布的异常形态为下降—低值—恢复—发震。空间分布则为近似圆形的低值异常区。异常区外围地区显示地震平静。苍山5.2级地震前,我们曾根据该区的波速比异常变化,对鲁南地区提出了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994.
对云龙台的水管倾斜仪观测数据进行了倾斜固体潮的潮汐分析,发现EW和NS两个分量的振幅因子异常变化与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由于潮汐分析方法本身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故振幅因子误差小、精度高;又因为对潮汐谐波波群的选择,避免了以太阳日为基础的周期性干扰,M2、O1波振幅因子的地震异常识别则简易可行,并且可信度高。云龙台的固体潮观测具有较强的地震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995.
对重力测量纬度改正概念的修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推导了“匀质椭球”表面重力和表面法向重力的封闭公式,基于1980大地参考系统,计算出“匀质椭球”表面重力与“水准椭球”表面重力的差别,并研究了这种差别的数理结构,在此基础上,对重力测量纬度改正的概念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996.
神户地震前的地下水氡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7.
赵国泽  汤吉 《地震地质》1996,18(1):66-74
介绍了阻抗张量分解技术及其在阳高 ̄容城剖面的大地电磁资料解释中的应用,在某些测点局部电流畸变的影响较严重,用张量分解技术对资料分析后表明,沿剖面的区域异常总体上具有二维性质,分解技术处理后的视电阻率和相位资料与地质构造有较好的对应性,事实表明,阻抗张量分解技术是对电磁资料进行分析解释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98.
用山西地电台网的资料,从震前变化的一些现象入手,找到识别和消除非地震异常及背景影响的方法,对地电阻率背景变化场作了初步的物理解释,并将此方法用于1991年震情分析中,取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多种描述复杂现象的非线性方法处理了多台多项多年的前兆观测资料,通过“场”、“源”特征差异性的对比求得地震危险地点是一个能量“振荡”型积累的地区,具体表现为它是在前兆异常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从属度最高、自相似性变化最大、前兆分维数下降最多的地区,而且还是在地震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熵值相对较低的地区。研究结果还表明,震中位置的不确定性随着发震时刻的逼近而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   
1000.
对首都圈流动重力观测成果进行非潮汐信息的提取,得到了首都圈地区1984—1993年期间的重力动态变化图像,认为重力变化与区域构造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以大于2倍均方差作为异常判断标准,统计了北京小网的段差重力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对于测网内发生的4级左右的地震,有异常出现的段差数占总数的16.9%,对于距测网100km以内发生的5级以上的地震有异常出现的段差数占总数的37.5%。西北部测环的段差异常出现率比南部和东北部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