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9篇
  免费   905篇
  国内免费   407篇
测绘学   843篇
大气科学   231篇
地球物理   1285篇
地质学   1341篇
海洋学   358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421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3篇
  1954年   9篇
  1949年   2篇
  194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瓦南基性-超基性岩型钒钛磁铁矿具有高磁高密低阻特性,具备开展物探勘查的前提。在地面磁测圈定的磁异常部位开展了重力、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综合剖面勘查,结合成矿规律研究成果进行了联合解译,推断了深部隐伏矿体的位置。在综合物探异常部位钻探发现了厚度40m以上的钒钛磁铁矿体,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52.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过程中,利用重力资料推断地质构造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按推断不同的地质内容,举例说明重力推断依据和结果。从小比例尺到大比例尺重力资料,逐一说明重力资料解释的步骤,并对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中的重力推断解释流程做了简要的归纳总结,可对今后的重力资料解释工作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53.
根据奇异值分解原理,分析其在位场去噪中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判断有效阶次k的方法。对多边形厚板模型的重力异常进行奇异值分解去噪和小波去噪效果的对比,证明了奇异值分解去噪的有效性和优势。将其应用于实测重力数据的处理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理论模型和实测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去噪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随机噪声,提高数据处理和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954.
异重流沉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相关文献调研基础上,综述了异重流沉积研究现状,并结合中生代湖相异重岩研究实例,建立了“沟道-舌状体-朵状体”异重流沉积模式。异重流(hyperpycnal flow)是一种由洪水期河口直接注入、因密度大于汇水盆地水体密度而沿水体底部分层流动的持续型浊流。它呈牛顿流变性质、紊乱流动状态、湍流支撑机制,具有更高的发生频率和稳定的沉积物供给。异重流主要受地形、气候、密度差等因素控制,海洋和湖泊均有发生;水体密度小、近物源、地形高差大、中-小河流发育、构造活动强烈的陆相淡水湖泊更利于异重流的产生,但陆相湖盆异重流沉积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异重流自近端向远端总体呈稀释趋势,依次对应于特定的沉积构造及序列;由异重流形成的沉积岩被称作异重岩(hyperpycnite),以发育由洪水增强-减弱所产生的逆粒序-正粒序组合、层内微侵蚀面、富含陆源有机质区别于其他浊积岩。深入研究异重流沉积,不仅有益于完善重力流沉积理论、分析沉积环境,而且有利于指导深水非常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55.
为提高卫星测高反演重力场中央区效应的计算精度,以逆Vening-Meinesz公式为例,推导了包含4个网格的矩形中央区效应计算模型;基于"非奇异变换"思想,推导了中央区垂线偏差展开为泰勒级数式和二次多项式的非奇异变换法计算模型一和模型二。结果表明:矩形中央区积分法得到了与非奇异变换法模型一完全相同的中央区效应计算模型。设计了基于EGM2008模型数据的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公式计算的重力异常中央区效应与将中央区视为圆域的传统方法算得的结果差值最大能够达到数个毫伽;与形式更为复杂的非奇异变换法算得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在中央区效应计算中,使用矩形域中央区模型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56.
由于不同部门的船载重力测量规范不统一,导致不同部门不同航次之间获取的船载重力测量数据可能存在比较明显的系统性偏差。提出了基于参考场进行多航次船载重力测量系统偏差调整方法,即以某参考场(如DTU10GRA数值模型)为背景,基于平差思想,将航次实测数据与参考场数据之间差异的统计平均值作为观测量,进行系统偏差计算、分析、检验及调整。实验结果表明,依据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多航次船载重力测量数据基准的不协调性。  相似文献   
957.
卫星重力梯度数据重力异常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翰  周强波 《测绘科学》2016,41(11):17-24
针对GOCE卫星确定的地球重力场模型精度的不确定性,对比分析GOCE位模型与多个不同重力场模型确定的重力异常,并将其分别与船测重力数据、南极航空重力数据、北极重力数据以及美国和中国台湾地面重力数据比较研究。结果表明:GOCE位模型的内符合精度最高,与地面重力观测数据符合最优;与船测以及航空重力测量符合相对较差、精度较低。研究表明,在一定精度前提下,GOCE卫星确定的重力数据可用于无人区,从而提高重力观测数据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958.
GPS速度测量在航空重力测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飞机平稳飞行的状态,建立了严密的状态方程,利用常加速度模型的速度预测值,构建了观测值验前残差检验量Q,并给出其误差源:观测误差与速度预测误差,根据检验量Q的统计特性结合IGGⅢ抗差方案,对含粗差的观测值作降权处理。采用静态数据分析观测误差的统计特性,并给出其模型参数,同时分析了理想运动状态下的速度预测精度以及数据采样率与新方法粗差探测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静态和动态算例表明,新方法能有效探测出小于1周的粗差。  相似文献   
959.
利用分形随机算法建立平地、丘陵和山地3种精细地形仿真场景,将DEM逐级重采样为不同网格间距,分析不同DEM网格间距对3种地形的重力近区地形改正误差影响。发现随着DEM网格间距的增加,近区地形改正误差随之增大。对于平地,使用1∶10 000的DEM,网格间距为5m仍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对于丘陵地,使用1∶5 000的DEM,网格间距为2.5m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对于山地,使用1∶1 000的DEM,网格间距1m能够满足规范要求。通过消费级无人机获取丘陵地精细地形,验证地形仿真的结论,同时说明消费级无人机能够应用于重力近区地形改正。  相似文献   
960.
本文以1985年夏季中法SCO—PSU联合黄河口调查第二航次所取的渤海莱州湾水深大于10米区域的悬浮体资料,研究了莱州湾内悬浮体的分布和运移规律,并讨论了它们与诸如黄河径流、潮流、环流、风和浪等动力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