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3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测绘学   707篇
大气科学   101篇
地球物理   598篇
地质学   330篇
海洋学   166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223篇
自然地理   18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论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理论框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海地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取得竞争优势,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准确把握其构成因素和特征是沿海地区提升其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12.
研究海床土吸力对深海钢悬链线立管(SCR)与Spar平台整体波浪响应的影响。分别采用大挠度曲线梁模型、弹性地基梁模型模拟SCR的悬垂段和流线段,考虑SCR与Spar的动力耦合效应,提出整体分析法,并基于锚链/SCR分析程序Ca-ble3D开发V-Cable3D。考虑海床土吸力影响,时域动力响应分析获得一海况下SCR顶点和触地点的位移、张力、弯矩和应力时程。比较分析表明:SCR顶点和触地点附近分别存在波浪响应过程中的张力最大值和弯矩最大值,吸力对这两个特征量以及立管应力状态影响较大。提出的整体分析法为SCR波浪响应分析方法提供了新思路,对SCR与海床的相互作用分析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3.
于蓉 《地理教学》2019,(12):4-8
本文通过实施江苏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建构了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测评框架,并探索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提炼及水平划定的方法。同时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对核心素养测评的实施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积极开发指向核心素养的测评工具以及形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评价反馈系统。  相似文献   
114.
随着化肥、农膜等在农业生产中的过量投入,耕地面源污染的程度随之加重。文章选取塔里木河流域上游和田地区为研究区域,依据P-S-R框架理论,构建和田地区耕地面源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加入土壤理化数据,使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和田地区1980 年及2016 年耕地面源污染状况进行生态风险评价,运用耕地生态风险模型、生态风险转移矩阵、Arcgis分析和田地区耕地面源污染时空分异状况。研究结论如下:和田地区1980 年耕地生态风险等级均为II级或III级,呈“中间高,两侧低”分布;2016 年耕地生态风险等级上升至IV级或V级,呈“倒W型”分布,各县耕地面源污染程度较1980 年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其中墨玉县和于田县在2016 年耕地生态风险等级达到最高的V级,而民丰县因自身生态环境的强脆弱性,同样需要提高关注。根据面源污染“从源头治理”的原则,应切实推进和田地区耕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增强技术指导,开展试点工作,改善和田地区耕地面源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115.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技术设计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行维护是一项超大型地理信息工程。为了切实做好统筹规划、统一设计、规范建设、分步实施,国家测绘局组织开展了总体技术设计研究,制订了技术设计指南。本文介绍了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架构。  相似文献   
116.
Mountain areas are often rich in ecological diversity and recreational opportunities. Mountain tourism is thought to be an effective and important means for maintaining and expanding rural economies and, thus, improving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rural societies. As mountain tourism service research is a professional field with several disciplines involved, a multi-disciplinary management pIatform is needed and it facilitates participation in sustainable mountain development by diverse stakeholders. With 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Yangtze and the Yellow River 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n adaptation management of mountain tourism services according to technical, policy, social and economic dimensions. The framework is based on a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mountain ecosystems, and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ervice in other mountain areas.  相似文献   
117.
梓童 《国土资源》2009,(12):58-59
"哥本哈根会议在经历了曲折后,以大会决定的形式发表<哥本哈根协议>.该文件坚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双轨制,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周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透明度等问题上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8.
实时操作系统的关键技术在于系统如何调度应用程序。由于多类型的实时任务并存于一个系统,单一的调度算法无法满足这一需要,于是提出了集成调度的两级方案。介绍了这一方案的设计思想及可行性,并根据这一方案,提出了一个设计框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9.
地理信息服务概述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地理信息服务由于其提供的是空间型信息这一特点,已成为信息服务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综合论述地理信息服务的文章或论著并不多见,文中归纳总结了地理信息服务研究的总体框架,包括技术体系、信息框架、服务模式、应用分析及产业分析,并对各部分进行了简要的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20.
自然资源大数据及其处理技术应用能够为自然资源研究与管理,特别是揭示自然资源系统要素、结构与关联研究提供基础支撑,为资源科学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术。本文试图厘清自然资源大数据的概念、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自然资源大数据对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自然资源大数据建设既是自然资源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自然资源产业及整个社会经济效率、完善自然资源治理结构和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手段。本文在地球系统科学体系下,构建了自然资源大数据应用研究的知识框架,基于“一图一网一平台”结构,提出建立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大数据库和“生产-生活-生态”应用框架,探讨建立基于自然资源数据收集、处理与应用的结构体系,并以此技术框架分析了自然资源大数据应用研究的学科前沿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