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634篇
地质学   106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异型柱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充分考虑钢筋混凝土异型柱框架结构受力特点的基础上,从结构布置、内力组合与调整、轴压比限值和其他构造措施等方面,针对抗震计算和概念设计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得出注重抗震计算分析、加强抗震概念设计等结论,分析过程和有关结论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14根钢筋混凝土矩形梁进行抗剪加固试验,研究在受剪区粘贴高强复合纤维的加固效果和设计方法。主要分析了纤维粘贴量、包裹方法和剪跨比等因素对钢筋混凝土加固梁受剪性能的影响和作用。对试验梁进行了全过程分析,并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抗剪加固设计中复合纤维设计应变的合理取值和计算公式,阐述了具体加固设计模型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框架结构损伤诊断方法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本文提出了基于“能量—损伤”原理,综合利用小波包分析和神经网络的框架结构损伤诊断方法。在结构损伤诊断中,时域信号经小波分析后其缺损特征会更加明显,把分布在不同频带的结点能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能够很好地反映结构缺损特征。以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提出的基准结构为例,阐述了结构损伤的发生、位置和程度诊断过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简略地介绍了拟构建的新一代江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实时决策指挥系统框架结构.该系统集成度和自动化程度高,特别突出人影作业的实时性和实用性,可提高作业安全和效率;信息采集、分发、综合分析和直观显示快速便捷,易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5.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检测与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混凝土强检测中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比较,评细地探讨了回弹法强度检测的步骤和技术要求,另外本文还介绍了混凝土结构的各种加固方法,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绍了采用控制爆破拆除大跨度工业厂房的施工方法,主要论述了在要求振动较小情况下,怎样控制爆破参数。  相似文献   
17.
18.
钢筋混凝土井管作为一种常用的农用机井管材,尽管其具有诸多突出优点,但由于不是弹性材料,施工中稍有不慎,成井事故就时有发生。究竟如何预防质量事故发生,结合我们在井管生产及机井施工中的体会,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1 钢筋混凝土井管的特点 与钢管、铸铁管相比,三者做为井管使用,其整体及密封性能没有明显区别,但由于三者材质不同,  相似文献   
19.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受力是复杂的,在地震情况下,它已成为框架最易受损的部分。本文结合工程实践,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的规定,就节点区受弯、受压、受剪的不同状态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提高框架节点的延性,增强框架整体的抗震性能,以满足工程抗震设防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钢筋混凝土柱承式贮仓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