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7篇
  免费   588篇
  国内免费   986篇
测绘学   691篇
大气科学   146篇
地球物理   285篇
地质学   2689篇
海洋学   359篇
天文学   171篇
综合类   308篇
自然地理   19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3年   2篇
  1924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ERDAS软件建立影像信息管理系统的方法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2.
在1.0GPa,室温-1200℃条件下,测量了新疆库地地区斜长角闪岩的纵波速度(Vp)和品质因子(Q值),得出在1.0GPa恒压下,Vp和Q值随温度和深度的变化关系。结果显示,Vp和Q值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观察实验样品并结合Vp和Q值与熔体含量的关系,发现部分熔融是影响Vp和Q值变化的主要因素。依据实验结果,并结合区域上压力梯度和温度梯度资料计算了Vp和Q值随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Vp和Q值先随深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大,在32km左右开始突然减小,表明开始出现低速层。结合温度和熔体含量的关系得出,低速层的出现可能是部分熔融的结果。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的地震测深以及地震反演的结果也显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地壳内部32—44km的范围内存在低速层,同时高温高压的实验结果与阿拉木图地区的Vp值相当一致,可以推测塔里木西南缘下地壳的岩石成分中含有斜长角闪岩。  相似文献   
83.
岩溶地区长桩存在着遇洞率的问题。为了研究岩溶地区桩的受力特点,采用有限元法模拟岩溶地区桩基的工作方式,分析了岩层厚度对桩的影响以及桩的受力状态,并研究了去桩的可能性。计算结果表明:岩层厚度对桩的影响较大,岩层的位置对桩的应力不产生影响,仅对桩的位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4.
根据生产实际,通过对地名库数据的分析和DLG生产对地名库数据的要求分析,在对ARCINFO软件的开发基础上,提出了快速有效实现地名库数据导入DLG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
基础地理信息先建库后出图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先出图后建库”和“建库与出图同步”两种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一种“先建库后出图”的基础地理信息建库与出图的技术路线,讨论其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6.
VLBI观测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电离层是大气层中的一个电离区域,高度范围大约在60-1000km。电磁波信号穿越电离层时其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传播路径也会略微发生弯曲,从而使信号的传播时间乘以在真空中的光速不等于信号源至测站的几何距离。对VLBI观测来讲,电离层引起的差异可达近百米百米。文中从电磁波的传播原理出发,讨论了信号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变化引起的VLBI观测延迟;对目前采用的各种电离层延迟模型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指出单频率VLBI观测应顾及高阶项和路径弯曲的影响或使用区域性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  相似文献   
87.
分析了数据输入对GIS应用的影响,介绍了一种基于Microstation的图形属性一体化建库系统的功能、系统数据模型以及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实例的计算和分析,论述了用GPS商用软件可处理上百公里的基线数据,其精度满足仪器标称精度的要求。并论述了在短、中、长基线采用精密星历和广播星历进行数据处理的精度差别;对GPS数据处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9.
论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共建与共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地理信息利用的现状揭示和前景展望,分析了地理数据库共建与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实施数据库共建与共享的具体方案,并对其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0.
以北祁连造山带东段老虎山石英闪长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锆石U-Pb年龄及全岩元素与Sr-Nd同位素组成的系统 测定,据此探讨了岩石的成因及其对北祁连构造演化的启示。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石英闪长岩体的形成 年龄为440 Ma。岩石具有亚碱、准铝以及贫钙、镁、铁的特征,碱铝指数(AKI值) 均低于0.85,铝饱和指数(A/NKC 值) 多小于1.0,属钙碱性I型花岗岩类岩石。在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上,岩石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Cs、 Th和U),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和Ta),显示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体具有相对均一的Sr-Nd同位素组成,初始Sr同 位素值为0.7058~0.7071,εNd(t)值为-1.06~-0.31。综合分析表明,老虎山石英闪长岩应起源于玄武质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 融,并在成岩过程中有少量幔源物质的混入。对区内火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产出背景的全面分析,表明受北祁连洋俯 冲及随后岛弧与祁连—柴达木陆块碰撞拼贴影响,弧后盆地的北向俯冲消减作用可能是诱发民乐窑沟和老虎山弧岩浆岩以 及导致毛藏寺—老虎山花岗岩带内埃达克质岩石侵位的基本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