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6篇
天文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钱德勒摆动椭率及长轴方向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布锡 《天文学报》1999,40(2):139-141
证明地球的三轴性对钱德勒摆动椭率的影响只有1.8E5,,可以被忽略.假定极潮为平衡潮,求出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将使钱德勒摆动有0.013的椭率,主轴方向大约指向东经6°.采用傅里叶反卷积方法对SPACE92和BIH的极移资料进行分析,求出逐年的长期极移、周年极移和钱德勒摆动的参数,然后将钱德勒摆动归算到同一历元,证明钱德摆动椭率约为0.011,长轴方向约为东经9°,与理论结果十分符合.  相似文献   
12.
邓家桥水库为一石砌内拱滚水坝小水库。坝高13米,回水1.5公里,库容35万立方米。1979年该水库竣工蓄水,次年6月库满发电,7月31日第一次库满漫过坝顶,8月1日发生1.9(M_L)级地震。震中区烈度Ⅳ度,有感面积11平方公里,等震线长轴呈北东向(刘忠书等,1981,地壳形变与地震,2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我国大陆地区大地震的广义前震空间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历史大地震的空区作了圈定和研究。根据28个历史大地震空区的统计,提出求空区震级和发震时间的经验关系式。最后圈定6个空区作为此方法预报地震的讨论和检验  相似文献   
14.
安徽历史地震等震线长轴方位分布及地震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统计了安徽地区历史地震等震线长轴方位分布,主要有北东、北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4组,它们与震中区及其附近的新生代活动断裂的走向有较好的一致性,大致反映了安徽各地的发震构造及破裂方位。其中北东、北西向断裂活动时间最新,多与地震活动相关,而北东向活动断裂是研究地区主要的地震构造。从构造地貌、断裂活动、遥感解译活动线性构造和中强地震活动的相互印证关系来看,大别山北麓、皖东北地区是安徽现代构造和中强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其中,皖东北地区未来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华北地震区九次7.0级以上大地震前中、小地震的平面分布,发现较多的大地震具有填空性.对大地震前的空区参数与大地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在地理实体中,有很多是椭圆或圆形的,大部分实体的中心无法到达或无法判定,必须对椭圆形实体边界进行测量,然后确定椭圆的中心位置(椭圆的定位)、长轴和短轴长度(椭圆形状)及长轴方向(椭圆的定向)。当测量其5个边界点,可惟一解出定位和定向参数,超过5个测点时,就产生平差问题。本文推导出一套椭圆定位和定向的直接计算公式,并提出平差模型,通过实例论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