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284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645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31.
西准噶尔包古图地区广泛发育富镁闪长质岩墙.对这些岩墙进行角闪石Ar-Ar和锆石U-Pb定年分别获得(313.1±3.5)Ma和(316.3±3.8) Ma的年龄,显示其主要形成于晚石炭世.闪长质岩墙以富Si(SiO2=56.8 %~62.9%)、Mg(MgO=2.39%~4.04%、Mg#=54-62)、Cr(Cr=30×10-6~80×10-6)、Ni(Ni=20×10-6~62×10-6)为特征,具有弱的Eu负异常和高Sr/Y比值(36~44),强烈亏损HREE (Yb=1.32×10-6~1.54×10-6、Y=13.1×10-6~15.5×10-6),富集LILE (K、Sr、Ba),亏损HFSE(Nb、Ta、Ti).这些特点显示,这些闪长质岩墙可能是由俯冲的板片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反应而成,与洋脊俯冲有关.而闪长质岩墙的形成过程也有利于铜金矿床的形成,显示该区有良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32.
龙桥铁矿床是安徽省庐枞矿集区中大型铁矿床。矿床主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三叠系东马鞍山组泥灰岩、角砾状灰岩、白云岩、泥质粉砂岩和石英砂岩中,前人研究认为矿区内正长岩侵入体与成矿关系密切。随着龙桥矿床的生产勘探,在矿区0线井下巷道开拓发现了辉长闪长岩侵入体。辉长闪长岩岩体呈岩株状产出,被正长岩体穿切破坏,靠近矿体部位发育透辉石矽卡岩化蚀变。辉长闪长岩主要造岩矿物为辉石和斜长石,角闪石较少,根据矿物组合将其定名为辉长闪长岩。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初步认为,辉长闪长岩与可能与铁成矿作用关系密切,而正长岩为成矿期后破矿岩体,研究结果为龙桥铁矿床的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3.
差应力与岩石熔融性状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不同应力状态下岩石应变与岩石熔融作用的关系,利用英国Instron公司生产的电液伺服实验系统,配以围压和加温系统设计了动、静态不同条件下细粒闪长岩的对比熔融实验,力图找到差应力与岩石熔融程度及其熔体成分的关系。通过岩石动、静态熔融实验结果的对比得出:差应力的存在能够导致细粒闪长岩的熔融,随着差应力(应变速率)的增加,熔体的量增加,熔体成分向富Si、Al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34.
通过比较花岗闪长岩和大理岩在低载阶段声发射信号特点以及Kaiser效应记忆先前应力、应变的能力,证明了Kaiser效应的机理在于对先前损伤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5.
136.
刘俨然  王锟 《地质论评》1946,11(Z3):407-408
金岭镇之闪长岩体介于奥陶纪石灰岩间,呈岩盘状产出,前人多认为花岗闪长岩,但经著者之研究,得下述之结果,(一)其岩质因部位而不同,岩盘之边缘及上部为正长岩质,中腹部为二长岩质,下部及中央部为石英闪长岩质,即由岩盘之  相似文献   
137.
石柱子花岗闪长岩体形成于晚侏罗-早白垩世,岩石属钙碱系列,形成于造山带或岛弧构造环境。岩体的副矿物组合及矿物组合标型研究表明,锆石-磷灰石-锐钛矿(金红石).锆石-锐钛矿(金红石).锆石-磷灰石-榍石-金红石(锐钛矿)等3种副矿物组合类型;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重晶石,黄铁矿-黄铜矿,黄铜矿-方铅矿-重晶石,黄铁矿-黄铜矿-重晶石,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黄铁矿-白钨矿,黄铁矿-重晶石等7种矿石矿物组合类型,可作为本区寻找斑岩铜矿的矿物组合标志。  相似文献   
138.
本文通过对广西大宁花岗闪长岩体及其中的暗色微粒包体的岩石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Rb—Sr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初始比值等研究,认为该岩体中的暗色微粒包体属于幔源物质,同时提出了包体与主体花岗岩成因的上地幔—地壳相互作用模式,强调了花岗岩浆形成过程中系统的开放性及上地幔基性岩浆参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9.
含金云母和透辉石的纯橄岩呈浑圆状包体产于角闪闪长岩中。岩石组构、矿物成分和痕量元素等特征表明包体为上地幔成因,并且为地幔橄榄岩高度部分熔融的残留体。包体和寄主岩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岩浆源区为富集型地幔,部分熔融之前曾发育有不相容元素的富集作用——地幔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