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1篇
  免费   1098篇
  国内免费   1262篇
测绘学   1724篇
大气科学   1221篇
地球物理   720篇
地质学   2788篇
海洋学   881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687篇
自然地理   1267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334篇
  2022年   454篇
  2021年   382篇
  2020年   288篇
  2019年   342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371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334篇
  2002年   328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在对河南油田双河矿区油田污水进行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污水中Fe^2 ,S^2-,溶解氧(DO)及污水的pH值对有机交联体系聚丙烯酰胺(HPAM)-酚醛胶态分散凝胶(CDG)成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2 ,S^2-,DO及污水的pH值对HPAM-酚醛体系的成胶性能都有影响当ρ(Fe^2 )=1.6mg/L,ρ(S^2-)=0.1mg/L,ρ(DO)=1.6mg/L,HPAM-酚醛体系就不能成胶;随着污水pH值的增大,CDG强度变弱。  相似文献   
172.
东海陆缘(闽北段)晚第四纪沉积的硅藻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东海陆缘 (闽北段 )晚第四纪沉积 4口钻井岩心进行系统的硅藻分析研究,获得丰富的硅藻化石,共发现硅藻 117种和变种,分属于 33个属。根据剖面硅藻组合特征变化,结合最优分割法和对应序分法的计算机运算结果,可以详细划分为 12个硅藻带,自下而上为 :1.Cascinodiscusargus-Cos.wittiomus-Cyclotellastriata硅藻带,2.Cos.blandus-Cyclotellastriata硅藻带,3.Cos.excentricus-Trbliepteychuscocconiformis硅藻带,4.Gomphonema-Cos.blandus-Actnolychusralfsii硅藻带,5.Cos.-Cyclotellastriata-Actinocyclusralfsii硅藻带,6.Cos.-Actinolychusralfsii硅藻带,7.贫乏硅藻带,8.Cos.lineatus-Cos.rothii-Actinolyclusralfsii硅藻带,9.Gomphonema-Cyclotellastriata-Cocconeisplacentulavareuglypta硅藻带,10.Cos.rothii-Cyclotellastriata-Actinolychusralfsi,11.Cymbel laaffinis-Cyclotellastriata-Gomphonema硅藻带,12.Coscinodiscuswittinus-Cyclotellastriata-Epithemiahynd manii硅藻带,建立了该区晚第四纪硅藻组合序列,并探讨其相应的古环境演变。  相似文献   
173.
中生代羌塘前陆盆地充填序列及演化过程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李勇  王成善  伊海生 《地层学杂志》2002,26(1):62-67,79
中生代羌塘前陆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巨型造山带内 ,夹于金沙江缝合带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间 ,是一个与两侧缝合带逆冲作用相关的沉积盆地 ,由羌北盆地 (对应于金沙江缝合带 )、羌南盆地 (对应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和中央隆起带构成 ,其中中央隆起是北部前陆盆地和南部前陆盆地共有的前陆隆起 ,显示为对称型复合前陆盆地 ;该盆地形成于晚三叠世 ,并持续发育至早白垩世 ,盆地中充填了巨厚的同构造期的复理石和磨拉石 ,具有总体向上变粗变浅的充填序列 ,以不整合面可将其划分为 5个由顶底不整合面限制的构造层序 ,其中晚三叠世诺利期构造层序对应于金沙江缝合带主碰撞期 ,晚三叠世瑞替期构造层序对应于金沙江缝合带碰撞闭合后冲断抬升 ,早侏罗世构造层序对应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初始逆冲推覆 ,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层序对应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主碰撞期 ,中白垩世构造层序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碰撞闭合后冲断抬升与金沙江缝合带冲断抬升的产物 ,为中生代羌塘盆地关闭后的磨拉石建造  相似文献   
174.
湘东北中生代基性岩脉岩石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湘东北中生代发育以辉绿岩类和煌斑岩类为代表的基性岩脉,属陆内拉斑玄武岩系,部分煌斑岩属于碱性系列。岩石富集LREE,δEu负异常不明显,其形成主要受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制约。煌斑岩类微量元素总体上具有洋岛玄武岩(OIB)岩浆源区特征,富集Nd、P、Cs而K、Rb、Sr、U、Th等富集程度不明显,Ta、Nb略有富集。辉绿岩类表现出Ta、Nb、Ti亏损,但LILE并不富集,反映地壳混染程度的增强。基性岩脉形成于陆内拉张带的构造环境,岩浆活动未受到中生代大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基性岩脉在时、空及物质组成上与湘东南玄武质岩石基本一致,属于整个湘东南岩石圈拉张-减薄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5.
中国区域成矿研究的若干问题及其与陆-陆碰撞的关系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陈衍景 《地学前缘》2002,9(4):319-328
在中国区域成矿作用研究中 ,遇到诸多重大问题 ,如 :(1)中国东部属于环太平洋地区之一 ,但为什么热液矿床大规模成矿时代不同于环太平洋的新生代 ,而爆发于中生代的燕山期 ?(2 )中国陆区经历了 >3.0Ga的演化 ,为什么大规模成矿作用在东部地区爆发于燕山期 ,西南特提斯成矿域爆发于新生代 ,而西北中亚成矿域爆发于海西期晚期 ?(3)国外不少著名成矿省位于太古宙克拉通内部 ,为什么中国的有色贵金属等热液矿床却集中分布于显生宙造山带内部或其边缘 ?(4)按照绿岩带金矿成矿理论 ,绿岩带型金矿化伴随或尾随于克拉通化 ,形成在太古宙 ,为什么中国绿岩带型金矿却形成在克拉通化后的 2 0多亿年以后的中生代 ?(5 )世界范围内 ,海相油田的重要性远大于陆相 ,为什么中国情况恰相反 ,陆相油田远比海相油藏重要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彼此相关 ,代表了中国区域成矿的特色 ,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陆区不同构造单元经历了晚古生代以来的强烈碰撞事件 ,因此加强研究碰撞造山体制的成岩、成矿、成藏和流体作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176.
应用CP网络进行岩性识别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通过测井解决岩性识别问题,引入了具有分类准确、算法简练等优点的CP(Counter-Propagation)网络。在详细介绍CP网络的网络模型和算法的基础上,结合某油田的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了CP网络识别研究。应用结果表明:CP网络训练周期短、识别准确率高、不存在收敛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得出结论:CP网络完全可以用于解决岩性识别等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7.
柴达木北缘中生代盆地的成因类型及构造沉积演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部一个大型中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其剖面结构、构造样式、沉积特征、基底沉降、古地温等表明中生代盆地的性质应为挤压环境下经过多次幕式逆冲形成的、也祁连造山带有关的叠置前陆盆地,经历了早株罗世的破裂前陆盆地和中株罗世之后的类前陆盆地的演化过程。柴达缘中生代沉积充填由构造层序I(早株罗世)、构造层序Ⅱ(中侏罗世)和构造层序Ⅲ(晚侏罗世)三个完整的构造层序构成,由粗到细多个沉积旋回代表了逆冲加载过程中由活动期到平静期的转化过程。随着逆冲活动的加强和频率加快,构造层序Ⅳ(白垩纪)只经历逆冲活动期,是不完整的构造层序,发育补偿和过补偿沉积,盆地逐渐萎缩。  相似文献   
178.
MAPGIS管网开发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曾文  张德津 《地球科学》2002,27(3):250-254
设计了一个通用的管线信息系统开发平台。该开发平台构筑于大型GIS基础软件MAPGIS之上,具有完备的数据模型,强大的数据包容能力。采用多层次体系结构,包含网络数据管理与网络分析、管网工作区管理、专业管网工作区管理、管网工程管理、管网实用服务工具包、管网管理类库和控件库等多个模块。该开发平台同时支持API和组件接口,二次开发便利灵活,可以较好地满足管网应用系统的。在该平台基础上已开发出多个成功的管网信息系统,证明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9.
成矿系统与矿化网络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成矿系统研究体现了系统观和历史观的结合,是现代矿床学的一个发展趋势,本文简要总结了成矿系统及演化论的几个要点,即(1)按构造动力体制划分成矿系统大类;(2)我因耦合,临界转换的成矿作用机理;(3)矿床系列和异常系列构成的矿化网络;(4)矿床形成-变化-保存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矿化网络是在一个成矿系统中形成的诸类矿床和相关异常的时空分布和结构,它是成矿系统的具体内容的表达。对成矿系统的深入研究应从矿化网络入手,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类矿床的发育程度;(3)各类矿床的空间关系;(3)各类矿床的时间关系;(4)各类矿床的成因联系;(5)各类矿床被改造的情况。这些都是矿床学和找矿预测研究的基础内容。  相似文献   
180.
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坳陷白垩系层序地层与体系域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结合露头和钻井资料对库车坳陷白垩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共分出1个一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8个三级层序,对其体系域的构成及其纵、横向变化特征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沉积物主要来自北部的天山造山带;盆地及其充填层序的南北不对称性,反映了白垩纪库车坳陷的性质具有前陆盆地的特征。在苏善组的2个层位发现了厚度达10-20m的暗色泥岩,反映本区白垩纪的干热型气候曾间歇性出现过短暂的潮湿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