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0篇
  免费   846篇
  国内免费   668篇
测绘学   117篇
大气科学   268篇
地球物理   1784篇
地质学   1219篇
海洋学   496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83篇
自然地理   344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71.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奥陶系发育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深水陆棚-盆地两大类沉积体系和局限台地、开阔台地、陆棚和盆地等4种相类型。通过露头剖面的详细观察,在该区识别出局部暴露不整合和淹没不整合两类层序界面,以此为依据将该区奥陶系划分为9个三级层序。通过对层序格架内碳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分析表明,不同层序界面及层序内不同体系域的δ13C和元素地球化学组成有明显的差异,并呈现出有规律性变化,反映出该区奥陶纪发生了多次海平面升降变化。研究表明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作为层序地层学研究的辅助标志。  相似文献   
972.
TEM中心回线中—远带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中心回线观测已进入全域时段,然而有关中—远带响应特征的文章极为少见,致使用户困惑,比如晚延时响应值大于早延时响应值(ε-上凸)、在同一测点2种仪器系统观测结果相差太大等。对此笔者做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中—远带响应特征基本为4种,ε-上凸只是其中之一,导致所测响应出现差别的主要原因是接收线圈延时。因此,若工作于中—远带,必须确切测定线圈延时,合理选择发射回线边长。  相似文献   
973.
对极低频电磁波技术的理论进行讨论,首先根据研究对象和问题建立地质模型和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电磁场理论选择了相适宜的计算方法,推导出水平长直导线接地源电离层、空气层和层状大地相互耦合频域电磁场响应的一般表达式。这些表达式将电磁响应和电离层的电导率等参数有机联系在一起,为极低频电磁波技术的正演计算以及极低频电磁波技术在资源探测应用中的可行性分析奠定基础。对理论地电模型的计算表明,由于电离层的存在使得电磁波在地面与电离层之间来回多次反射,从而改变了电磁响应曲线的形态。  相似文献   
974.
地质灾害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土地损毁及水土流失.笔者选取地质灾害频发区(四川绵竹)在汶川地震期间及震后恢复有代表性的时间段,进行土地利用响应机制研究.结合GIS、RS技术与地理统计方法探究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从宏观和微观2个尺度探索地质灾害引发的土地利用结构、幅度、速度、程度、地震烈度、水土流失及土地敏感性的时空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975.
鬃变电磁场信号在地下的扩散及地面上的时域响应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瞬变电磁测深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电磁勘探方法,是实现精确勘探的一个突破点,本文应用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分析了瞬变场在二维地电模型情况下低阻体对“烟圈”的吸收现象、瞬变场的滞后现象,对进一步的时频分析和高维反演提供了正演基础。  相似文献   
976.
不同规模山谷冰川及其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天山伊犁河流域为背景,通过冰川动力模型模拟,研究了统计意义上不同规模冰川及其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规模冰川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冰川径流变化与气候的变化亦不一致.在气温变暖、冰川退缩的过程中,冰川径流有一个增大的过程,冰川径流的峰值大小和出现时间取决于冰川大小和升温速率.根据径流峰值出现时间与升温过程的一致与否,提出冰川径流增大的临界升温速度概念.  相似文献   
977.
琼中台地磁加卸载响应比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尹祥础和尹灿1991年提出了测震学的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宋治平等(1996)将其理论用在地震活动性预测地震中,取得了良好结果。同时,在中国的地形变,地倾斜,地下水位和重力等参量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内验效果。曾小苹等1996年提出将磁扰过程作为地磁场对太阳风的加卸载响应,分析研究了地磁扰动场的扰日变化Ds(Z)的响应比值P(Z)的变化,发现P(Z)的高值与北京台550km范围内MS≥5.5主震有较好的对应。为探讨研究北部湾1994年12月31日MS6.0地震及1995年1月10日的MS6.1地震,分析了琼中台1994年6月至1999年7月期间地磁场垂直分量的资料,发现1994年…  相似文献   
978.
四川地磁异常与1998年宁蒗地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8年底至1999年初相继在川滇交界的盐源、宁蒗间发生了5.3、5.2、6.2、5.0级共4次中强地震。地震前四川省境内的部分地磁台的磁偏角、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和地磁低点位移都出现了异常。本文还原震磁异常的出现、预测进行了反思与总结。  相似文献   
979.
研究了应用主动锚索控制装置控制相邻建筑地震响应的有效性。首先,建立了主动锚索-相邻建筑系统的运动方程;然后应用广义振型分析方法,寻求了主动锚索联结的相邻建筑的力学特性,特别是振型阻尼比;最后,在频率域内应用广义振型分析与虚拟激励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主动锚索控制装置联结相邻建筑的随机地震响应的分析方法。应用本文建立的公式,我们编制了计算机程序,进行了广泛的参数研究,以评价控制装置的有效性,并确定最优传感器类型及控制装置参数。研究表明,如果应用速度传感器,并能适当地选择主动锚索控制器的参数,则可以显著地提高系统的振型阻尼比,减小两个结构的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980.
定向裂缝对地震波速度和振幅影响的比较—实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利用垂直定向裂缝模型和MTS岩石物性测试系统,测试了不同材料和不同状态裂缝模型的地震特征响应。对特征响应进行分析和比较后发现,虽然波的传播速度,振幅,吸收衰减,主频均可用来检测裂缝的特征参数,但是裂缝变化对振幅的影响大于对速度的影响。因此,利用地震波的振幅、衰减等属性参数检测裂缝特征比利用速度参数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