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9篇
  免费   1690篇
  国内免费   596篇
测绘学   231篇
大气科学   687篇
地球物理   4720篇
地质学   1004篇
海洋学   522篇
天文学   273篇
综合类   287篇
自然地理   10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228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86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3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6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弹性波的三维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弹性波瞬态传播问题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方法及当前存在的实际困难.针对要求计算机内存大和计算时间长的问题,采取了改进措施.由于采用了集中质量矩阵和修正的中心差分时间积分显格式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使计算机内存和计算时间大为减少;由于采用结点定位法,最适合用于目前发展的并行计算机系统,可使计算速度大大增快;还采用了有效激发震源法,有效激发区是随时间步进的增加而逐步增大,这不仅能节省计算时间,而且使波场的传播过程一目了然,本文计算了由两种介质组成的三维楔形问题,得到若干典型剖面的瞬时波场图及随时间变化的合成地震图.  相似文献   
72.
常见的几种地震子波有:零相位子波、最小相位子波、最大相位子波和混合相位子波。以不同类型的信号为激发子波,对不同地层模型合成地震道。仅用原始合成地震道记录的振幅谱来恢复原始记录,讨论不同方法下,由于激发子波的不同,对比分析原始记录与恢复记录的差异,及其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73.
极谱测氟法在天然水和化妆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蓉 《云南地质》2005,24(3):317-320
本文提出使用Zr4 ———钍试剂极谱法测定氟,具有灵敏、准确、快捷等特点。  相似文献   
74.
青藏高原中部的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分析了1933~2003年间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发生的745个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研究了高原地壳构造运动及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大量正断层型地震集中发生在青藏高原中部海拔4000m以上的地区,其中许多地震是纯正断层型地震。震源机制结果显示,该区正断层型地震的断层走向多为南北方向,断层位错矢量的水平分量均位于近东西方向,这表明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存在着近东西方向的扩张构造运动。地震震源应力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原中部高海拔地区,E-W向或WNW-ESE向的水平扩张作用控制着该区的地壳应力场。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近东西方向的扩张构造运动是该区引张应力场的作用结果,其动力学原因可能与持续隆升的高原自重增大引起的重力崩塌及其周边区域构造应力状况有关。而青藏高原周缘地区,除了东部边缘外,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前沿以及青藏高原的北部、西部边缘所发生的绝大部分地震都是逆断层型或走滑逆断层型地震。在青藏高原周缘地区,北东或者北北东方向水平挤压的构造应力场为优势应力场。在中国西部的大范围内,主压应力P轴水平分量位于NE-SW方向,形成了一个广域的NE-SW方向的挤压应力场。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应力场特征表明,印度板块的北上运动以及它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所形成的挤压应力场是高原强烈隆起的直接原因。在青藏高原中南部形成了近东西向引张应力场为主的区域,并以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部分释放其应力积累。研究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引张应力场和近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的特征,对于认识青藏高原强烈隆起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与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5.
北京晴天紫外波段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太阳一大气紫外光谱辐射计(SAUVS),测量到达北京地表的太阳直接和散射紫外光谱辐射,给出反演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一种方法。结果表明:在紫外波段,大气气溶胶的光学厚度随波长的增加而单调减小,用指数函数可以很好地拟合反演结果。统计得到了3个水平能见度状况下拟合函数的系数值,与全球气溶胶监测网络(AERONET)北京站的资料对比,表明反演结果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76.
两种不同雨滴谱分布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拟合实际观测的雨滴谱资料,采用不同阶数矩确定谱分布函数的谱参数。由此确定的M P分布函数和Γ分布函数在计算不同阶数矩对应的物理参量时存在差别,矩的阶数越高,差别越大。当粒子直径满足一定条件时,矩计算的积分截断效应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77.
大气边界层湍流温度序列的信息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大气边界层内近地面的大气湍流温度时间序列,运用功率谱分析、信息熵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大气边界层内近地面的大气湍流特点,并对稳定层和不稳定层的大气湍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信息熵和功率谱指数是区别稳定层结和不稳定层结大气边界层湍流特征的指标,对造成两者之间的差别做出了对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78.
本对斜交型扰动不稳定谱点的分布做了理论分析,得到了该谱点分布的半圆定理一该谱点分布在复一面上以原点为圆心以R0为半径的上半平面上,同时还对该不稳定增长率的上界作了估计。发现水平永度越小,模式顶越高则该估计值越大;垂直风切变的增大和纬度的增高对该增长率的增大有正贡献;当层结稳定度减小时,最大增长率随相对最大增长率得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79.
应用滨州 71 4SDN天气雷达观测资料 ,分析了大范围稳定降水天气中锋面、风的垂直切变、辐合辐散等在多普勒径向速度图上的表现特征。表明 :通过多普勒径向速度资料可以了解天气系统的风场信息 ,对天气系统的发展变化有较好的指示性  相似文献   
80.
在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紫外观测技术标准"的支持下,经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光学处的科技人员合作,开发研制了标准太阳紫外光谱辐射计,现已完成整机加工、调试和测试工作.该仪器由辐射接收器(采用积分球和余弦修正石英半球配合的接收方式)、光栅单色仪和探测器(包括波长扫描驱动机构、探测器和放大器等)、计算机及其控制软件以及校准系统等部分组成(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