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91.
孙浩畅  朱侃 《地理教学》2021,(4):F0002-F0002,F0003
青海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有230多个湖泊,包括50多个咸水湖,总面积约7136平方公里。2020年10月中旬,笔者有幸参加西北野外实习,来到大美青海,探寻咸水湖的奥秘,进一步加深对西北地理环境的认识。大柴旦翡翠湖——观柴旦翠湖,领纯净之美大柴旦翡翠湖有着“人间仙境”的美誉,柴旦在蒙古语中的意思就是盐湖。  相似文献   
292.
青海湖盆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是研究环境变化重要的场所。本研究在青海湖湖东沙地获取两个剖面,采用AMS14C测年,结合岩性、粒径组分和常量元素氧化物及其比值等多指标分析方法,重建了湖东沙地8.4 ka BP以来的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除少量沉积物处于中等化学风化阶段外,大部分沉积物处于物理风化和初级化学风化阶段,说明自8.4 ka BP以来研究区气候环境总体上相对寒冷干燥。在千年尺度上,研究区不同时间段的气候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8.4—4.2 ka BP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其中,8.4—6.2 ka BP河湖相和风成相沉积互层,表明存在明显的百年尺度气候波动;6.2—4.2 ka BP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较强,表明季风降水较多,径流较强,发育了较为稳定的湖泊沉积环境。4.2 ka BP以来湖泊消失,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减弱,沉积物从砾石转变为砂质黄土,显示气候较为冷干且波动较大。对比分析表明,中晚全新世以来青海湖湖东沙地的气候变化特征与东亚季风边缘区其他区域基本一致,并主导了区域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93.
建立了包含青海湖水下地形的流域DEM(LBD);利用LBD和各时期水位数据,计算湖泊面积和水量;利用LBD和遥感影像,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最终实现一万多年来湖面时空变化的动态模拟。结果表明,青海湖东西两岸的退缩幅度明显大于南北两岸,水位降低对于青海湖湖岸形态有很大的影响;利用恢复水下地形来进行水量计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94.
青海湖滨土地沙漠化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正毅  李晓英  肖建华 《中国沙漠》2015,35(6):1429-1437
在自然因素和不合理人为活动的影响下,青海湖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正面临土地沙漠化、湿地萎缩、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分析了青海湖滨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青海湖滨广泛分布的古风沙沉积物是现代沙漠化的沙物质来源,现代流动沙丘的粒度特征与古风成沙丘粒度极为相似,两者的继承与改造关系极为明显。草皮层及其下的粉沙土层是古沙丘的保护层。保护层的机械破坏,使下伏松散的古风沙沉积物暴露,是形成沙漠化的关键一步。随后在风蚀、雨水冲刷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松散的古风沙沉积物被侵蚀,引起草皮层坍塌,导致古沙丘活化,风沙活动加剧,形成风沙沉积。流水侵蚀和地层沉陷是导致草皮层机械破坏的主要因素。青海湖水位下降,河流沉积,风沙入湖,都可使沙地面积增加,但仅限于湖边局部地方。  相似文献   
295.
Global warming has led to significant vegetation changes in recent years.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limatic variations(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n vegetation changes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acclimation to climatic change. In this paper, we focused on the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methods and spatial analysis techniques in GIS to study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vegetation dynamics and to explore the vegetation change mechanism.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EVI and climate factors at different time scales were calculated for each pixel including monthly, seasonal and annual scales respectively in Qinghai Lake Basin from the year of 2001 to 2012. The primary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to reveal when, where and why the vegetation change so as to support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errestrial response to global change as well as the useful information and techniques for wise regional ecosystem management practices.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1) Overall vegetation EVI in the region increased 6% during recent 12 years. The EVI value in growing seasons(i.e. spring and summer) exhibited very significant improving trend, accounted for 12.8% and 9.3% respectively. The spatial pattern of EVI showed obvious spatial heterogeneity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hydrothermal condition. In general,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improved in most parts of the area since nearly 78% pixel of the whole basin showed increasing trend, while degraded slightly in a small part of the area only.(2) The EVI chang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verag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Generally speaking, in Qinghai Lake Basin, precipitation was the dominant driving factor for vegetation growth; however, at different time scale its weight to vegetation has differences.(3) Based on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autumn precipitation has a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the next spring EVI values in the whole region. This findings explore the autumn precipitation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相似文献   
296.
鱼耳石是硬骨鱼类内耳中的生物碳酸盐矿物,其组成可以记录鱼体生活水体的物理和化学状况.以青海湖鸟岛附近发现的青海湖裸鲤鱼骨及耳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古代和现代耳石微化学组成的对比分析,结合裸鲤鱼骨及耳石AMS-14C定年、产出层位和周边地形,认为这些裸鲤是小冰期时青海湖高湖面退却形成的残余湖内生长的.通过保存的青海湖裸鲤鱼骨和耳石的AMS-14C定年,确定这些裸鲤生活的时代距今300~680年左右,即我国历史上的明朝时期.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青海湖裸鲤古代微耳石的矿物是纯文石,这与现代微耳石一致,说明埋藏后微耳石的矿物类型没有发生变化,可用于对比分析.微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古代微耳石的Mg/Ca比值((70.12±18.50)×10-5)和δ18O值(1.76‰±1.03‰)均明显高于现代微耳石(Mg/Ca平均值为(3.11±0.41)×10-5,δ18O平均值为-4.82‰±0.96‰).这反映了明朝时青海湖裸鲤生活的水体具有比现代青海湖高得多的Mg/Ca和δ18O值,这是与大湖隔离后强烈蒸发浓缩的结果,类似于现代的尕海等.根据裸鲤鱼骨产出的层位和海拔高度,推断明朝时期青海湖的湖面海拔至少达到3202 m,经计算当时的湖面面积至少为4480 km2,比现在大5%左右.  相似文献   
297.
青海湖流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与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态补偿是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中的一种创新途径.以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区域, 以碳蓄积量作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目标, 结合人文调查数据和自然模拟结果, 分别采用福利成本法和最小数据方法对研究区生态补偿中的空间选择和补偿标准确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环青海湖四个县的生态补偿效率成本比分别是海晏县0.5353、 刚察县0.5398、 天峻县0.5549、 共和县0.4353.在生态补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 生态补偿的优先顺序依次是天峻、 刚察、 海晏, 最后是共和.若海晏县全部低盖度草地退牧则需付费328.5元·hm-2·a-1, 可年新增碳固定量1.7×107 kg; 若刚察县全部低盖度草地退牧则需付费250.5元·hm-2·a-1, 可年新增碳固定量5.25×107kg; 若天峻县全部低盖度草地退牧则需付费181.5元·hm-2·a-1, 可年新增碳固定量18.52×107kg; 若共和县全部低盖度草地退牧则需付费478.5元·hm-2·a-1, 可年新增碳固定量2.86×107kg.  相似文献   
298.
青海湖北土壤水分分布与土壤干层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海湖北沙柳河镇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研究了该区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干层恢复等问题。结果表明:青海湖北沙柳河镇土壤含水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在年降水量略多于400 mm的条件下, 多数土壤干层中的水分得到了恢复, 干层消失, 少数土壤还有干层存在。在2009 年降水增多, 到2011 年土壤水分恢复深度达到了1.3 m, 2011 年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2009 年。在年降水量为410 mm左右的条件下, 土壤干层恢复到1.3 m深度需要的时间为2 年左右。该区土壤水分运移缓慢, 干层恢复比黄土高原缓慢, 恢复的深度较小, 这主要是该区土壤冻结期较长等决定的。土壤干层中水分的恢复表明, 该区2009年以来草原土壤水分输出量略小于输入量。  相似文献   
299.
利用青海高原1958—2005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了青海高原、青海湖周边的降水、气温序列,应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其年代际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青海湖周边1958年以来年度和四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秋、冬两季和20世纪90年代升温比较明显。降水量除秋季呈减少趋势外,年度和其他季节均呈增加的趋势。60—90年代青海湖周边除70年代冬季、80年代秋季、90年代夏季气候类型与青海高原不一致外,其他年代和季节气候类型均与青海高原完全一致,该区域年代际气候的振动主要是由青海高原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300.
对大型湖泊盆地沉积物粒度组成进行研究,有助于解读全球致密油气和页岩油气勘探开发与其记录的古气候信息。 文章对青海湖沉积物粒度时空分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采集覆盖大部分湖区的27根近现代沉积岩芯,并对湖心的三根 典型沉积岩芯进行了137Cs测定获取沉积岩芯的年龄;基于磁化率地层年龄模式,建立了整个湖区沉积岩芯的年代框架。粒 度分析结果显示,青海湖岩芯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呈多峰,以细颗粒沉积为主,其中粉砂含量60%~70%,粘粒组分为10%~ 35%,砂粒组分低于20%。青海湖沉积物的粒度变化在空间上相对较复杂,中值粒径呈现明显的砂岛附近、西部和西南湖 区高,其他湖区低的特征。在时间上,大体上自1960年到2017年呈现变粗的趋势,砂粒组分增多,粘粒组分减少。这些粒 度的时空变化可能是受风砂活动、流域土壤侵蚀、河流径流变化、湖平面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