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100篇
地质学   8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为使青藏高原1∶20万区域化探工作采取正确的方法技术,中国地质调查局自1999年开始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物探所及有关省区地调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先后以"关于新疆西昆仑区域化探招标项目有关野外采样粒级问题的通知"(2000年5月8日)、"关于西藏中西部区域化探野外采样方法问题的函"(2001年5月9日)和"关于青海省高寒湖沼景观区域化探有关野外采样粒级问题的通知"(2002年5月22日)等文件方式形成规范性要求发给有关省区,对区域化探采样粒度、采样密度及采样部位等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03.
分析湖泊源区生态地质环境对湖泊变化的影响,建立湖泊变化、源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与生态地质环境演变的关系,提出"湖泊、NDVI遥感动态监测的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方法("L-N").基于20世纪90年代初(TM)至2000年初(ETM)的湖泊遥感调查数据,结合相应NOAA/AVHRR NDVI数据,利用L-N方法完成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总体呈恶化趋势,高原北部的边缘地带、长江情系上游、特别是柴达木盆地较为明显,雅鲁藏布江流域、高原东南部情况较好;L-N方法有助于提高遥感环境监测效率,湖泊、NDVI遥感监测具有重要的生态地质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04.
青藏高原感热气泵影响亚洲夏季风的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回顾了二十年来关于青藏高原感热驱动气泵(TP-SHAP)及其影响亚洲夏季风的研究进展,并从能量(θ)、位涡—加热(PV–Q)、和角动量守恒(AMC)的不同角度阐述其影响机制。指出高原斜坡上的表面感热加热改变了移向高原的大气质块的能量从而出现垂直抽吸的重要性。强调了高原加热产生的位涡强迫在近地层制造了强度大范围广的、环绕高原的气旋式环流,把丰沛的水汽从海洋输运到大陆,为季风对流降水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证明高原加热还通过改变其上空的温、压场的结构从而制造出高原上空近对流层顶的绝对涡度和位涡的最小值,在角动量平衡约束下,在亚洲季风区激发出与Hadley环流反向的季风经圈环流,从而为季风发生发展提供了大范围上升运动的背景。文中还对近年来有关青藏高原影响亚洲夏季风机制的讨论进行概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5.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羌塘盆地,是中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同属于特提斯构造域,其中生代巨厚的海相沉积地层和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是油气生成和聚集的较好区域。近年来在羌塘盆地多处发现的油苗和沥青点就是最好的佐证。早白垩世海陆过渡相地层雪山组代表了羌塘盆地海相环境的结束,笔者在羌塘双湖托纳木地区实测了雪山组地层剖面,并在雪山组地层中发现大量硅化木和炭质泥岩层,对分析早白垩世时期的沉积环境提供了较好的依据。雪山组地层在羌塘盆地的展布范围及沉积环境,对指导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6.
为查明青藏工程走廊热融湖塘水理化特性及其理化特性与湖塘分布之间的关系,选取青藏工程走廊楚玛尔河至风火山段为研究区域,沿青藏公路从北向南依次选取19个热融湖塘进行水深、面积等几何特征调研并取水样,进行阴阳离子等理化参数测定。分析了热融湖塘水的理化特性,并结合调研资料探讨了热融湖塘理化特性与区域环境及湖塘分布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3个研究亚区湖的水理化特性有较大差别,楚玛尔河高平原从北向南湖水矿化度逐渐升高,水质由淡水向咸水再到强咸水过渡,主要与该区域"碟"状湖的分布特征和寒旱多风及蒸发量大有关;可可西里山区和北麓河盆地的湖水矿化度较低,水质以弱咸水或淡水为主。这两个亚区湖较深,地形以丘陵盆地为主,降低了湖面的蒸发量。  相似文献   
107.
利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1970—2019年8月全国地震目录,在分析青藏块体最小完备震级的基础上,应用PI算法,选取空间网格尺度0.2°×0.2°,截止震级为ML3.0,目标震级≥MS6.0,预测时间窗设定为10 a、5 a、3 a不同时间尺度进行回溯性研究,并对预测结果进行ROC检验。结果表明,预测时间窗内的强震基本发生在PI算法所得异常区域附近,且预测结果明显优于随机概率法;PI算法对青藏块体中长时间尺度的强震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而且将预测时间窗设定为3 a时,预测效能较好。此外,定性分析了活动块体边界带“目标”地震与地震热点丛集间的关系,发现青藏块体MS≥6.0地震与活动块体边界带地震热点间的对应关系较好。在实际应用中,将PI算法计算结果与活动块体边界带结合起来考虑强震相对危险区域时,该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8.
陈玲 《地理教学》2014,(17):33-35
正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着重点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产生正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态度呢?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本质是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就是能够看到所学习的内容和自己之间的关系,看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意味着为所学习的内容赋予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安排了区域地理"青藏地区"的学习。在这一章中有两节内容,分别  相似文献   
109.
张玉强 《地理教学》2014,(11):25-29
正一、教学思路本节课采取模拟旅游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视频,沿成都→雅安→康定→巴塘→昌都→林芝→拉萨一线,重走茶马古道,感受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整个旅游过程以"高寒"为核心展开,又以"高寒"为核心结束,让学生主动参与旅游过程,积极进入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10.
<正>2008年青藏专项实施以来,在国土资源部党组,青海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国土资源厅围绕"三年取得新进展新成果,五年实现重大突破,八年形成勘查开发新格局"的目标,以找矿突破为核心,积极探索地质找矿新机制,加强全省地质工作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