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7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测绘学   618篇
大气科学   236篇
地球物理   121篇
地质学   471篇
海洋学   189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687篇
自然地理   3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针对高分影像建筑物提取存在错分和漏分等问题,常见的单幅影像矩形轮廓优化由于投影差、树木和阴影遮挡等问题边缘准确度不够,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时相建筑物轮廓优化方法。首先,将两期高分影像进行匹配等预处理,利用基于偏移阴影分类验证提取建筑物初始结果。然后,分别获得两期影像中各建筑物轮廓的最小面积外接矩形,并对同名建筑物的最小面积外接矩形的各对应角点进行匹配。最后,通过对比两期影像的对应最小面积外接矩形的对应边上建筑物像素点的数量,选择像素点数量多的边作为适宜边进行平移以获得最优边,四条边都是最优边后进行直线正交得到最终符合建筑物原始形态的轮廓。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相比传统方法和其他轮廓优化方法在精确度和完整度上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992.
本文通过对北太平洋亚热带海域(18°~30°N,140°E~140°W)30a风应力场(τx,τy)、风应力涡度场(curlzτ)及44a500hPa面上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AI)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了上述诸要素的年内、年际和年代际的变化特征,并讨论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如上述诸要素的年际变化与ENSO的关系,τx、τy、curlzτ的年变化、趋势变化与AI的年变化趋势变化间的关系等。其中,亚热带的风应力场和风应力涡度场主要受副热带高压的制约;τx、τy、curlzτ和AI年变化、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均较显著。1977年发生的跃变与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跃变期相一致。在ENSO期间,τx、τy、curlzτ和AI均伴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加强而增强,这可能与ENSO期间哈德莱环流的加强有关。  相似文献   
993.
黄河清水沟流路河口三角洲增长面积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历年卫片解译和海区实测水深资料,结合利津站水沙系列,建立了河口三角洲面积增长与水沙关系的模拟模型,经过效果检验,选择出理想的预测模型,然后,根据未来河口地区水沙变化特点,预测了河口三角洲面积的增长。  相似文献   
994.
1935年.我国名的地理学家和人口学家胡焕庸教授根据1933年全国各省、县的人口资料.写成(中国人口之分布)一.创制了全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并首先提出爱珲—腾冲这一人口地理界线,后被人称为“胡焕庸线”或“胡氏线”。该线以东的中国东部.当时面积约占全国的36%,人口占全国96%;该线以西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64%,而人口仅占4%。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我国东南部的台湾省被日本帝国主义霸占.而西北部的外蒙古尚未独立.全国人口为45800万人。  相似文献   
995.
澳门位于我国珠江三角洲.面积21.45平方千米.人口43.01万(1998年).长期以来一直受葡萄牙管治。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澳门本地资源匮乏.工业发展先天条件不利.但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澳门充分发挥其历史、地缘等优势,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尽管近年来由于受社会治安、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影响,澳门经济处于疲软状态,但其经济发展仍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基于505 景 Landsat 卫星影像,通过自动化冰湖边界提取与人工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 2000 和 2020年中国境内冰湖的分布与变化,并结合 1990 年冰湖编目数据,分析中国冰湖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19902020 年中国冰湖面积增加(180.1±0.1) km2,增加了 17.9%。 其中,冰川补给湖面积扩张最显著,为 22.9%,而非冰川补给湖的面积仅扩张 4.9%。 1990 2020 年冰湖面积在较高海拔带呈现增长快速的趋势,其中,在海拔 5500 m 以上冰湖面积扩张最大,达 30.5%。 在区域尺度,非冰川补给湖的变化主要受降水量和蒸发量变化的影响,其中蒸发量变化对非冰川补给湖更为显著;气温升高与冰川普遍退缩则是导致冰川补给湖普遍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李祖忠  张旭东  江聪  杜涛  曾凌 《湖泊科学》2023,35(5):1822-1831
三峡水库蓄水引起库区水位抬升,水面面积显著增加,对区域水文循环过程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揭示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水面面积及蒸发损失变化规律,选取三峡库区坝前至寸滩区间作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影像数据提取1982—2021年水面面积,分区建立水位与面积关系曲线,进而推求库区逐日水面面积。在估计三峡库区水面面积的基础上,结合站点潜在蒸发资料推求水面蒸发损失量。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三峡水库全面运行后,坝前至寸滩库区平均水面面积由蓄水前的372.96km2,增加到761.31km2,较蓄水前增加了1.04倍。同时,三峡水库的蓄泄调节改变了库区河段原有的水文节律,使得库区水面面积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较蓄水前发生了显著变化。蓄水后,冬季水面面积最大,平均为843.81km2,较蓄水前增加了1.89倍;秋季、春季次之,水面面积分别为818.73和735.28km2,较蓄水前分别增加了97.17%和1.28倍;夏季水面面积最小,为653.03km2,较蓄水前仅增加了39.06%。水库全面运行后,...  相似文献   
998.
北半球绕极涡的变异及其与我国气候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顾思南  杨修群 《气象科学》2006,26(2):135-142
本文利用近50 a大气再分析资料和中国站点观测资料,通过定义绕极涡的总体面积指数,分析了北半球绕极涡的变异特征及其与我国气候异常的关系,通过考虑绕极涡的局地变异和利用SVD分析方法揭示了绕极涡的局地变异与我国气候变异的关系。结果表明:北半球绕极涡的总体面积变异表现为一致性的扩张或收缩变化特征,近50 a来其总体面积具有收缩的趋势,这与全球增暖尤其是极区增暖有密切关系;叠加在这种趋势之上的既有年际变化又有年代际变化,主要周期大约是3~5 a和8~12 a。因此,研究绕极涡与我国气候的相关时分时间尺度来考虑更合理。北半球绕极涡的总体面积变异与我国气候异常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当北半球绕极涡总体一致性收缩时,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会随之变高,而降水偏多;夏季东北、华北、西南和华南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而江淮流域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反之亦然。北半球绕极涡的局地变异主要体现在西风带长波振幅的变异上,而其与我国气候异常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当东亚大槽减弱时,冬季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夏季江淮流域和四川盆地气温偏低,其它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变化不明显。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999.
东太湖湖泊面积及网围养殖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杨英宝  江南  殷立琼  胡斌 《湖泊科学》2005,17(2):133-137
东太湖高密度网围养殖已是东太湖水资源过度开发的重要问题,彻底查清东太湖网围养殖规模,是采取一切治理措施的前提,遥感技术可真实反映湖区网围养殖情况,能避免人为的虚报、错报现象.本文利用六景TM图像和三期高精度航片,分析了东太湖20世纪80年代以来湖泊面积、网围养殖的时空变化情况并提出控制网围养殖盲目发展的对策.1984年以来,东太湖湖泊面积持续减小,20年内共减少了249.23hm^2;其中1994—2000年是湖泊消失的快速时期,消失的湖泊主要用于围垦养殖.1990年以来,网围养殖规模逐渐增大,目前几乎布满整个东太湖;1995年以来的增长速度更为迅速,2003年的网围面积10647.02hm^2,比1995年增加了9401.29hm^2,该时期内网围规模增加的年速率是1990—1995年的4倍.  相似文献   
1000.
文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厦门湾海域2018年春、夏、秋三季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厦门西部海域、同安湾、九龙江河口区为污染严重的区域,为Ⅳ类水体;南部海域、东部海域和大嶝海域的水质状况良好,以Ⅰ类水体为主;DIN和DIP为影响厦门湾水质的主要污染物。结合采用面积比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18年厦门湾整体处于Ⅲ类水体状况,水质状况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