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6 毫秒
11.
黄土-古土壤磁化率述评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黄土-古土壤是研究亚洲大陆内部过去2.60Ma间古环境变化的最好记录,特别是研究其与季风气候形成的密切关系,以及黄土扩展到日本甚至广泛的太平洋区域(北半球)等重大气候环境现象。其研究对第四纪古环境恢复具有极大的意义。最近基于黄土-古土壤而进行的古环境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是因为黄土-古土壤磁化率的变化与深海沉积物的氧同位素比的变化非常一致,指示陆相沉积物亦可作为古气候的良好代用指标。另一方面,为什么黄土-古土壤中的磁化率存在差别,特别是古土壤磁化率为什么增大等问题,已成为这10a间岩石磁学研究的中心课题。磁化率不单单只与强磁性矿物的含量成比例,同时也与不同种类的强磁性矿物的粒径分布有很大关系。发现在土壤化过程中形成的0.1μm以下的单畴-超顺磁性颗粒是造成古土壤磁化率增强的主要原因,它是否与生物作用有关目前仍不确定,但不论哪种情况,都可以肯定暖湿气候是古土壤磁化率增加的共同原因。磁化率增强的系统理论明确建立以来,使得从磁化率的变化来推算降水量,以及建立古气候复元的定量模型等都已成为可行。  相似文献   
12.
是探讨CT增强扫描中降低造影剂副反应的基本原则和处理措施。材料和方法:对1800例CT增强扫描病例进行造影剂应用的选型和预防性给药,对其中出现的造影剂副反应进行分类、记录和总结并提出具体的处理措施。结果:应用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发生率为5.04%,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发生率为0.9%。结论:合理选择造影剂、严格筛选高危人群和预防性给药以及完备的抢救措施能明显降低造影剂的副反应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13.
陈达鑫  陈志峰  徐初东  赖天树 《海洋学报》2010,32(10):7362-7367
使用飞秒时间分辨抽运-探测磁光Kerr光谱技术,实验研究了圆偏振光抽运面内磁化FePt和垂直磁化GdFeCo薄膜的磁化演化动力学,发现在时间延迟零点处均出现瞬态Kerr峰.分析了此Kerr峰的起源,指出此瞬态Kerr峰与铁磁性无关,可能起源于自由电子的顺磁磁化,而顺磁磁化的外磁场来自圆偏振抽运光的逆Faraday效应.基于顺磁磁化模型的计算结果支持此观点.基于此观点,逆Faraday效应感应的磁场脉冲宽度应该与激光脉冲宽度一致.  相似文献   
14.
金纳米颗粒有着优异的表面性质,成熟的制各路线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前临床通常使用的CT商用造影剂是含碘的有机分子.金与碘相比,有着更高的原子序数和x射线吸收系数.随着纳米材料和生物纳米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在金纳米颗粒作为CT造影剂方面涌现出一系列优秀的工作成果.本文综述了金纳米颗粒的制备路线,表面修饰,以及X射线造影情况,重点介绍包裹了PEG、阿拉伯树胶、钆螯合物、高密度脂蛋白等的金纳米颗粒CT造影剂的试用情况,并对金纳米棒颗粒用作CT造影剂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Dolomite-marble is widely used as a high-grade building material.The color caused by impurities and its stability are important criteria to judge the quality of dolomite-marble and its value in the market.Therefore,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lor and the impurities is of important commercial significance.Up to now,no detailed study on dolomite-marble color has been reported.In this work the relation beween the color of dolomite-marble and the trace paramagnetic ions is studied in detail using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X-ray diffraction,polished s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chemic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及总结了CT动态2增强扫描中使用的60%泛影葡胺造影剂的最优化剂量,以减少病人副反应发生发生率。根据泛影葡胺的理化特性及反应发生机理及注入体内不同组织时间的一密度曲线,经200例分组实验和1500例临床应用证明CT动态增强扫描注入造影剂的最优化剂量为60ml/次,从而取代过去的100ml/次。  相似文献   
17.
牛广智  陶威  梁文天  李阳  冉亚洲 《地质通报》2016,35(9):1522-1528
胭脂坝岩体是秦岭造山带内具典型代表性意义的晚三叠世花岗岩,已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该岩体的侵位机制有不同认识。对岩体的岩石磁学进行分析,结合其岩相学特征,探讨了用磁组构约束岩体内部组构这一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胭脂坝岩体样品的平均磁化率Km值和校正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J值总体较低,与顺磁性花岗岩类一致。磁滞回线分析表明,绝大部分样品的磁化率来自顺磁性矿物的贡献,少部分高磁化率样品含有铁磁性矿物的贡献,但其浓度极低。高磁化率值样品的等温剩磁曲线获得和反向退磁曲线及χ-T曲线分析表明,铁磁性矿物为磁铁矿,且为多畴颗粒。结合岩相学特征,认为胭脂坝岩体低场磁组构反映了顺磁性的云母类矿物的组构特征,磁组构特征真实地记录了样品的内部组构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改变造影剂注射速率的方式,进行多排螺旋CT直接法下腔静脉成像并对图像质量的优劣对比,寻找造影剂速率的最佳注射方案。方法:采用Siemens公司的64排螺旋CT,对临床疑诊疾为下腔静脉疾病的患者30例行直接法多排螺旋CT下腔静脉扫描,随机分为5组,在相同造影剂浓度(1:4)、液体量(单侧液体量200 m L)、延迟扫描时间(30 s)及不结扎下肢浅静脉等同一条件下,每组造影剂注射速率分别采用2.5,3.0,3.5,4.0和4.5 m L/s,比较各组图像质量优劣。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秩和检验各组间图像质量不完全相同(χ2=21.254,P<0.001),3.5~4.0 m L/s造影剂注射速率的图像质量主要为良及以上,达到临床诊断要求,为最佳流速范围。两组间行χ2检验,χ2=1.588,P>0.05,两组间图像质量总体分布无显著差异。结论:下腔静脉多排螺旋CT直接法成像切实可行,在相同造影剂浓度(1:4)、液体量(单侧液体量200 m L)、延迟扫描时间(30 s)、不结扎下肢浅静脉等条件下,最佳造影剂注射速率3.5~4.0 m L/s。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个性化造影剂注射方案在提升肺动脉CTA生物应用安全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亭林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配到A组和B组。A组为常规组,注射方案为:20 mL生理盐水+50 mL造影剂+30 mL生理盐水,注射速率均为4.5 mL/s。B组为个性化组,注射方案为:20 mL生理盐水+(造影剂注射剂量=体重×0.6 mL)+30 mL生理盐水,造影剂注射速率=造影剂注射剂量/10 s;生理盐水注射速率均为4.5 mL/s。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年龄、身高、体重、造影剂注射剂量和注射速率、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内的CT值、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等数据。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两名医师间对所得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一致性。结果:两组间年龄、身高、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的造影剂注射剂量和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内的CT值、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无统计学意义;Kappa检验评价两名医师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高度一致,Kappa=0.80。结论:在保证肺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前提下,给体重≤ 75 kg的患者采用个性化注射方案,可以有效减少造影剂注射剂量,减缓注射速率,从而降低造影剂给患者带来的潜在生物应用安全性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腺苷受体拮抗剂预防造影剂肾病(CIN)的价值。方法:检索腺苷受体拮抗剂预防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文献,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数据,运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共1 063例患者,其中腺苷受体拮抗剂组患者526例,对照组537例。使用腺苷受体拮抗剂组的患者CI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1,95% CI:0.42~0.91;P=0.01)。在术后Scr水平腺苷受体拮抗剂组相对于对照组并没有显著区别(P=0.46)。亚组分析腺苷受体拮抗剂剂量> 400 mg时腺苷受体拮抗剂组的患者CI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5,95% CI:0.22~0.89;P=0.02);造影剂剂量> 100 mL时腺苷受体拮抗剂组的患者CI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9,95% CI:0.33~0.75;P=0.001)。结论:腺苷受体拮抗剂作用于碘造影剂术后患者能降低CIN发生的风险。在腺苷受体拮抗剂剂量> 400 mg、造影剂剂量> 100 mL时,腺苷受体拮抗剂倾向于表现出更佳的CIN预防效果。上述结果还需要更多大样本及多中心的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