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0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337篇
测绘学   131篇
大气科学   103篇
地球物理   712篇
地质学   1242篇
海洋学   53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61篇
自然地理   45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71.
172.
桂西晚古生代深水沉积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桂西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的重要进展。阐述了桂西晚古生代深水沉积的分布特征,简介了深水相地层序列并对桂西晚古生代的构造沉积背景作了新的解释,对长期以来认为是岩的广泛分布于桂西晚古生代地层中之基性岩浆岩,认为应属火山岩;文章还对右江海盆晚生古代以来的地质发展史提出了与“右江再生地槽”理论完全不同的观点,并对桂西地区特殊的地质观象-“化石脉”的成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3.
根据东湖多年监测数据分析,建立了多元相关预测模型、基于灰色理论灰色系统的预测模型和质量平衡模型。为了提高灰色预测精度,利用残差对模型进行了相应的修正,并利用3种模型对影响东湖水质主要因子-经济、人口、BOD、COD、TN、TP进行了2000的预测,提出了东湖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4.
本文研究了燕鸥湖、西湖和基太湖湖泊沉积物的稀土地球化学。这些湖泊沉积物的稀土分布模式与菲尔德斯半岛第三纪火山岩非常相似,它们的物质来源是菲尔德斯半岛岛弧火山岩。湖泊沉积相与冰碛层稀土模式的差异,反映了它们经历的化学风化程度不同、粘土含量不同。Ce异常意味着每个湖泊沉积旋回结束的阶段气候是比较干燥的。湖泊沉积物的稀土含量和分布模式变化小,也意味着在中晚更新世时气候是比较干燥的。  相似文献   
175.
“云南中部石灰岩地区高原湖泊古湖沼学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由云南省地质研究所宋学良执行的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后,为使该项目研究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又资助该项目与美国有关单位开展合作研究。 美方为首的科学家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湖沼学会会长爱德华·迪维(Edward S.Deevey)教授,还有佛罗里达大学、西卡罗莱纳大学、哈佛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的五名教授参加。  相似文献   
176.
本文分析气象因素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伊塞克湖的影响,认为近百年来湖水位出现趋势性下降主要是人类活动和湖泊形态特征所致。  相似文献   
177.
可可西里地区湖泊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1989—1990年,国家可可西里综合考察填补了青藏高原腹地最后一块空白区。通过24个专业学科历时两年的奋战,取得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性科学资料,基本查清了可可西里地区湖泊资源及其展布规律,湖泊度达0.047—0.053;并发现了本区特有的湖泊奇特景观。为可可西里地区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湖泊时空位置的揭示,湖泊的保护利用、开发管理以及国土整治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8.
通过地质、地貌及年代学等研究方法表明,经棚古湖区各组断裂均为第四纪早期形成的正断层;晚更新世经棚古胡消失以来有过3次强烈的区域性断裂活动,时间依次是晚更新世早期、晚期和全新世晚期;垂直升降运动为主要的活动方式,幅度可达100m以上,水平错动、掀斜抬升在这些断裂中也有所表现。新构造运动在经棚古湖形成、发展和消亡全过程及区域环境演变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9.
文章介绍在北意大利Ampezzan Dolomites的Upper Boite河的高山流域在山区水文学方面进行分布水文系统研究(Engelen和Vrnneker,1988,见本卷)的实例。文章对这个面积约200km^2、高程1800-3000m的范围作了概要的结论性分析。Upeer Booite流域的水文特征主要受较高部位的大片裸露的或植被稀少的白云岩和岩溶化的石灰岩分布区的控制。本区春及初夏形成融雪的洪水,由春到夏持续产生基流,夏秋的暴雨产生洪流,并在低处形成泥石流。较低区域(标高在1800-2000m以下)蒸散强烈而在水文上不敏感,只有在某些渗透性相当差的火山凝灰岩与泥灰岩坍塌出露区,随夏季洪流才产生大量悬浮物质。  相似文献   
180.
湖沼沉积——过去变化的信息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系统的变迁历史储存在形形色色的信息库中,但是,这些信息库恰如一场洪水后的图书馆,计算机索引不见了,教科书冲跑了,所能见到的文献亦残缺不全了。在这个劫后废墟上,我们一开始所能找到的只是一大堆百科全书和文献,阅读这些材料显然是十分冗长乏味的。只有通过极为细致的搜寻,才能偶尔见到少量保存完好的珍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