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8篇
  免费   906篇
  国内免费   886篇
测绘学   609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970篇
地质学   6178篇
海洋学   588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412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312篇
  1997年   373篇
  1996年   332篇
  1995年   385篇
  1994年   375篇
  1993年   366篇
  1992年   472篇
  1991年   455篇
  1990年   215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5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91.
电法勘探是向地下发送电流,测量地下介质中电场的分布。计算地层的电阻率、介电常数等参数。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探、地下水源和工程地质勘探。直流电法仪是电法勘探的一种,主要用于探测煤矿井下掘进前方及巷道周围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含水地质构造和探测老窑采空区积水,也用于其它工程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探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2.
本为减少问题的计算工作量,考虑到在正则化方法中正则矩阵可以是满秩的特点,应用SVD法来进行求解,克服了一般用GSVD法求解的计算量特大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反问题的相间迭代法,在同样的精度与稳定性情况下,大大加快了计算速度。中给出了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本提出的方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3.
2004年10月28日至30日,留日博士凌苏群对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做了题为《微动勘探法的原理和应用实例》的学术报告。会议由地震研究所科技处副处长杜瑞林主持,姚运生所长出席报告会并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994.
[编者按]2009年3月27日,国土资源部颁发<关于印发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工作方案的通知>,决定集中半年时间,广泛深入地开展多层面、多领域的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这是对日渐紧张以及某些稀有资源被大肆而无序地开采导致枯竭的一种拯救,也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探索,同时,对构建地质找矿的新机制的形成也是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一种高精度、高性价比的GPS定位定向仪的设计及实现(〈1mil,2σ)方法,系统利用了实际应用中的有利约束条件,对基于LAMBDA方法的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算法进行了改进,经过系统工程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实现了单频、高精度、快速定向数据的输出。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  相似文献   
996.
一种地震数据多串口采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监测系统常常使用串口异步通讯监测数据、传输命令,但由于核心器件所带的串口数量不足,通常需要扩展串口。提出以TL16C754B为核心器件的多串口数据采集方法,包括具体的系统电路的设计方法和部分驱动的编程源代码。由于该设计具有成本低、稳定性高、低耗、抗干扰能力强、电路简单等优点,已被成功地运用于微动台阵观测仪器中。  相似文献   
997.
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包括重力、磁法、电法、地震、放射性和地温等六大类方法。由于金矿石中金的含量较低,导致它的存在并不改变矿石的物理性质,使金矿石与围岩之间不具有任何物性差异。因此,采用现有物探方法一般不能测得金矿体本身引起的异常,也可以说是不能直接找矿。随着金矿勘查的广泛开展,新类型金矿床不断突破,再加上物探方法技术本身的迅速发展,使金矿物探工作开拓了新的找矿途径。  相似文献   
998.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陵水段峡谷沉积建造及勘探意义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为一大型轴向峡谷体系,具有明显的"分段性"特征,不同区段沉积充填和内部结构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陵水段位于峡谷西段,具有非常好的储层物性特征,是深水区峡谷勘探的重点区域。为了进一步精细刻画陵水段峡谷内部水道复合体的沉积充填及沉积微相展布特征,本文借助新增加的三维地震资料和新钻井资料,通过峡谷三级层序界面的识别,将峡谷充填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SQ1、SQ2和SQ3,并通过古生物有孔虫化石带、钙质超微化石带及井-震结合确定了峡谷底界为中中新世晚期S40界面,陵水段峡谷自西向东依次识别出6种主要的内部充填结构,且将SQ3层序细分为5个次级层序(SSQ1~SSQ5);结合属性特征,精细刻画了陵水段峡谷内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及空间演化特征,并指出点砂坝在SSQ1层序最发育,且规模较大,横向上连片分布,将是下步勘探的有利储集体。  相似文献   
999.
以2014年南海北部陆坡M站春、秋两季底流观测潜标回收为例,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潜标上浮过程中垂直运动特征。首先做出忽略水平海流影响、刚性连接以及主要部件外形简化等假设。通过刚性连接部分上浮数值试验,得到释放后各部件能够保持相对位置不变、整体上浮的结论。视整个系统为刚体建立了垂直运动模型。分别模拟两次潜标回收,模型与高精度超短基线观测结果的对比表明:整个上浮过程可分为加速上浮阶段和稳定上浮阶段;模型速度曲线与观测速度拟合线比较接近,给出的平均模型速度与平均观测速度均相差0.2m/s;模型能够反映出在稳定上浮阶段,稳定上浮速度随时间缓慢降低的变化特征;各部件上浮的垂直速度是振荡变化的。模型可为相关水下仪器回收工作提供定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海洋地震拖缆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中的关键设备,为研究海洋地震拖缆的动力特性及其在不同频率正弦激励干扰下的动力响应,建立了零浮力拖缆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案,通过弹性测力机构放大张力信号以排除环境干扰,测量了不同拖曳速度与激振频率条件下拖缆首部的张力变化及缆上位移响应情况,初步分析了正弦激励作用下零浮力拖缆的动力学响应。弹性测力机构具有良好的线性度与可重复性,拖缆受到的水阻力与拖曳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初步分析了正弦激励作用下零浮力拖缆的动力学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