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60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61.
张行 《甘肃地质》2011,(1):61-61
最近,甘肃省博物馆收到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公函,称该馆一件鱼化石标本——东生甘肃鲨,入选"中国古生物化石大型公益展",这是此次展览中甘肃惟一入选的一件化石标本。"东生甘肃鲨"时代为晚二叠世一早三叠世,该标本为模式标本(即正型),它是我国乃至亚洲首次发现的完整的软骨鱼类化石,同时它也是全球二叠纪弓鲛类的首次报道(见《...  相似文献   
162.
163.
《海洋世界》2011,(4):72-73
鳕鱼作为一道海鲜美食,不知曾经迷倒了多少西方人,有些北欧国家为了争夺鳕鱼资源,甚至不惜大动干戈。可见这种海捕经济鱼类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4.
2008年8月,在浙江舟山附近海域(东海)采集到4尾木叶鲽属鱼类,经鉴定为中国鱼类新纪录种——长木叶鲽,其主要特征为:体棕褐色,有眼侧和无眼侧颞上枝前端有小分枝,鳞片小但不狭长,背鳍鳍条数72~74(73.3);臀鳍鳍条数56~59(57.5);有眼侧胸鳍鳍条数8~10(8.8),无眼侧胸鳍鳍条数为8;有眼侧与无眼侧腹鳍鳍条数均为6;尾鳍鳍条数19~20(19.5),脊椎骨数为36;鳃耙数为3+7。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得到的长木叶鲽与角木叶鲽的K2P遗传距离为9.4%,2种间遗传分化达到了种间水平。  相似文献   
165.
中国木叶鲽属鱼类一新纪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8月,在浙江舟山附近海域(东海)采集到4尾木叶鲽属鱼类,经鉴定为中国鱼类新纪录种--长木叶鲽,其主要特征为:体棕褐色,有眼侧和无眼侧颢上枝前端有小分枝,鳞片小但不狭长,背鳍鳍条数72~74(73.3);臀鳍鳍条数56~59(57.5);有眼侧胸鳍鳍条数8~10(8.8),无眼侧胸鳍鳍条数为8;有眼侧与无眼侧腹鳍鳍条数均为6;尾鳍鳍条数19~20(19.5),脊椎骨数为36;鳃耙数为3+7.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得到的长木叶鲽与角木叶鲽的K2P遗传距离为9.4%,2种间遗传分化达到了种间水平.  相似文献   
166.
中国古生代中期盔甲鱼类及其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文金 《古地理学报》2005,7(3):305-320
盔甲鱼类是古生代中期化石无颌类的主要类群,其分布主要限于我国境内以及越南北部。至目前为止,在我国已发现并鉴定的盔甲鱼类计有48属68种,其中志留纪14属19种,遍布川、陕、鄂、湘、皖、浙、赣、新等省;泥盆纪35属49种,遍布宁、川、黔、桂、滇等省(区)。本文不仅对含盔甲鱼类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而且根据盔甲鱼类在中古生代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自下而上划分了9个盔甲鱼化石组合与1个盔甲鱼层,并认为这些化石组合和盔甲鱼层之间的演替与当时环境条件的变化及古地理、古构造的变迁密不可分。另外,通过对盔甲鱼类形态学及古生态学的研究,认为盔甲鱼类应是一类行底栖滤食性生活、运动能力不强的类群,其主要生活环境为靠近古陆边缘的海域。由于其迁移扩散能力有限,宽广的陆地以及宽阔的海洋均成为其迁移、扩散的障碍,因此盔甲鱼类具有重要的古生物地理意义。最后,根据盔甲鱼类在我国的地理分布特征,并结合大地构造学及古地磁学方面的资料,对中古生代我国三大主要板块之间的古地理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性研究,结果表明:古生代中期中国三大板块具有十分密切的古地理关系,它们彼此相接或相邻,并同属于一个鱼类动物地理区系即泛华夏盔甲鱼类区系。  相似文献   
167.
依据干银法和蛋白银法染色法研究了黄渤海沿岸经济鱼类寄生的车轮虫科内 3属 4种纤毛虫 :球核拟车轮虫、斜拟车轮虫、劳牧小车轮虫及简单两分虫。其中球核拟车轮虫和斜拟车轮虫为我国的新记录。文中对所涉车轮虫的形态学、宿主、分布、流行情况等做了报道。  相似文献   
168.
对1996年4月采自海南岛万宁之美蝴蝶鱼 Chaetodon wiebeli Kaup 鳃上的海盘虫进行鉴定,发现两新种:(1)海南海盘虫,新种 Haliotrema hainanensis Pan & Zhang,sp.nov.,以其腹中央大钩和支持器结构的不同而区别于 H.annulocirrus Yamaguti,1968;(2)单孔海盘虫,新种 Haliotrema monoporosum Pan & Zhang,sp.nov.,以其腹联结片的结构和交接管长度的差异而不同于 H.canescens Yamaguti,1968.  相似文献   
169.
报道了寄生于豆娘Abudefdufsp,鳃上的新海盘虫属一新种和寄生于驼背Cromileptesaltivelis鳃上的海盘虫属一新记录,双曲片新海盘虫,新种Neohaliotrema dicurvilamellatum ,sp.nov与Neohaliotrema bychowskiiZhukov 1976相似,但支持器的莆态结构不同和交接管量度上有差异,驼背海盘中Haliotrema cromileptis Yong,1968与原始描述相比,除交接管稍长处,其它量度与形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0.
萤光网对中上层鱼、近低层鱼的增产效应大多为全昼夜性的、对底层鱼的增产效应多数为非全昼夜性的;对于有全昼夜性增产效应的种,萤光网的增幅、比增与其渔获量显著相关,对于非全昼夜性增产效应的种则否;萤光网作业最具特生征的是,随自然光照条件变化,其作业效率依渔获种的视觉性能及视觉功能转换状况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