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60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61.
西沙群岛重要岛礁鱼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摸清岛礁海域鱼类资源种类及分布 ,合理安排渔船生产 ,2 0 0 3年 5月采用延绳钓和底层刺网在西沙群岛的浪花礁、东岛、永兴岛、华光礁、金银岛、玉琢礁和北礁等 7座珊瑚礁水域进行了 1个航次的鱼类资源调查。 2种作业投入的捕捞努力量分别为延绳钓 3 740钓、底层刺网 14 480m ,单次作业努力量延绳钓 80~ 3 2 0钓、底层刺网 12 0~ 80 0m。捕获鱼类 177种 ,渔获量 3 70 0尾 2 767.0 0kg ,其中延绳钓 3 3种计 77尾 1711.5 5kg ,底层刺网共 15 3种计 3 62 3尾 10 5 5 .45kg。按岛礁平均 ,渔获率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CPUE)延绳钓为 2 .0 6尾·(10 0钓 ) -1、45 .76kg·(10 0钓 ) -1,底层刺网为 2 5 0 .2 1尾·(1km) -1、72 .89kg·(1km ) -1。捕获的主要经济种类有鲨鱼、裸胸鳝、石斑鱼、笛鲷、裸颊鲷、鹦嘴鱼和绯鲤等。北礁、金银岛和玉琢礁的鱼类资源比较丰富 ,开发潜力较高 ;浪花礁、东岛、华光礁和永兴岛次之 ,也有一定的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862.
卢立伍  谭锴  王曦 《地学前缘》2020,27(6):371-381
鲟形鱼类是一类脊椎骨尚未完全骨化、鳞片极度退化的原始辐鳍鱼类。本文重新系统描述了该类别中时代最古老的中华原始软骨硬鳞鱼(Eochondrosteus sinensis Lu,Li et Yang, 2005),补充并修订了其古生物学特征。该鱼类具有扇形的下鳃盖骨、多块条形鳃条骨、较大的喉板骨、具齿的上、下颌,且全身仅在尾鳍上叶具有鳞片等特征,可以区别于鲟形鱼类其他属种。初步的支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Eochondrosteus可能是鲟形鱼类中最原始的类群,与所有其他鲟形鱼类的祖先类群构成一个姐妹群;同时其具有一些古鳕类才普遍拥有的特征,如相对较大的喉板骨和眶下骨等,有可能是原始辐鳍鱼类向鲟形鱼类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类型。这一鲟形鱼类化石产于甘肃省肃北县马鬃山镇西北约50 km的方山口组深灰色粉砂质页岩中。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和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对比,该鱼类的时代有可能是早三叠世,而非命名时认为的晚二叠世,但仍是迄今已发现的时代最古老之鲟形鱼类。  相似文献   
863.
鱼类浮游生物的准确鉴定是鱼类浮游生物研究的基础。传统的基于形态特征的鉴定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由于缺乏足够信息,鉴定存在困难,导致物种多样性被低估。为了对物种进行准确、快速地鉴定,急需在传统形态分类学基础上,建立并结合便捷准确的分子鉴定手段。DNA条形码技术是利用一段较短的DNA序列实现快速准确物种鉴定的工具,就像在商店里扫描仪读取条形码那样,对每一种生物也能通过快速分析其DNA中的一小段(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亚基,mt COI)加以识别。DNA条形码提供了可信息化的分类标准和有效的分类学手段,已成为近年来生物类群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DNA条形码的概念、原理、工作流程及其优点,分析了其在鱼类浮游生物鉴定中的应用可行性,并展望未来鱼类浮游生物学发展的前景:分子技术鉴定鱼类浮游生物相关规范标准的建立,传统形态鉴定与分子方法相结合的分类学研究,以及鱼类浮游生物的生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864.
东海、黄海底层鱼类数量分布季节变化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程家骅 《海洋学报》2008,30(4):123-130
根据2000年春(4月)、夏(6月)、秋(9月)、冬(12月)四季东海、黄海底拖网鱼类资源调查资料,使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该海域鱼类数量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R型分析发现,春季关系最密切的鱼种有4种:斑鳐、凤鲚、海鳗和黑鳃梅童鱼;夏季有5种:鳀、小黄鱼、黄鮟鱇、绿鳍鱼和长蛇鲻;秋季也有5种:带鱼、灰鲳、虻鲉、日本鲭和小黄鱼;冬季有3种:带鱼、鳄齿鱼和发光鲷。历史资源调查证实,夏季的这5个鱼种之间以摄食与被摄食关系为主。进一步分析发现,各季节关系密切的鱼种所聚集分布的水域,正是这些鱼种各季对应的生理周期洄游分布的主要水域。根据Q型分析可以得到各季的综合优势鱼种及其优势分布水域,发现带鱼和小黄鱼是东海、黄海渔业资源的绝对优势鱼种,除了带鱼、小黄鱼以外,其他的综合优势鱼种都是一些价值较低的、生长速度较快的小型鱼类。  相似文献   
865.
鱼类干扰素功能及信号转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7年Isaacs和Lindenmann在用鸡胚研究流感病毒干扰现象时发现了干扰素(Interferon,IFN)[1],其后人们迅速地对干扰素的性质、诱生原理以及与其相关的细胞因子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20世纪后20年,哺乳类IFN系统的分子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随之对低等脊椎动物的IFN系统基因及其分子机制也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866.
五种海洋鱼类消化道G细胞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胃泌素多克隆抗体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黄鳍鲷(Sparus latus)、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褐篮子鱼(Sigauns fusces-ens)和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消化道胃泌素细胞(G细胞)进行免疫组化鉴别和定位。结果显示:中华乌塘鳢G细胞主要分布在小肠,直肠偶见。黄鳍鲷G细胞仅在小肠发现。牙鲆G细胞大量位于幽门胃和小肠。褐篮子鱼G细胞在幽门盲囊和小肠有少量分布。大弹涂鱼G细胞在贲门胃、幽门胃和小肠均有出现,大量分布于幽门胃。5种鱼类G细胞主要出现在胃和小肠的分布状况,与胃泌素调节胃肠消化吸收的功能相一致。5种鱼类G细胞形态类型多样,提示了胃泌素以不同的内分泌方式参与消化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67.
综述了鱼类苏氨酸营养生理的研究进展,涉及苏氨酸的营养生理功能,鱼类对苏氨酸的需要量,评价鱼类苏氨酸需要量所采用的指标,饲料中苏氨酸缺乏和过量对鱼类生长的影响,以及苏氨酸与其它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68.
869.
牛磺酸在鱼类中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牛磺酸(Taurine),又称为牛胆酸,是一种非蛋白氨基酸,无遗传密码子,不组成蛋白质和酶类,因最早于1827年从牛胆汁中分离而得名[1]。牛磺酸系小分子含硫氨基酸,化学名为2-氨基乙磺酸,结构式  相似文献   
870.
《地图》2009,(2):11-11
近日,英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分别运用两种独立方法估算出全球海洋中活鱼生物的总量,大概数目在惊人的10亿至20亿吨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