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216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28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13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1 引言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面积8.46×104km2,在2006年以前大兴安岭地区气象部门有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平均1.41×104km2有一个地面观测站,气象站在空间密度和观测频次上,不能适应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监测要求.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共有52个观测站覆盖在大兴安岭的所有乡镇、林场,平均30 km有1个雨量站.实行了1 h一次的自动上传气温、雨量数据.通过对2007年1~9月的加密观测前后资料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大兴安岭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为林区的气象服务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2.
《黑龙江气象》2010,27(1):F0002-F0002
<正>2010年2月2-3日,全省气象局长会议在哈召开,各市(地)气象局长及分管业务副局长、办公室主任(或业务科长),省局直属各单位及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以及农垦、森工等行业部门负责人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3.
基于GIS和GS的黑龙江省生态质量气象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利  于成龙 《黑龙江气象》2010,27(3):21-23,28
利用黑龙江省2009年气象数据、EOS/MODIS遥感资料、全省DEM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基于GS和GIS技术,从气象对生态质量影响的角度出发,对黑龙江省2009年的生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黑龙江省生态监测的全面开展和生态评估系统的建立提供一定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参考。结果如下:2009年黑龙江省大部分县(市)的湿润指数在1及1以上;年平均植被覆盖度在20%~40%之间;水体密度较低,大部分县(市)的水体密度低于0.01;有67.50%的县(市)发生了不同种类、程度的气象灾害,其中旱灾的影响范围最广;土壤侵蚀强度以微度为主,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9.07%。综合分析得出,黑龙江省2009年度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在16~66之间,其中25.00%的市(县)生态质量表现为较差,62.50%的市(县)生态质量表现为一般,12.50%的市(县)生态质量表现为良。  相似文献   
124.
《黑龙江气象》2010,(4):F0002-F0002
<正>2010年11月24-26日,由省气象局举办,省森工总局和省农垦总局共同参与的黑龙江省第二届气象行业测报技能竞赛在哈尔滨举行。来自全省气象、农垦、森工等部门16支代表队58名气象技术  相似文献   
125.
黑龙江省是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建立长期有效的气候变化科技业务支撑系统。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气候变化科研与业务工作的需求。黑龙江省气候变化检测、影响评估与对策业务系统的开发与建设紧密围绕科技发展需求,以业务服务产品为中心.发布权威性的气候变化业务服务产品.减少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6.
前人根据敦化盆地的地层的地层,认为该盆地下白垩统为河流—湖泊相碎屑岩。通过对新钻的敦参1井岩屑录井资料的分析、对16条二维地震资料的层位标定与追踪,以及对敦化盆地早白垩世盆地演化阶段的分析,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敦化盆地下白垩统可能有两种分布形态,在盆地的主体部位,以浅变质岩形态存在,而在其他部位则以正常沉积岩形态零星存在;2)敦化盆地白垩系的分布规模不大,夹持于一个北北东向的狭窄长槽内;3)敦化盆地早白垩世处于裂谷盆地发展的初始张裂阶段;4)敦化盆地下白垩统不宜作为勘探目的层。  相似文献   
127.
依据1:5万高精度航磁异常和地质特征进行选区,结合1:2万综合物化探查证技术,在小兴安岭伊春地区航磁异常区发现了夕卡岩型锌多金属矿,体现了航空磁测技术在夕卡岩型多金属矿找矿中的适用性.查证结果认为,下寒武统含大理岩地层与侵入岩接触部位航磁异常区是重要的夕卡岩型多金属矿找矿靶区,赋矿部位显示低阻高极化地球物理特征;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地层与侵入岩接触部位存在Ag、As、Sb、Mo、W、Bi、Pb、Cu、Zn元素组合异常,异常套合好,Sb异常值高,出现于内带,Zn常见于中带.  相似文献   
128.
那丹哈达增生杂岩为中国东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最为可靠的地质记录之一,对限定古大洋板块的西向俯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饶河杂岩位于那丹哈达增生杂岩的核心位置,发育典型的增生杂岩组合,其中玄武岩类多呈构造透镜体状产出于超镁铁质-镁铁质杂岩带,变形轻微,没有遭受变质.对饶河杂岩中枕状玄武岩样品进行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饶河杂岩中枕状玄武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中侏罗世(168±2 Ma),枕状玄武岩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富集,Th元素丰度较高,形成于洋岛(OIB型)环境.饶河杂岩中枕状玄武岩的形成时代和成因环境,对于该区侏罗纪时期构造动力学背景研究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9.
王宁  臧淑英  张丽娟 《地理研究》2018,37(3):622-634
基于MK检验、滑动t检验、EOF分析方法,使用近50年(1961-2012年)黑龙江省32个气象基准台站逐日冻土观测数据、气温观测数据,对黑龙江省冻土厚度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 近50年黑龙江省冻土厚度减少了12.86 cm,下降速率为-0.53 cm/a,以2001年为界发生了突变。② 冻土厚度空间分布呈现由北厚南薄格局,中部地区冻土厚度较同纬度其他区域偏低;空间变化呈现南部冻土厚度降低快,北部降低慢,中部与西部、东南部呈相反变化的特征,伊春、铁力、漠河观测点为冻土变化敏感区。③ 气温是影响黑龙江省冻土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与冻土厚度相关系数为-0.611。本文的主要贡献为揭示了黑龙江省冻土厚度的空间变化特征,为相关研究及各级政府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0.
《黑龙江气象》2018,(2):48-48
6月4日,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水文气象及环境监测局代表团团长古拜.鲍里斯.维克多罗维奇一行访问黑龙江省气象局,开展双边气象科技交流,执行中俄气象科技合作第十次正式会议会谈纪要项目。代表团一行参观了黑龙江省气象数据中心、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相关专家向代表团介绍了各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常规业务情况;介绍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服务平台、“黑龙江气象”手机APP等产品;介绍了利用卫星遥感开展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隋况,并参观了多脉冲雷电冲击高压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