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1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126篇
地球物理   867篇
地质学   1367篇
海洋学   214篇
综合类   195篇
自然地理   19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根据两段法进行塌岸预测的基本原理,本文基于Microsoft Visual Studio编程平台和ArcGIS Engine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组件完成两段法塌岸预测程序的实现,将两段法的应用范围由二维空间拓展到三维空间,实现了塌岸宽度和体积计算的参数化和自动化,通过简单的人机交互,即可完成塌岸预测,提高了塌岸预测效率; 塌岸预测前后岸坡形态的三维可视化对比展示,也为库岸防护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更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在程序的实现过程中,塌岸预测参数获取主要通过3个途径:(1)通过野外调查实测数据和室内土工实验结果,获取所需的水下稳定坡角和水上稳定坡角; (2)通过地质图和高分辨率航空影像获取岩性分界线、多年洪水位线、枯水位线等参数信息; (3)基于研究区高分辨率DEM(Digital Elevation DEM)数据,绘制地形剖面线,为程序运行提供终止条件。  相似文献   
992.
徐汉超  邰贺  杨静 《海洋测绘》2022,42(1):64-68
利用遥感技术对棋盘山水库进行水质信息提取,并根据水质状况进行相应的治理,对保证旅游区景观和水库内部生态环境稳定至关重要.利用资源一号02D卫星在短波红外谱段进行谱段细分的特点,在现有水质反演模型的基础上提取棋盘山水库的水质信息.为检验资源一号02D卫星数据的水质参数反演能力,将水质反演参数与主流卫星Sentinel-2...  相似文献   
993.
994.
糯扎渡、景洪水库地震监测台网于2008年建成,用于监测糯扎渡、景洪水电站周边水库地震活动,受历史原因影响,监测设备老旧,设备用房破损,截至2016年,该水库地震监测台网基本处于停测状态。2017年,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对整个水库地震监测台网进行设计优化、修缮,对15个台站及中心机房设备进行维修、更换,恢复台站网地震监测。修缮以后,水库地震台网考核运行率达95%以上,可满足监测ML≥0.5地震的需求,台网观测的动态范围优于恢复重建前水平。此次糯扎渡、景洪水库地震台网的恢复重建,不仅对水库地震监测起到保障作用,也是对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推进。  相似文献   
995.
The reservoir wetland, which is the largest artificial wetland in Beijing, constitutes one of the important urban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s. Considering two element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y, 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driving factor indexing system of Beijing reservoir wetland evolution. Natural environment driving factors include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entry water and groundwater depth; social economic driving factors include resident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rate and per capita GDP. Using multi-temporal Landsat TM images from 1984 to 2010 in Beijing, the spatial extent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Beijing reservoir wetlands were extracted, and the change of the wetland area about the three decade years were analyze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explore for each of the three periods: from 1984 to 1998, from 1998 to 2004 and from 2004 to 201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ading driving factor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reservoir wetland evolution were different for each period. During 1984-1998, two natural environment indices: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entry water index were the major factors driving the increase in wetland area with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Logistic regression being 5.78 and 3.50, respectively, and caused the wetland growth from total area of 104.93 km 2 to 219.96 km 2 . From 1998 to 2004, as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intensified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were the number of residents, groundwater depth and urbanization rate with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Logistic regression 9.41, 9.18, and 7.77, respectively, and caused the wetland shrinkage rapidly from the total area of 219.96 km 2 to 95.71 km 2 . During 2004-2010, reservoir wetland evolution was impacted by both natural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and the dominant driving factors were urbanization rate and precipitation with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6.62 and 4.22, respectively, and caused the wetland total area growth slightly to 109.73 km 2 .  相似文献   
996.
在调查、分析洋沙泡周边地质、水文地质和氟土壤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洋沙泡水库模拟实验结果对吉林西部洋沙泡水库高氟水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吉林西部高氟环境的形成是地表环境长期演化的结果:大兴安岭岩浆岩和松嫩低平原松散沉积物提供了含氟丰富的物质基础,河流及地下水径流提供了氟迁移的动力条件,典型的低平原是高氟形成的地理条件,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成为高氟环境的促进条件。洋沙泡的氟主要来源为二龙涛河径流携带,多年平均携带量占年内氟总来源的99%以上;周边径流占0.014%~0.28%;降水携带量占0.012%;蒸发浓缩作用对洋沙泡水库的氟质量浓度也有一定影响。此外,内源底泥的释放也是洋沙泡水库水体氟质量浓度增高的原因之一,并且在引嫩入白工程实施后,依然使洋沙泡水库水体中氟质量浓度增加。在每年引水的情况下,需要5年时间水库水体氟的质量浓度才会降至1.0mg/L以下。风动力和人为活动也对洋沙泡水库的氟质量浓度变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张兴安 《地下水》2012,(2):129-131
针对龙塘水库岩溶发育、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特点,采取了多种勘察和试验手段,对该区域进行了岩溶渗漏问题的综合研究。通过分析库坝区岩溶发育分布及其规律,以及暗河、溶洞、泉水分布情况及其与库水的补排关系,对左、右岸邻谷渗漏及坝区渗漏类型和成因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98.
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广泛发育,平面上呈带状分布。滩坝砂体储层中次生孔隙是形成有效储层的重要条件,研究区存在的次生孔隙主要包括碳酸盐溶蚀孔隙和石英溶蚀孔隙两种类型,分属于两种不同流体成因。根据对不同滩坝沉积区储层次生孔隙和成岩作用的研究发现东营凹陷不同构造位置次生孔隙的成因类型不同,这是由于滩坝砂体中储层的固体和流体性质存在差异。固体性质的差异一般是由于沉积体距离物源的远近和沉积环境的不同造成的,而流体性质的差异主要是沉积体附近断层的连通性和活动性造成的。因此滩坝砂体的次生孔隙成因在横向上也相应地呈现出带状分布的特征:砾质滩坝主要为酸性成岩作用主导次生孔隙发育带,近岸滩坝主要属于酸碱共同作用次生孔隙发育带,远岸滩坝和中央共振带滩坝主要是碱性成岩作用次生孔隙发育带。  相似文献   
999.
东营凹陷广布的始新统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滩坝砂岩具有十分巨大的勘探价值和潜力。对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的精细勘探,要求对古水深展开水深量化再造的研究。文中在对东营凹陷47口含沙四上亚层段低位域层段多门类微体古生物分析和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地层划分基础上,确定量化估计水深的古生物替代标志,获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获得较高分辨率(2m等深线表示)的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低位体系域沉积期间古水深量化等值图;(2)东营凹陷是一个以滨浅湖(水深0~15m)为主的湖泊;(3)湖盆具"北深陡南浅缓"的特点,湖边高地或隆起向湖方向深入的岬角一带与陡坡冲积环境相邻;(4)湖盆凹陷内"东西分异"的次级地貌格局,从东向西,出现较深水区、中央深水区和西南浅水带,其长轴均为北东-南西走向。上述结果可与前人研究比较或验证,表明文中所获的多门类微体化石叠合水深量化标志和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000.
在对H63砂层组展布、区域构造和沉积背景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砂体展布和构造作用、沉积作用之间的关系。认为H63砂层组顶部的滩坝砂体是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