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王小岗 《地球物理学报》2009,52(8):2084-2092
基于孔隙介质的Biot理论,首先利用Laplace变换,给出圆柱坐标系下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弹性多孔介质在变换域上的波动方程;将波动方程解耦后,根据方位角的Fourier展开和径向Hankel变换,求解了Biot波动方程,得到以土骨架位移、孔隙水压力和土介质总应力分量的积分形式的一般解;借助一般解,建立了有限厚度饱和土层和饱和半空间的精确动力刚度矩阵,并由土层的层间界面连续条件建立三维非轴对称层状饱和地基的总刚度方程;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半空间体在内部集中荷载激励下的动力响应,并给出了问题的瞬态解答.该研究为运用边界元法求解饱和地基动力响应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2.
面向大气热力潮汐结构分析的Hough函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一种刻画行星尺度大气波动基本结构的函数,Hough函数为开展有关大气潮汐全球结构的分析提供了具有物理基础的手段,它们也被作为一种数值工具应用于大气模式中以提高数值积分的效率.本文介绍了我们以拉普拉斯潮汐方程为基础,在发展求取Hough函数方面取得的进展,包括对有关计算方案和详细步骤的说明.针对39种分别具有三种主要频率,即周日、半日和1/3日,与此同时纬向波数落在[6,6]区间的潮汐成份,通过计算得到了与每一种成份对应的本征值、本征函数(Hough函数)集合.作为计算结果的示例,本文给出了针对迁移性周日潮和迁移性半日潮开展计算取得结果.这些结果说明这些函数具有正确的空间结构,与此同时还说明相关的本征值计算结果都达到了相当准确的水平.所有这些结果显示当前计算结果已经可以满足普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3.
A comparison of 1927, 1970 and 2002 bathymetric surveys in the Lagoon of Venice was used to reconstruct historical changes in sedimentation. A detailed GIS-based analysis of the charts revealed the timing and pattern of geomorphic changes and allowed calculation of sediment deposition and erosion for the entire lagoon and each of its four sub-basins: Treporti, Lido, Malamocco and Chioggia.  相似文献   
104.
基于约束条件横波速度反演和流体替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辽东湾地区一组在地层条件和不同流体相态下(气饱和与水饱和)实验室测定的岩石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密度等数据,讨论Gassmann方程在横波速度反演和流体替代方面的应用效果,指出岩石骨架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估算精度是影响纵波、横波速度预测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出基于约束条件横波速度反演和流体替代方法,速度预测精度的改善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05.
塔里木盆地南部隐伏地质构造研究与金刚石源区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安玉林 《现代地质》1999,13(2):177-183
在前人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地质、钻孔、地震、地热和重力、航磁与卫星磁测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特别是通过对重力、航磁资料的定量反演与严格对比,深入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南部的隐伏地质构造。并且,根据金刚石找矿的基本理论和作者的地球物理研究成果,对和田出土的金刚石颗粒的矿源区位置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6.
云南姚安碱性杂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云南省姚安碱性杂岩体的K-Ar年代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组成等进行了综合研究表明(1)该碱性杂岩体的岩性从超基性、基性、中性到酸性;(2)各类型岩石化学成分均富碱(Na2O+K2O=6.6%~11.6%)、高钾(K2O/Na2O>1)和富钙(CaO=0.3%~12.5%);(3)微量元素富集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贫Zr、Nb、Ta等高场强元素(HFSE)。稀土元素富集LREE和正负铕异常不明显;(4)Sr、Nd、Pb同位素特征一致显示姚安碱性杂岩体的源区为EMⅡ型富集地幔,EMⅡ型地幔端元代表了与壳幔再循环相联系的交代成因富集地幔源;(5)岩体形成于陆内非造山的张性构造环境;(6)岩体的形成与古特提斯造山带的演化、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以及进而产生的强烈陆内变形及大尺度新生代走滑断裂这些大的构造事件无论在时间、空间和机制上都有着密切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07.
From accurate radial‐velocity measurements covering 11 circuits of the orbit of the composite‐spectrum binary 45 Cnc, together with high‐resolution spectroscopy spanning nearly 3 circuits, we have (i) isolated cleanly the spectrum of the early‐type secondary, (ii) classified the component spectra as G8 III and A3 III, (iii) derived the first double‐lined orbit for the system and a mass ratio (M1/M2) of 1.035 ± 0.01, and (iv) extracted physical parameters for the component stars, deriving the masses and (log) luminosities of the G star and A star as 3.11 and 3.00 M, and 2.34 and 2.28 L, respectively, with corresponding uncertainties of ±0.10 M and ±0.09 L. Since the mass ratio is close to unity, we argue that the more evolved component is unlikely to have been a red giant long enough to have made multiple ascents of the RGB, an argument that is supported somewhat by the rather high eccentricity of the orbit (e = 0.46) and the evolutionary time‐scales of the two components, but chiefly by the presence of significant Li I in the spectrum of the cool giant. (© 2015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108.
泊松比因其物理意义明确,区分岩性和流体的效果明显,作为最重要的岩石物理参数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储层预测研究中。在实际应用中,泊松比参数的获取主要通过先反演得到纵波、横波速度之后的转化计算,误差累积明显。AVO近似方程是振幅类反演技术的理论核心,不同表达形式的AVO近似方程所突出的物理意义也不同。基于叠前AVA多参数同步反演理论,提出一种全新的AVO近似方程,利用该AVO近似方程推导出新的递推关系式同步反演出泊松比、纵波速度、密度等弹性参数。模型与实际应用分析均表明,同步反演得到的泊松比参数有效地减少了因常规间接计算带来的累积误差,提高了储层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9.
小秦岭金矿区深部找矿研究——以陈耳金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小秦岭金矿区深部找矿的研究成果和陈耳金矿的勘探实践,初步分析研究认为,小秦岭金矿区是我国的又一个超大型矿集区,深部找矿条件优越、潜力巨大;在已知矿床的深部或已知矿床的外围,存在大面积的深部找矿有利地区;在深部找矿的有利部位,应该充分重视矿床主矿体的延伸、侧现、尖灭地段;石英脉型矿床(体)的深部有望寻找构造蚀变岩型矿床(体)。深部找矿的有效勘查方法应在重视地质综合研究、掌握成矿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地质、物探、化探等综合技术方法,利用地球化学轴向分带模式,预测矿体的深部富集地段,用坑内钻探工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10.
地震激发地球自由振荡过程的数值模拟初步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自由振荡的固有频率与地球内部结构密切相关,研究地球自由振荡可以深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传统的解析方法侧重于本征频率的确定,但对从地震发生到地球自由振荡被激发的全过程难以研究。从弹性波动理论基础出发,试采用谱元法结合高性能并行计算数值模拟特大地震激发的弹性波在地球内部传播过程。在不考虑地球重力情况下,对数值模拟激发地球自由振荡的结果进行功率谱密度分析,通过对谱结果的观察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认识到环型振型数值模拟结果可以准确重现其长周期理论频率值,地球重力对球型振型有重要影响。探讨了是否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真实重现地球自由振荡激发的过程。以期利用此方法深入探讨地球横向不均匀性对地球自由振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