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10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采用潮流调和分析和分离等方法,分析了海流连续观测站上受威马逊台风影响的ADCP海流资料,进行了实测风暴海流的计算。结果显示,风暴海流达到了与天文潮流同等的数量级,并与风暴潮存在一定的关系,如近岸01站风暴潮增水大时,风暴海流量值较大,离岸较远的02站则是在风暴潮变化大时,风暴海流较大。  相似文献   
152.
珠江口外走航ADCP资料的系统误差订正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珠江口外2006年冬季航次走航ADCP观测资料处理中发现用Joyce的方法不能有效地订正系统误差,其原因在于订正角与航速、船艏向相关。给出了一个订正角为船艏向余弦的拟合函数,得出良好的订正结果。分析了VmDas软件处理流速结果的精度,给出了系统误差识别的方法。发现观测资料中一些不能为VmDas软件识别的错误数据,分析了海况对观测资料的影响,提出了观测资料质量控制与误差订正的一套程序。  相似文献   
153.
走航ADCP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测流的基本原理和利用ADCP自带软件进行原始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设置的关键参数;着重论述了ADCP数据标准化处理和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并利用实测数据对研究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方法针对ADCP底跟踪观测数据处理效果良好,并可为GPS跟踪模式下的ADCP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提供可行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4.
在对ADCP进行检测时,需要测量ADCP的载波频率。但是各种基于固定采样技术的测量算法难以同时满足计算量小、速度快和计算精度高等要求。文中应用自适应变采样率的方法,可简单快速进行频率测量。仿真测试表明该算法可以应用于ADCP载波频率测量中。  相似文献   
155.
以胶州湾为例,分别通过纳潮量常用算法和走航ADCP直接测流资料计算了2006年秋季小湖期间3个不同潮对段的纳湖量.结果表明,根据纳潮量常用算法得到的纳潮量变化范围大干采用测流资料计算得到的纳潮量范围.在平均意义上,两种算法的平均值分别为6.303×108m3和6.480×108m3,仅相差O.177×108m3.这既验证了通过海流计算纳潮量的精确性,也体现了通过纳潮量算法计算纳潮量在平均意义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6.
胶州湾水交换及湾口潮余流特征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基于普林斯顿海洋模式建立的胶州湾及临近海域潮汐潮流数值模型,结合胶州湾口走航式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测流资料,研究了胶州湾口的潮(余)流特征,并在潮流模型的基础上耦合建立了水质模块,模拟了胶州湾的水交换过程。考虑M2,S2,K1,O1,M4和MS4六个主要分潮,胶州湾口潮流场的模拟与ADCP观测数据吻合较好。外湾口水道上的潮流非常强,大潮期间观测到201 cm/s的峰值流速。团岛岬角的两侧分别存在一个流向相反的余流涡旋,两涡旋在团岛附近辐合,形成了57 cm/s的离岸强余流。整个胶州湾平均水体存留时间为71 d,平均半交换时间为25 d。胶州湾水体交换能力在空间分布上有很大差异:湾口海域最强,向湾顶逐渐减弱。湾内存在两个弱交换区,分别位于湾的西-西南部和东北端,水体存留时间多超过80 d,湾西局部水域最长达120 d,而半交换时间也大多超过40 d。潮流场的结构、强度,以及与湾口距离的远近是造成湾内水交换能力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