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70篇
  免费   3450篇
  国内免费   2090篇
测绘学   226篇
大气科学   830篇
地球物理   9520篇
地质学   5294篇
海洋学   1945篇
天文学   628篇
综合类   1028篇
自然地理   183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428篇
  2021年   505篇
  2020年   585篇
  2019年   706篇
  2018年   575篇
  2017年   596篇
  2016年   549篇
  2015年   640篇
  2014年   841篇
  2013年   867篇
  2012年   912篇
  2011年   927篇
  2010年   817篇
  2009年   966篇
  2008年   963篇
  2007年   1105篇
  2006年   1077篇
  2005年   961篇
  2004年   877篇
  2003年   807篇
  2002年   662篇
  2001年   536篇
  2000年   634篇
  1999年   525篇
  1998年   491篇
  1997年   418篇
  1996年   440篇
  1995年   369篇
  1994年   318篇
  1993年   281篇
  1992年   208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41.
沈佩玉 《海洋预报》1994,11(4):59-63
本文采用黄海(35°N以北,124°E以西)断面调查资料,对海域表层盐度年变化进行谐波分析,讨论了年波与半年波位相与振幅在海区的分 布不同水系消长及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2.
1980—1993年对黄茅海河口湾进行沉积物采样和水流测定及水深测量。根据水动力和地形条件,冲淤分析及Mclaren模型研究河口湾的动力地貌体系、冲淤特征和现代沉积物运移。结果表明:(1)水下地形主要为下泄流或上溯流控制的“深槽-槽沟-浅滩-湾口”的动力地貌体系,反映了河口湾“东进西出”的水流格局;(2)整个河口湾以淤积为主,只有崖门深槽有较明显的优势冲刷特征,并随着崖门深槽向海推移和河口湾“东进西出”水动力作用,黄茅海落潮三角洲相应向西南进积;(3)应用Mclaren模型揭示了黄茅海河口湾现代沉积物运移规律,同样反映了河口湾具有“东进西出”的运移趋势。  相似文献   
143.
乙醇对文昌鱼酸性磷酸酶活力与构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雄志  符乃阳 《台湾海峡》1996,15(3):275-279
文昌鱼酸性磷酸酶是一种含有铁离子的金属酶,酶的紫外-可见光谱扫描,280nm,500nm有最大吸收峰,320nm有肩峰。荧光扫描:在281nm激发下,330nm有发射峰,在480nm激发下,515nm有一发射峰。  相似文献   
144.
Under artificial LD cycles(6,12,18 L),the elvers of Japanese eel,Anguilla japonica,showed a 24 h cycle of locomotor activity rhythm being most active at light transitions:the eels' activity rose to a primary peak after lights-off,followed by a quiescent period during which they buried into the shelters or lying motionlessly on sand for most of the time,and then reached a secondary peak before lights-on.Elvers could resynchronize their activity rhythm with a new photo cycle within 4 d.Moreover,their activity level at dark phas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s the light period was prolonged:higher activity levels during shorter dark period.However,the elvers did not display clearly the existence of a circadian rhythm under constant light or dark conditions.The timing of daily activity rhythm evidenced in the Japanese eels may occur through the action of the LD cycles with a weak participation of an endogenous circadian system.In all the LD cycles,over 99% of the activity occurred in the dark phase,indicating that the eels were always nocturnally active no matter what time of day it might be.Under 12 L conditions,the eels' activity level and the time outside sand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both at light and dark phases as temperature increased from 10~15 to 20~25 ℃.The activity rhythm pattern(i.e.,two peaks occurring around light transitions) did not apparently change among temperatures.However,in contrast with the primary activity peaks immediately after lights-off at 20 and 25 ℃,the timing of the primary peaks at 10 and 15 ℃ showed a latency of a few hours following lights-off,indicating the inhibiting 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on the eels' activity.  相似文献   
145.
海水盐度对牙鲆仔稚鱼的生长、存活率及白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王涵生 《海洋与湖沼》1997,28(4):399-405
1993年11月20日自鹿儿岛养殖业购得自然产卵获得的牙鲆受精卵,经空运、陆驼至福冈的九州大学附属水产试验所,仔鱼翌日孵出,3d后开口。以此材料观察研究试验室条件下不同海水盐度对牙鲆仔稚鱼的生长,存活率及白化率的影响。试验分4组,盐度分别为:1组(自然海水对照组),30.5-31.8;2组,26.0:3组,21.0;4组,16.0。每组设2个重复,使用1001透明玻璃钢水槽,每槽放2000尾刚开口  相似文献   
146.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21世纪新的自然能源将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服务。20世纪60年代证实,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麦索亚哈气田为典型的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气田,70年代又在海底发现了固体天然气水合物岩样。1971年,RStoll首先将地震剖面中的似海底反向层解释为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标志,后来被深海钻探证实,从此地震方法成为大面积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手段。天然气水合物既是潜在能源,也是影响环境和形成灾害的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天然气水合物是人类在21世纪的重要课题。探讨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识别方法,由于这项工作刚刚起步,还没有做出具体的成果,在此只能根据我们仅有的工作和参照国外分开的出版物,以及出国访问得到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提出我们的一些基本设想,与各位专家探讨。  相似文献   
147.
应用六氯化苯测年法对厦门港现代沉积速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芯柱样用静力岩芯采样器于1986年采自福建省厦门港一九龙江口海域。通过对这些岩芯柱样中六氯化苯(BHC)的垂直分布状况和生物扰动类型的分析,应用 S_R=D_(BHC-D_(mix)/Y的计算模式,获得了这些岩芯的现代沉积速率数据。将这些数据、方法与原理完全不同的~(210)Pb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同岩芯测年数据比较,其结果在数据和数量级上有一定可比性。初步认为,再经进一步探索和改进,BHC测年法有可能应用于近岸河口港湾几十年来现代沉积速率的测定而与其它测年法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48.
盐度和昼夜节律对菲律宾蛤仔摄食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流水系统测定盐度和昼夜节律对菲律宾蛤仔摄食率的影响。分别对15、20、25、30、35这5个盐度梯度,以及连续24h的00:00、04:00、08:00、12:00、16:00、20:00这6个时间点下菲律宾蛤仔的摄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15-25的盐度范围内,蛤仔的摄食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盐度25时达到最大,而在25-35盐度范围内随盐度的增加而减小;在一个昼夜里,蛤仔的摄食率存在显著的差异,夜间的摄食率明显高于白昼,00:00和12:00分别是两个极值;菲律宾蛤仔是一个有着明显昼夜节律性的底栖动物,并且对盐度有一个适应范围,盐度25-30是其最适的盐度。本实验为以后进一步研究菲律宾蛤仔在贝类混养虾池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9.
仿刺参水溶性海参皂苷的分离制备及抗真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进行天然抗真菌新药的开发,从冻干海参加工废液中提取了水溶性海参皂苷,并对其抗真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提取水溶性海参皂苷,经Libermann Burchard反应等对提取物的性质进行鉴定后,利用管碟法对所得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利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所得水溶性海参皂苷对6株供试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提取物在Molish反应、沉淀反应和泡沫实验中均为阳性,说明提取物中确含有皂苷类成分;在Libermann Burchard反应中,液体的颜色处在红色与紫色之间,显示提取物可能是1种三萜类皂苷。水溶性海参皂苷对6株供试真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在浓度为0.5~4 mg/mL的范围内,其抑菌活性与所用浓度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在浓度为4 mg/mL时,水溶性海参皂苷对6株供试真菌抑制活性的大小依次为裂殖酵母菌、啤酒酵母菌、白色念珠菌、葡萄炭疽病原菌、黄瓜枯萎病原菌和黑曲霉,海参皂苷对6株真菌的MIC值依次分别为0.002,0.016,0.063,0.063,0.125,0.250 mg/mL。  相似文献   
150.
本文以实验室培养为主,结合自然种群调查,观测厦门港真刺唇角水蚤各发育阶段体长、体重的增长状况,并研究了其生长率与温度、发育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