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不同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发病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文章按月收集统计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和南宁5个地区的全国监测中医医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主要以COPD入院诊断的患者资料及同期的气象因子,做出COPD发病率的月际分布及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发病率华北地区高、华南地区低的特点十分明显。分析了COPD的月发病率与各气象因子相关性,冬季温度低、气压高与COPD的高发病率相对应;而夏季与当地人群对7、8月闷热天气的适应能力有关,相对湿度在夏季对COPD发病率的上升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2.
The EU Habitats Directive requires Member States to consider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sewage discharges on protected wildlife populations, but efforts to reduce these threats are constrained by the lack of appropriate water quality guidelines for wildlife. In Scotland, recommendations for higher discharge standards in areas frequented by bottlenose dolphins have been criticised on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uncertainty. This Viewpoint article outlines the background to this issue, and discusses whether the scientific frameworks used for assessing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for human bathers can realistically be used to develop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for coastal dolphins. Importantly, it highlights that widely accepted EU standards for human bathers are based on extremely limited scientific data, and argues that unrealistic demands for empirical data from wildlife populations should not prevent mor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being introduced to reduce disease risks to these species.  相似文献   
143.
西藏大骨节病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西藏90%以上的大骨节病县分布在高山温带环境中,病区最暖月平均气温在10~18℃之间,≥0℃日数在180~350天之间;病区集中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与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以及横断山北段山间地带的山区或高山谷地地区,病县山地、丘陵占78.4%,非病县山地、丘陵面积占66.7%;就海拔高度而言,病区主要分布在3600~4000m之间;病区涉及多种类型的耕作土壤,其中酸性棕壤和暗棕壤、灰褐土和石灰性褐土、褐土性土等淋溶、半淋溶土壤类型是大骨节病集中分布区;在高山土壤类型中病区趋于分布在典型亚高山草甸土和山地灌丛草原土地带,而亚高山草原土带相对较少。西藏大骨节病区地理环境特征既与内地大骨节病区有很强的相似性,又因其独特的地域分异格局而具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4.
王婧  李海蓉  杨林生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0):1677-1686
为了解青藏高原大骨节病流行区环境、食物及人群硒水平的分布现状,论文通过CNKI、Web of Science和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检索收集了2000—2018年间发表的关于青藏高原大骨节病病区土壤、粮食、饮水及人发硒含量的文献,按拟定标准共筛选出33篇文献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大骨节病病区自然环境总体仍处于低硒循环状态,其中耕作土壤、饮水平均硒含量分别为0.147 mg·kg-1和0.54 μg·L-1,高原自产青稞、小麦、糌粑平均含硒量分别为9.27、19.08、11.07 μg·kg-1;而病区儿童整体硒营养水平较1990年以前有明显升高趋势,发硒平均含量为0.234 mg·kg-1,已基本脱离硒缺乏状态(<0.20 mg·kg-1);外源性大米的硒含量为43.29 μg·kg-1;病区儿童发硒水平与土壤总硒含量无明显相关关系(r=0.125,P>0.05,N=23)。青藏高原大骨节病流行区儿童发硒水平与自然环境硒水平不一致的变化趋势提示,随着社会人文因素的干预,外源性硒的输入有所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区人群对当地低硒环境的依赖性,这可能是青藏高原大骨节病病情稳定下降并得到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