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4篇
  免费   661篇
  国内免费   766篇
测绘学   462篇
大气科学   428篇
地球物理   407篇
地质学   2460篇
海洋学   84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00篇
自然地理   360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355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is paper traces the emergence of coastal management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and assesses the social and spatial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Integrated Coastal Management (ICM) philosophy that guides national regulatory programs worldwide. A review of the epistemology of ICM reveals its link to the United Nations marine regulatory regime (the Law of the Sea)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radigm embraced at the 1992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 suggest that the resulting regulatory regime facilitates the opening of coastal zones worldwide to aggressive state and global capital investment. By promoting the overhaul of existing social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in coastal zones and by asserting the primacy of resource access for modern economic interests, ICM may introduce more rather than less social conflict and ecological degradation. To illustrate this dynamic, I examine the case of coral reef management in general, and in the context of the Sri Lankan ICM program.  相似文献   
992.
基于旅游开发的宏观环境因子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在建立旅游开发环境分析的框架对和旅游环境系统分层的基础上,采聚系统整体观来综合探讨外部宏观环境因子对旅游开发的独立或综合影响以及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拓宽旅游研究人员以及旅游开发和管理人员的思路,并提供一种综合全面认识旅游环境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93.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剖析了区域发展,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的层次性及其可持续刀菜的目标模式,区域的类型及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问题,按照主导因子的原则,将区域划分成自然区域,经济区域,政治区域和文化区域等,讨论了不同类型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4.
新疆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分析了新疆历年旅游业发展状况,国际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特点,新疆旅游业发展态势及新疆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疆旅游业持续发展目标及其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995.
中国沙漠和沙地的资源优势与农业发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人口、粮食、土地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今后我国几十年的主要问题。我国后备土地资源的68%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沙漠和沙地面积辽阔,类型繁多,涉及212个县(旗)、48×106人。我国的沙漠和沙地具备适度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依托,具有灌溉、雨养和高寒农业等特殊环境,是栽培作物和养殖家畜的集中区,许多尚无饲养或尚无栽培种类可以取代的野生动植物具有独特经济价值和高度的抗性。我国的沙地持续利用技术体系已初步建立,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流沙固定技术,结合各地的具体条件创建了许多成功的区域开发治理模式。沙漠和沙地开发必须摆脱传统的农业利用模式,依靠科技进步,多采光、少用水,结合资源条件、市场需求、投资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规模开发。  相似文献   
996.
沙产业理论内涵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樊胜岳  李斌 《中国沙漠》1999,19(3):256-260
对沙产业的形成过程、理论内涵进行了探讨和界定,认为沙产业的理论是沙漠和沙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初步阐明了沙产业的理论体系中贯穿的3条基本理论主线:以沙漠化防治、水资源合理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沙产业理论;以农业工业化为内核的沙产业经济理论以及以技术引进、创新和推广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传播理论。从理论上丰富和扩展了沙产业的理论,使其具有更加鲜明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刍议我国的荒漠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12  
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与地区之一,荒漠化是危及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我国荒漠化的基本状况与特点;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危害;荒漠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近期我国开展荒漠化防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是: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荒漠化防治指导思想;尽快开展全国性大规模荒漠化防治工程建设;制定和实行优惠政策,推动荒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示范建设,提高防治荒漠化的速度与成效。  相似文献   
998.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理  邓毛颖 《热带地理》1999,19(1):71-75
城市的发展基于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但这一利用的同时又造成了对环境资源不可避免的破坏,如何维持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当今城市研究的主题。本文就当今城市发展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做了较深入的探讨,并相应提出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种种对策。  相似文献   
999.
生态农业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用系统研究方法,从林州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条件,现存问题入手,对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机电工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电工业作为产业带建设中的主导产业之一,在产业结构高级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文章分析了知地区发展机条件和方向,论述了沿桥地区以大城市为依托的5个各有色特色的机电工业基地,并对沿桥机电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