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413篇
海洋学   8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4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峨眉山玄武岩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4  
张成江  李晓林 《岩石学报》1998,14(3):299-304
采用镍锍试金预处理中子活化分析方法,系统地测定了峨眉山玄武岩的铂族元素含量。14个样品的平均值为:Os=0.39ng/g,Ir=0.0698ng/g,Ru=0.49ng/g,Rh=0.25ng/g,Pt=7.71ng/g,Pd=5.48ng/g。相对于原始上地幔,峨眉山玄武岩的铂族元素分异明显,Os、Ir、Ru、Rh亏损,Pt、Pd富集。(Pt+Pd)/(Os+Ir+Ru)比值(平均13.96)和Pd/Ir比值(平均78.5)显著高于原始上地幔、地幔捕虏体、阿尔卑斯型橄榄岩及科马提岩。铂族元素配分模式为铂钯富集型。以上这些特征表明其原始岩浆为上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岩浆。  相似文献   
72.
华南震旦纪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陈多福  潘晶铭 《岩石学报》1998,14(3):343-350
华南地区产于震旦纪地层中的火山岩主要见于震旦纪裂谷盆地两侧的边缘,湖南新化和广东高思火山岩为其中的二个发育地区,镜下鉴定为玄武岩系。在SiO2-K2O+Na2O的分类图中主要为玄武岩类,有一样品为碧玄岩类,含有较多石英杏仁体玻璃质火山岩角砾的样品为玄武质安山岩类。在FeO*-Na2O+K2O-MgO三角图中所有样品均为拉斑质岩系。样品的重元素丰度模式具大陆-初始裂谷-E-MORB拉斑玄武岩的过渡特征,在Nb、Zr、Y、Ti图上属板内环境。在TiO2-K2O-P2O5三角图上显示以大洋环境为主、大陆环境为次。湖南新化拉斑玄武岩的Sm、Nd同位素特征反映岩浆来源于亏损的地幔,并受到了老基底的污染。  相似文献   
73.
土壤重金属(镉、铅、铜)化学形态的地理分异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文章以我国9种主要类型土壤和同一地域的棕壤和四种褐土亚类以及红壤带中的非地带性土壤,如酸、中、石灰性紫色土,探讨了在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的土壤中,重金属Cd、Pb、Cu形态赋存状态及形态的分异特征,如土壤Pb的水溶态、交换态和弱结合态的相对百分含量随土壤地理带的分布,具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异规律。而同一地域各亚类的土壤间差异相对较微小。也探讨了土壤性质,如pH值、有机质与土壤重金属形态区域分异的关系,从而揭示了土壤重金属Pb等元素的形态在南北和东西方向土壤序列中的区域性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74.
论我国河流水环境容量空间分异与工业生产力的宏观布局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鲍全盛  姜文来 《地理科学》1998,18(3):205-212
在分析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与河流水环境容量资源之间矛盾关系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揭示了水环境容量与生产力宏观布局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根据河流水环境容量条件进行生产力宏观布局与调整产业结构的策略。水环境容量是影响生产力宏观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工业生产力布局时,如果能充分考虑水环境容量资源的承载力,则能够以最小的经济代价,换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使经济与环境得以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5.
 This work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microthermometric and EPMA-SIMS study of melt inclusions in phenocrysts of rocks of the shoshonitic eruptive complex of Vulcano (Aeolian Islands, Italy). Different primitive magmas related to two different evolutionary series, an older one (50–25 ka) and a younger one (15 ka to 1890 A.D.), were identified as melt inclusions in olivine Fo88–91 crystals. Both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Ca/Al ratio and present very similar Rb/Sr, B/Be and patterns of trace elements, with Nb and Ti anomalies typical of a subduction zone. The two basalts present the same temperature of crystallization (1180±20  °C) and similar volatile abundances. The H2O, S and Cl contents are relatively high, whereas magmatic CO2 concentrations are very low, probably due to CO2 loss before low-pressure crystallization and entrapment of melt inclusions. The mineral chemistry of the basaltic assemblages and the high Ca/Al ratio of melt inclusions indicate an origin from a depleted, metasomatized clinopyroxene-rich peridotitic mantle. The younger primitive melt is characterized with respect to the older one by higher K2O and incompatible element abundances, by lower Zr/Nb and La/Nb, and by higher Ba/Rb and LREE enrichment. A different degree of partial melting of the same source can explain the chem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magmas. However, some anomalies in Sr, Rb and K contents suggest either a slightly different source for the two magmas or differing extents of crustal contamination. Low-pressure degassing and cooling of the basaltic magmas produce shoshonitic liquids. The melt inclusions indicate evolutionary paths via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leading to trachytic compositions during the older activity and to rhyolitic compositions during the recent one. The bulk-rock compositions record a more complex history than do the melt inclusions, due to the syneruptive mixing processes commonly affecting the magmas erupted at Vulcano. The composition and temperature data on melt inclusions suggest that in the older period of activity several shallow magmatic reservoirs existed; in the younger one a relatively homogeneous feeding system is active. The shallow magmatic reservoir feeding the recent eruptive activity probably has a vertical configuration, with basaltic magma in the deeper zones and differentiated magmas in shallower, low-volume, dike-like reservoirs. Received: 11 March 1998 / Accepted: 14 July 1998  相似文献   
76.
中国农村深度贫困的空间扫描与贫困分异机制的地理探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潘竟虎  冯娅娅 《地理学报》2020,75(4):769-788
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中选取贫困的影响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了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GIS空间分析和BP人工神经网络,分别模拟了省域、市域和县域3个尺度下的自然致贫指数与社会经济消贫指数,进一步计算获得了3个尺度下的贫困压力指数,对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借助Flexible空间扫描探测识别出深度贫困县,在此基础上运用地理探测器揭示其主导致贫因素,并提出差别化的减贫对策建议。结果表明:① 省域、市域、县域3个尺度的自然致贫指数和贫困压力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呈现出明显的“东低西高”的空间分布格局;社会经济消贫指数的空间分布一致性不高,县域尺度更为破碎。以黑河—百色线为界,县域贫困压力指数在空间上表现出“大分散、小聚集”的分布状态。识别出的全国贫困县共计655个,主要分布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② 3个尺度下,空间扫描识别出的贫困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县域尺度下识别出208个深度贫困县,多位于省际边缘区。③ 地理探测器识别出深度贫困县的7个致贫主导因素,按照主导因素将深度贫困县划分为地形要素制约型、区位交通制约型、经济收入制约型和生态环境制约型4类。  相似文献   
77.
Tan  Xuelan  Ouyang  Qiaoling  An  Yue  Mi  Shengyuan  Jiang  Lingxiao  Zhou  Guohua 《地理学报(英文版)》2019,29(8):1381-1395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As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gradually implemented, China’s rural areas are set to have more diverse function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selects...  相似文献   
78.
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与差异化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成  何焱洲 《地理学报》2020,75(8):1680-1698
脆弱性作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重要属性,是探讨系统易受负面影响或损害程度的有效度量、解析系统可持续发展趋势的有效途径。以重庆市为研究区,以2007—2017年为研究时段,建立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定量测度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脆弱性,揭示其时空分异特征,进而划分脆弱性类型并提出差异化调控策略。结果表明:①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脆弱性是系统运行状态的综合度量,包含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3个要素,其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乡村多元主体与以“地”为核心的乡村生产空间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制衡关系。②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暴露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及“局部突出、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特征;敏感性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及“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特征;适应能力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及“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特征;脆弱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及“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特征。③ 将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脆弱性划分为适应能力脆弱型、暴露—敏感脆弱型、敏感—适应脆弱型和强综合脆弱型4种类型,并按照“生态优先—分类调控—重点突出—因地施策”原则针对不同类型提出差异化“降脆”策略,以引导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9.
血细胞是甲壳动物的免疫细胞,可通过吞噬、包囊、结节、黑化,以及分泌免疫活性分子等方式杀死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活跃的造血机能对更新和补充损耗的循环血细胞、维持一个稳定有效的免疫系统是至关重要的。相对脊椎动物而言,人们对包括甲壳动物在内的无脊椎动物的造血机制了解比较有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甲壳动物造血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血细胞的类型和功能、造血组织的结构和细胞组成、血细胞的分化途径、造血的调控机制,以及相关的细胞模型和体外实验技术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已有研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0.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丘陵山区是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聚集区,开展丘陵山区贫困时空格局及其演变机制研究对实现贫困地区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以村域为研究单元,采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等模型方法刻画了于都县农村贫困地理格局及其分异特征,识别了丘陵山区驱动农村贫困化的主导因子,揭示了农村贫困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丘陵山区农村贫困化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空间集聚性特征,且聚集效应随减贫力度加大有所减弱;② 坡度、行政村到县城中心的可达度、路网密度和公共服务点数量是丘陵山区农村贫困化分异的主导因子,且随时间推移,资源禀赋不足对农村贫困化的驱动作用有所减弱,区位条件对农村贫困化的驱动作用逐渐增强;③ 不同时期丘陵山区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农村贫困化有其自然和人文根源,科学减贫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需以深化贫困发生机制理论认知为基础,协同推进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的减轻,从而实现贫困地区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