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35篇
地质学   226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冀中拗陷古潜山油田水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宝平 《地质科学》1989,(3):263-273
冀中拗陷油气田87%的储量产于海相碳酸盐岩古潜山中,在油气生成、运移、集聚和散失的过程中地下水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据50个试样的水化学分析资料,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对冀中拗陷古潜山油田水进行了分类并初步探讨了水化学成分演化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
本文为一次沿海岸边翻越二维山丘的扩散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假若两层空气的湍流强度和尺度的比值不大,当烟羽从上层侵入到下层较强混合气层时,不一定产生燻烟型扩散,仅表现为扩散参数在一定水平距离上的跃变.本文同时介绍了两组风洞实验的结果,其目的在于说明扩散参数跃变存在的事实.  相似文献   
23.
~(218)Po法寻找隐伏铀矿体初见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寻找隐伏铀矿体的快速测氡方法,即~(218)Po法。作者叙述了该法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找矿效果,并阐述了~(218)Po法寻找隐伏铀矿体的可能性。最后着重叙述了~(218)Po法测量结果的解释方法。通过野外试验,作者认为:~(218)Po法不仅可以寻找隐伏铀矿体,而且能够定量预测盲矿体的埋藏深度与规模。  相似文献   
24.
To tackle the difficulties of a 3-D full volume prestack migration based on the double-square-root (DSR) one-way wave equation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common-azimuth migration approach is first discussed using dual-domain wave propagators under the theoretical frame of crossline common-offset migration. Through coordinate transforming, a common-azimuth prestack tau migration technology that recursively continues the source and receiver wavefields and picks up the migrated results in the two-way vertical traveltime (tau) direction is developed. The migrations of synthetic data sets of SEG/EAGE salt model prove that our common-azimuth migration approaches are effective in both depth and tau domains. Two real data examples show the advantages of wave-theory based prestack migration methods in accuracy and imaging resolution over the conventional Kirchhoff integral methods. Translated from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2006, 41(6): 629–634 [译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相似文献   
25.
桂林喀斯特石山阴香群落主要种群的种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华  梁士楚  胡刚 《山地学报》2007,25(4):475-482
采用2×2列联表的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了桂林喀斯特石山阴香群落乔木层12个和灌木层13个主要种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1)乔木层χ2检验有1个种对为显著正关联,1个种对为显著负关联;Spearman秩相关分析有3个种对为显著正相关,4个种对为显著负相关。灌木层χ2检验仅有1个种对为显著正关联;Spearman秩相关分析有8个种对为显著正相关,2个种对为显著负相关。整体来看,种对间达到显著水平的种对数较少,大多数种间关系松散,独立性相对较强;(2)正关联的种对主要体现了它们间生物学特性相近,对生境的生态适应性相似和相互重叠的生态位;而负关联的种对间往往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对生境条件的适应性相异或存在相互竞争;(3)喀斯特石山生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人为干扰的加剧等因素对阴香群落种间关系的波动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6.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steps and methods of multi-approach,multi-level exploration of buried faults in thick Quaternary sediment regions by taking the test exploration of the Yinchuan active fault as example.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es of previous data,we choose the Xinqushao Village of Xingqing District of Yinchuan City as the test site for the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Firstly,we adopted shallow seismic investigation with group intervals of 10m,5m and 1m to gradually trace layer by layer the master fault of the Yinchuan buried fault from a deep depth to a shallow depth where drilling could be used.Then,with composite geological profile drilling,we determined the precise location and dip angle of the fault.The drilling show the buried depth of the upper offset point is 8.3m.Finally,large-scale trenching revealed that the actual buried depth of the upper offset point of the fault is 1.5m from the ground surface and there are paleoearthquake events of 5 stages.Combined with the preliminary result of corresponding sample age,we conclude the Yinchuan buried fault is a mid to late Holocene active fault.  相似文献   
27.
高分辨率浅层人工地震勘探探测隐伏断裂实例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反射波法探测了福建某火电厂场址内的隐伏断裂。结果表明断裂显示清楚,为一走向NE40~55°,上断点埋深为11 m和31 m,断距2~4 m的正断层,为工程避让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盆中丘陵区生态恢复重建的生态与经济效益亟待提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紫色岩为背景的盆中丘陵区 ,是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点地区。近 10多年来 ,以林木植被恢复重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平均森林覆盖率已达到 2 2 %。但是 ,森林植被生态系统的生态与经济功能尚处于较低的水平 ,其中桤柏混交林生态系统开始出现退化的趋势 ,纯柏林面积日趋扩大 ,病虫害逐年增多。为此需应用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 ,实施农村生态经济工程建设的途径 ,把该地区生态建设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9.
黄土丘陵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为遥感影象的土地利用自动分类带来了很大困难。仅依靠传统的光谱统计分类方法,难以达到较高的分类精度。本文拟探讨在黄土丘陵区运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建立区域数字地貌模型;并在模糊数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数字地貌模型对影象的分层分类结果进行修正和细化。研究表明,此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分类精度和机助制图比例尺。  相似文献   
30.
重庆市矸石山环境地质灾害效应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及积存量最大的工业废弃物。我国现有矸石山1500余座,累计存量约34亿t。矸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论文分析了矸石山的污染效应、自燃效应、占地效应、爆炸效应、结构侵蚀效应、失稳效应及景观破坏效应系列环境地质灾害效应。为避免矸石山失稳所造成的危害,对重庆地区的矿区进行现场调研踏勘。根据其结果对影响矸石山稳定的因素及几种失稳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塑性极限分析原理,针对矸石山边坡失稳主要形式,利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推出了矸石山边坡稳定堆积高度的计算公式,并采用在重庆地区矿区调研踏勘及现场直剪试验所得到的参数进行计算,做出对应表格及曲线。其结果可作为确定矸石山实际堆放高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