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6篇
  免费   773篇
  国内免费   1153篇
测绘学   138篇
大气科学   222篇
地球物理   471篇
地质学   3863篇
海洋学   259篇
天文学   142篇
综合类   293篇
自然地理   35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罗泽  方贵聪  张宇杰 《江苏地质》2017,41(4):582-586
赣南长流坑钨矿床属于热液成因的大型钨矿床。为探明矿区钨矿床成矿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以赣南长流坑钨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开展原生晕研究,结果表明,各主要成矿元素原生晕异常在3号线以西和8号线以东两侧方向呈明显减弱趋势,其中WO3和Sn异常往深部明显扩大加深,而Cu异常往深部则相对减弱,研究区钨矿床的主要成矿元素主要富集在3号、0号和8号线上,该部位成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42.
为了评价内蒙古靠山屯勘查区银铅多金属矿床找矿前景,对该勘查区进行了地质、航磁激电和化探综合找矿信息的提取。结果表明,靠山屯银铅多金属矿床是以银为主,伴生有铅和锌的中型矿床,产于早白垩世钾长花岗岩和晚侏罗世凝灰岩内。蚀变和矿化特征显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脉型。上侏罗统玛尼吐组火山岩富含Pb、Ag等成矿元素,是有利的容矿围岩,产于火山岩和岩体接触带附近的断裂构造是有利的控矿构造,绢英岩化和硅化是近矿的围岩蚀变。成矿后区内存在差异性抬升,中部和北东部矿化以方铅矿和共伴生银矿物为主,矿床保存条件好,如Ⅱ和Ⅲ号蚀变带。南西部以闪锌矿(含黄铜矿)为主,矿床剥蚀较大,如Ⅰ号蚀变带,中高极化、低阻或中高阻、低-中高磁异常的物探异常总体为矿致异常的特征。Pb、Zn、Ag异常套合好,Pb和Ag异常面积大,强度高的异常KHt4-11分布区矿床保存条件较好,找矿前景较好。Zn异常面积大,外侧的Pb和Ag异常面积小的异常KHt1 KHt3分布区矿床剥蚀较大,找矿前景较差。  相似文献   
943.
杨家堡子铁矿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隶属苍峄铁成矿带,矿体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上部的变质岩中。该矿床内圈定磁铁矿体11个,求得铁矿石(333)资源量3 378.2万t,矿床平均品位TFe 33.30%,mFe 22.64%。主矿体为Ⅲ-6矿体,占矿床总资源量的83.69%,其长度1 137 m,最大斜深1 065 m,埋深707~1 369m,形态复杂程度中等,品位变化属均匀类型。含矿岩石为磁铁石英角闪岩。矿石中的主要有用组分为Fe,伴生元素含量较低,均无综合回收利用价值,有害组分S、P的含量均较低,经选矿后可达到炼钢及炼铁要求。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变晶结构和柱状变晶结构;矿石的构造主要为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的矿石较少,但品位相对较高。矿石自然类型为原生磁铁矿石,工业类型属需选磁性铁矿石。该矿床成因与苍峄铁矿一脉相承,为典型的BIF型铁矿。根据区内以及邻区的见矿情况结合磁异常特征分析,杨家堡子矿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44.
The Xiaohongshilazi mineral deposit in Jilin Province,China,is located in the accretion zone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Block. The deposit contains two types of ore bodies: layered Pb-Zn ore bodies in volcanic rock and vein-hosted Pb-Zn ore bodies controlled by fractures. The vein Pb-Zn ore bodies are strictly controlled by tectonic fracture zones trending in S-N direction,which comprise sulfide veins or sulfidebearing quartz veins distributed along faults or structural fissures. The ores mainly appear mesh-vein and vein structures,and also show solid-solution separation and metasomatic textures. The metal minerals are mainly sphalerite,galena,and pyrite,etc. Wall-rock alteration includes mainly sericitization,chloritization,silicification and carbonatization,etc. Microscope observations and Raman spectroscopy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 of the vein Pb-Zn ore bodies was mainly magmatic water with low temperature,low salinity,and a shallow depth of metallogenesis( ~ 1.5 km). Sulfur and lead isotope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sulfide source is mainly formation sulfur or biogenic sulfur,which is similar to the sulfur source of hydrothermal deposit( negative( δ~(34) S values),while the main Pb source was the upper crust with some mantle input.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vein Pb-Zn ore body of the Xiaohongshilazi deposit is a low-to medium-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vein type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shallow magma chamber.  相似文献   
945.
北京地区大气环流型及气候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北京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方法对1948-2008年的逐日平均海平面气压场进行定量计算环流指数。通过对27类逐日环流分型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北京地区主导环流类型依次为A型、C型和SW型,其频率分别为23.8 %、15.4%和7.0%;A和C环流型频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A型频率上升速度远大于C型;春季北京主导环流类型为A型和C型,夏季主导环流型为C型和SW型,夏季CSW型环流所占比例也较大,秋季和冬季为A型。通过主导环流型和北京气温、降水之间变化规律的分析可知:冬季在A型环流的控制下北京地区多为低温晴好天气;夏季在C型环流的控制下北京地区降水增多,在SW型环流的控制下北京地区降水偏少,而CSW型环流控制下北京地区呈现干热天气状态,2000年后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46.
为了更好地研究沙尘气溶胶起沙和输送特征,2010年4—5月,在民勤周边沙地利用EZ LIDAR ALS300&ALS450型激光雷达和 GRIMM 180型颗粒物采样器进行了大气气溶胶的外场连续观测,取得了晴天、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条件下沙尘气溶胶总后向散射垂直剖面图和PM10、PM2.5、PM1.0质量浓度采样资料,其中包含“0424”特强沙尘暴过程资料。结果表明:春季民勤近地层大气中沙尘气溶胶浓度较高,且随气象要素的变化很大;在整个观测期内,PM10、PM2.5、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02.3、57.4 μg/m3、16.7 μg/m3。在不同天气条件下,PM10、PM2.5、PM1.0质量浓度的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在沙尘暴天气条件下,PM10的日平均质量浓度高达2469.1μg/m3,是背景天气条件下PM10日平均质量浓度的100多倍,是浮尘天气条件下PM10日平均质量浓度的8倍,是扬沙天气条件下PM10日平均质量浓度的2倍。PM2.5在沙尘暴天气下日平均质量浓度为460.3 μg/m3,是背景天气条件下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的45倍,是浮尘天气条件下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的6倍,是扬沙天气条件下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的1.4倍。PM1.0在沙尘暴天气条件下的日平均浓度为92.7 μg/m3,是背景天气条件下PM1.0日平均浓度的13倍,是浮尘天气条件下PM1.0日平均浓度的7倍,是扬沙天气条件下PM1.0日平均浓度的1.3倍。可见,风速增大时沙尘粒子浓度的增加对粒子粒径是有选择的,小粒子比重随沙尘浓度增加而相对减小,大粒子比重随沙尘浓度增加而相对增多;通过对“0424”特强沙尘暴过程的研究表明,一次沙尘暴过程往往包括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中的两种类型;通过对激光雷达数据分析发现,在强沙尘暴发生过程当中,民勤沙地发生了非常严重的风蚀起沙现象。  相似文献   
947.
Investigation of OMA formation and the effect of minera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il-mineral-aggregates (OMA) have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oil spills cleanup. Experimental work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of natural minerals and chemically modified minerals on OMA formation and oil remov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drophobicity, particle sizes and specific surface of mineral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OMA formation. Appropriate hydrophobicity of minerals can enhance the formation of OMA. The surface property of minerals can also influence the shape of OMA. Spherical mineral-oil aggregates were frequently formed with hydrophilic minerals while irregular shaped OMA were observed with hydrophobic minerals. The sizes of OMA also increased when the minerals changed from hydrophilic to hydrophobic. The effects of dispersant and mixing energy were also carefully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spersant were a dominant factor. When dispersant was applied, effects of other factors became minimal.  相似文献   
948.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及地下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丘间湖泊和古日乃、雅布赖、阿拉善右旗等地及其周围浅层地下水离子化学成分分析,探讨了沙漠地区湖水与地下水化学成分特点、水化学类型、空间变化和湖水补给来源。结果显示,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水的pH、盐度、TDS和电导率均远远大于地下水。湖水样品中Na+和Cl-含量占绝对优势,大多数盐度较高的湖泊属于Na(K)-Cl-(SO4) 型,个别盐度较低的微咸湖属于Na-(Mg)-(Ca)-Cl-(SO4)-(HCO3) 型。地下水的化学类型多数为Na-(Ca)-(Mg)-Cl-(SO4)-(HCO3)型,属微咸水,个别为Na-Cl-SO4型的咸水。沙漠东南部湖群水的pH值、盐度、TDS和电导率比较低,呈微碱性,属微咸湖;而北部湖群水的pH、盐度、TDS和电导率远远大于东南部湖群,呈中等碱性,为盐水湖。湖水离子化学特征显示沙漠东南部湖群自南向北的演化趋势为:微咸湖→咸水湖→盐水湖。湖水离子化学成分短时间序列变化指示,近9 年宝日陶勒盖、巴丹东湖、巴丹西湖、诺尔图、呼和吉林湖水中的大多数离子的含量有所降低,表明其近9 年来淡水补给量增多。湖水化学成分与湖水位高度显示,巴丹吉林沙漠湖群湖水流向是由东南流向西北。水化学成分和水位分布高度表明,该区沙漠湖水主要来自当地降水补给和来自沙漠东南缘雅布赖山和南缘的黑山头山地降水的补给,而来自祁连山区来水补给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949.
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第四系重矿物物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岩性圈闭作为三湖坳陷下一步勘探的主要对象,明确物源区及各源区对坳陷内部的影响范围是首要任务。依照 重矿物“相关性分析定母岩类型、因子分析定物源主次、Q聚类分析定影响范围、稳定系数分析定物源方向”的研究思路,综合分析研究区内所有重矿物数据的数理统计特征,发现工区母岩类型主要为变质岩、中基性喷出岩和少量沉积岩,分别对应南部昆仑山主要物源、东北埃姆尼克山次要物源和北部祁连山弱物源。南部物源主要控制南斜坡区沉积,但其中西南昆仑山-那北分支物源影响范围可达北斜坡台南-涩北气田一带;东北物源对坳陷内部影响范围局限在盐湖、哑叭尔及察尔汗一带;北部物源对区内沉积起微弱作用。  相似文献   
950.
根据临汾地震台石英摆、垂直摆、宽带垂直摆3套摆式倾斜仪器的观测资料,对山西中南部几次中等地震进行分析,发现在地震前各仪器同测向曲线有一定的异常反映,但异常并非呈相关一致性变化,有的还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在同一台址条件下,异常的差异性与仪器的工作周期、动态响应范围、记录频段等有关;河津地震前后宽带垂直摆倾斜仪记录到的连续阶跃扰动(错位掉格)可能是慢地震现象,由此说明了宽频段仪器的优越性及发展性;建议在形变台网观测中,同一台站应建立宽频或多种同类型的形变观测仪器,组成尽量具有低、中、高频段的全面观测系统,这可能对于扑捉近震的短临前兆异常有实效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